|
本帖最后由 笑看长空云卷舒 于 2014-6-30 13:44 编辑
白瓷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由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但釉色并非纯白而是白中泛青,真正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608)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隋代白瓷巳较普遍,河南内邱邢窑曾发现隋代窑址。唐代达到极盛时期,巳查实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内邱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为唐杜甫赞诵的四川大邑窑,至今未查明其产地。南方地区未发观唐代白瓷窑址。据唐李勋《本草,,唐代广州亦曾产白瓷。唐代对白瓷的白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较租的瓷眙上,先施化妆土,以增加烧成后的白度。
到中、晚唐,已多数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因而减少或不用化妆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达体薄釉润,光洁纯净地步。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为主,唐代窑场大多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安徽宣州窑、曲河窑、耀州窑的黄堡镇和玉华宫窑等。在这些白瓷窑口中,曲阳窑、宣州窑的精细程度较高,其他窑口产品中精细的白瓷所占比例较小,生产工艺、器物的表观也都差不多,收藏界一般统称为“五代白瓷”。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五代时期耀州白瓷在各大窑口生产的白瓷产品中并不十分出众。在周煇《清波杂志》卷中有谓:“耀州白者为上”,当是周煇使金时得自北客的传闻。在黄堡镇发掘的八万多片标本中,白瓷标本不及万分之一,可知白瓷的生产量是微不足道的。黄堡镇灯泡厂耀窑遗址发现有白釉绿彩器标本,数量既少,其质量也令人很难同意北客的说法,也许这是北客的一种偏爱吧。即便如此,五代耀州白瓷中仍不乏精品,这些精品的器型几乎都是仿自邢、定但与邢、定还是有区别,但其藏品的市场价格也不菲了。目前市场上的中、低档的五代耀州白瓷还比较常见,但由于藏家们不太重视,因此其价格还比较低,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下面的这些五代耀州白瓷都是自己这些年收集的。从工艺来看,中、低档的五代耀州白瓷普遍使用化妆土(有些器物甚至在圈足内露胎处覆有化妆土),釉面平整度尚可,修足较为精细,其修足手法与五代耀州青瓷如出一辙,底足的形态与同时期的曲河窑、黄鹤壁窑白瓷相似度较高,藏友们如果要对五代白瓷进行系列收藏的话,最好能对同时期各大白瓷窑口的产品做横向比较,只有这样,你的系列收藏才会有足够的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