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27|回复: 0

明代传世古画中体现了对宣铜炉最真是的描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 16: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 史文 松荫抚琴图轴 纸本淡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大众赏宣炉,多以器为美、约定俗成,人云亦云;大家赏炉,必查经问典,必多方考究。以前人文论为研习,择器而赏也。自古器物颇多,藏赏用度不一,数量多寡不同,参与人等各色。然唯有撰书著文,既及时总结提高于自家,又感悟交流传诸众人。世世接续,代代传承。于是,有高濂《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有刘侗《帝京景物略》之「城隍庙市」,有项子京之《宣炉博论》,有《沈氏宣炉小志》……不一枚举。更有「宣炉三谱」,使「宣炉文化」弘扬六百年不衰。即便今日抑或后世,众人必仍以前人文论为经典,去粗取精,故以「文化」赏宣炉,自当为一等。若能就前人成果学用而悟、而新,作出自家文典,则又上一等。

形如:冲耳乳足炉

传承有序
大凡宣炉精品,前有出处,后有传承。余等所见,生活普器居多、礼佛之器居多。此等普器,即使流传有自,于「赏」恐亦无用。清宫旧藏者、流出海外者,皇家贵胄遗存者,文人名士所用者,大家高赏珍藏者——其器必精。但皆因无文字留存,仅器物遗世,经几代之后,器物流落他乡无以为考……由是可见,文典记载至重极要,其次炉之款识才为重要——唯其可资证之全面,源流便知,精品佳器,复为贵重也。例王世襄旧藏?冲耳炉,崇祯款识,又有先生《自珍集》所著录铜炉传承,自必须珍之。

明 吴绍瓒 房海客像轴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形如:冲耳乳足炉

言之有据
凡世间器物,均非无根。草木山石,风雨阴阳,皆有源流。宣炉之源,依三代彝器、两宋瓷炉为本,亦有变化,与时俱进,遂成佳器。自古鉴赏,以铜为本。余之喜宣炉,先因其名,后博读文典,才知晓铜之优劣是为炉本。又如炉之形制、皮色、款识、工艺,历代名仿,历代文论,所见各类,需相互参证,比鉴之间,自有所得。阅佳炉万般,藏炉、论炉,必有据为证。若明代宋濂赏宣炉,不仅鉴赏,又家蓄匠作,以「倭技」做宣器,其器精妙,自家又写入书中。又有吴融烧炉之法,若不一试,何言此法成败?又如王世襄先生之「点金冲耳炉」,有崇祯「青来监造」款识,考证得知云云,有理据焉。

明 仇英 人物故事册(十之八)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形如:带耳圈足炉

独具特点
礼乐法度,形仪规制,必求划一,实用之器,划一则多,成本低廉,消费之物也。唯古董雅玩,精美之外,则求独妙,物以稀贵,物以珍宝。唯珍稀之器,方为传世之宝。明清古人藏赏宣炉,以形分类;官绅贵胄以奢华陈设为崇;文人雅士则以素雅淡然为要。历来富者以千金之资换华贵之器;文士资少求雅,于烧炉摩挲间寻获娱愉。所谓「藏赏有别,而高下不拘焉」。故经典器形外,若有特形佳器者,虽不在谱列,却别具风光。赏心悦目、特立独卓者,亦为历来所求也。吾有「大桔囊炉」,径逾半尺,又有「红色小海棠炉」者,径只寸余,自非主流,然凡见者,无不羡喜,摩玩于掌,久不忍释,此则藏玩一乐也。
虽然同为经典器形,则又许多不同。即若冲耳炉、蚰龙耳炉年份不同,型制有别,款识迥异,工艺不一,必求其中一二亮点,独特于同类者,自当珍贵如樊何先生惠让于余之戟耳炉。同为戟耳,肥硕长垂,侈口弦足,堪称卓绝,是为尚赏珍器。又有「阮元款钵炉」,形殊工精,重臣用度,其高可珍。

明 沈俊 钱应晋像轴 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形如:带耳高圈足炉

慎用大火
阴阳五行,金火相生。古来烧炉,得以明火,而如今多以电炉烧烤,速效急成,「一夜火攻,即成佳器者」。此古虽有之,今亦不乏,然竟成者万一焉。吾尚原皮,不喜烧得。然若有佳器,亦愿「经年烧养,微温常煨也」。如吾所藏「蚰龙耳古痴子款炉」、「冲耳崇祯乙印炉」,均为原韵而烧,数年始成也。
吾见许多烧炉者,或置电炉数百度高温急攻,或满膛木炭吹火鼓风,烈火灰烟,使炉红蓝光爆,实在痛惜不已。盖其先未辨明铜质,后又急攻速效也。此乃烧炉之大忌,自古有论,或举荐吴融之《烧炉新语》研习,或以吾之「先辨铜质」,后「水、火相济」、「微温常煨,轻盘柔抚」之法。独辟蹊径,新烧之炉,色或过世襄先生矣。此吾之「微温常煨,辨铜结雾」之法也。
故大凡烧炉者,必得先辨铜质,明火微温,察颜观色,静气平心,持之以恒。始炼炉成佳色也。

明 唐寅 双鉴行窝图并书记册页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形如:螭龙耳圈足炉

切忌贪欲
初入藏玩,性多急热,凡见炉器,即欲拥有。先入为主,既觉其美,不肯放手,此商者之乐——君早已为物所惑。又有欲盛者,凡见多炉,但凭义气倾囊而入,乃至不能一日不进一炉……凡此种种,亦余初入之状焉。但随识见渐广,便能弃普选精,细细比较,谨选一二,恭请回府。于是佳器渐多,品鉴有道矣。又有一等炉器,初见佳美,久之觉次,水浸火煨,残损暴露,坑洼修补,砂眼损缺,颇为惋惜,悔之晚矣。是故初时忌急、忌贪、忌躁、忌狂,循序渐进。

明 文徵明 猗兰室图卷(局部)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不得离「谱」
「谱」者,规矩、仪制也。无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是为传承。选炉必依经典型制,必依雅致之器、高尚之器也。《宣德彝器图谱》二十卷本,即有炉式图例种种,皆为古代有源流可考、有传承可依之经典型制,乃古人对宣炉文化之总结,是为「谱」也。若有依「谱」创新,精雅妙致者,亦可藏。否则弃之。初入时,众家荐器、查经问典,每见一炉均校谱录;久之,便以文化为宗、传承有序为要;经典器形为主,陈赏官器为要。文人雅器,清朴卓越,可赏、可用、可玩、可烧,人物合一,诚乐事也;然若精妙雅器,铜精工妙,形雅,色美者,亦不拘而皆藏矣。

明 唐寅 毅庵图卷(局部)纸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右侧窗后隐约可见宣铜炉一件

务去低劣
藏炉选器,无论型制,切忌粗糙,赏器必精。实用之器,多为普器,陈赏文玩,大都精美。炉之粗劣,铜先为鉴,凡劣铜质,多无佳器,样式不谐,气韵不雅,比例失衡,伤残污垢,款识毛浅,市中用物,皆不可入藏。宣炉之美,在于精雅,在于高贵,在于规矩,在于传承,在于亲和,更在于文化。文人赏宣,素洁淡雅,经典器形,拙朴净洁,盈手为尚也;陈设宣铜,多为官富藏赏,礼乐规矩而置,倘若财资从容,必当多藏。
置雅器于书斋清室,焚香抚琴,濯沐清雅;又可把玩烧养,于摩挲间看其日臻,岂不修身养性,怡情韬志?低劣之器焉能至此!

故00142717-宣德款铜冲耳三乳足炉

明察恶仿
宣炉问世,历代均仿,即今所玩亦多为后仿,谁人敢言见过「真宣」?宣系铜炉,历来以清中为界。吾以为所见宣炉清中以前较好,明中晚期至清早期间,炉器尤佳,有「清中以后无佳器」之说。仿宣炉器,最先虽见诸明早期,且有「吴邦佐」、「高氏」、「李德澄」、「施家」、「蔡家」、「徐守素」、「周文甫」、「甘文赏」等,然真仿宣并见诸书典者,唯高濂「蓄匠作宣铜诸器」,可谓第一人也。
同样名款,炉品迥异,佳器少而普器多。更有甚者,恶铜粗仿,铜锡加重,又涂伪色,遮去本质。众人多以重为尚,以款为要,不惜重金以购,岂不知实为恶仿之物。又有仿器,久置阴湿,伺其原锈,铜表异色,乃入市待估。此等炉器民国最多,盖彼时工业发达,合冶铅铜之盛远超古时,且其时炉价高企,有「一两宣炉一两金」之说。

故00177225-内坛郊社款铜双耳炉

以德为藏
铜炉为物,匠作成器。物为人用,器为人赏。故德艺双馨者,必为高匠作。亲做铜炉,自当佳器。凡此类者,自古珍藏也。
炉为礼器,炉为供器,炉为赏器。自有缘分,缘不到,物不至。吾曾于京城见过几具高器,虽甚喜却措资,犹豫回府,久凝于心,不日再访,物已货去。
凡物买卖,皆为人事,在商虽为利,亦多在乎情分。若趾高气扬,盛势凌人,「财大气粗」者,谁愿侍候?相与之道,在乎谦敬,在乎平和,合则立,不合则分,善人者,必为善己,善己者,必然善人,此古之仁德焉。故凡仁德者,多为古道,多为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