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粗长颈,扁圆腹,状如荸荠而名。荸荠瓶造型创始于康熙朝,但当时均为民窑所作,罕有佳作传世。自雍正时,荸荠瓶造型方入御窑法眼,雍正官窑开始有限烧造,且形制规范,并一直流行至清末,其中尤以粉彩作品最为珍贵。
雍正一朝荸荠瓶与乾隆及以后作品相比,其颈部修长,腹部扁平,整体造型更为纤细匀称,且其尺寸大小适宜,恰如其分,宛若亭亭玉立之少女,与乾隆以后寻常作品相比,其韵味可谓远胜。
该器型盘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器形规正,削足考究,足端露胎,胎质洁白细腻,如同糯米,颈部一圈蕉叶纹装饰,造型古朴端庄,器型线条优美,浑然天成,气质非凡,深沉大气,颇具大家风范。底足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静观此件,其隽秀端庄,气质优雅,釉面匀净莹润,如锦似玉,彰显景德镇御窑顶级制作水平。该品内绘粉农家乐图案,人物姿态各异,神态栩栩如生,色彩柔和典雅,画工精良,用色典雅,矿物质的彩料与釉面结合处上方,侧光看如同五彩斑斓的彩虹,美不胜收,显示出其到代的官窑特征。
茡荠瓶近年来拍卖价格屡创新高,雍正黄地青花缠枝花卉荸荠瓶 2760万;黄地青花缠枝莲纹荸荠瓶 687.5万;青花缠枝莲纹荸荠瓶 575万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