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25|回复: 2

琉璃釉的种类和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9 08: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琉璃艺术历史悠久,西汉《盐铁论》称之为国之宝。琉璃釉主要用于建筑屋面或局部装饰及艺术装饰的施有透明色釉的陶器制品。琉璃釉是低温色釉之一,釉料以石英为主,铁、钴、锰为着色剂,以铅为助熔剂。多为在烧好的素胎上施以琉璃釉,然后经低温二次烧造而成,主要用于装饰陶胎制品。釉色有黄、绿、蓝、紫等多种。

1.jpg
到目前为止,我国最早的绿釉陶器发现于汉宣帝在位期间的墓葬中。自汉宣帝以后,绿釉陶器制作在丝绸之路沿线获得蓬勃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了。隋、唐时期多用于装饰建筑构件、冥器、供器等。明清时期继续烧造琉璃釉,于皇家宫廷建筑、陵墓照壁、宗教庙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饰件上较为多见。
汉绿釉采用氧化铅+细砂(石英)+色剂(铜或铁)的多元配方。它与我国本土胎釉同源的青瓷属于不同工艺体系。汉代墓葬不仅陪葬品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制作精美。随着汉代的社会发展,随葬汉绿釉的种类众多。西汉中后期,仿铜陶礼器逐渐减少,东汉时期,出土的陶器以充满世俗气质与生活气息的模型明器为主,如楼、灶、壶、勺、厕、耳杯、猪圈等,这些成比例缩小的陶制模型,成为研究汉代历史重要的资料。
唐代彩色琉璃釉陶,又称唐三彩,三代表“多”意,其色彩丰富,有绿、黄、蓝、褐、白等。开元年间,唐三彩达到极盛,其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最能体现大唐盛世风采及唐代雄浑博大的气度,都闪烁着中国古代社会鼎盛时期的艺术光辉。唐三彩是无数先人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是唐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文明结合的产物,其不仅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更是在当代艺术品市场中是颗耀眼的明珠,市场价格较高,未来升值的潜力仍然巨大。
宋三彩是唐三彩制作的延续,由于制作于宋代而称宋三彩。宋代北方生产三彩器的窑口有磁州窑、登封窑、鲁山窑、扒村窑和宝丰窑等多处。烧造器物多为炉、枕、盘、盆和洗等实用器,较少有唐代那种驼、马、俑等动物和人物造像。其制作工艺也与唐三彩略有不同。唐代多种彩釉之间,相互交融,虽有少数作品也用刻画线条的方法隔离不同色彩,但不像宋代那样普遍使用印、刻画工艺,再以不同色彩釉料直接在胎上搭配装饰成花纹图案。釉色多为黄、绿、白、褐等色彩。
法华釉又叫法华釉陶或称法华花器,是我国民窑中风格独具的陶瓷产品,它始创于元代,盛于明。法华器的装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蔡锷琉璃釉直接绘染纹饰,另一种采用宋代壁画中的立粉技法,在陶胎表面上用泥浆勾勒出凸起的图案轮廓线条,然后分别填以紫黄蓝绿各色釉料进行装饰,入窑烧成。法华彩瓷器造型庄重大方、色彩浓艳、立体感强,这是它的特点。法华器的器型以罐和瓶居多,人物造像有为出众-图案以人物和花鸟为主。法华彩有陶胎和瓷胎之分,陶胎大多烧制于北方窑口,瓷胎多属南方窑口。釉色常见的有绿,蓝,黄三色,也少见白色,紫色,景德镇珐华瓷的釉色以黄、绿二色为多。最早的法华彩出现在元代中晚期,到了明代法花彩的用途较为广泛,到了清雍正以后便渐渐停造。因表面采用堆贴技术,故纹饰图案富有立体雕塑感,玲珑华丽,其品种有法蓝釉(晶莹润泽,尤若宝石,釉面可见极细的鱼子纹)、珐翠釉(又叫珐绿釉,今人也叫孔雀绿)。
2.jpg

明珐花人物纹罐
素三彩,名为彩,实为釉,是以釉代彩,也是从古代琉璃釉发展而来。明代中叶以后,低温色釉的发展已日益增多和成熟,创制了黄、绿、紫三色低温釉,称“素三彩”。因没有红色,故以“素”来表其特征。除以上三色外,清代尚有黑、蓝、白釉色,是在素三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新品种。在素三彩中,黄釉是最主要的色釉,它是以铁为着色剂的彩釉。成化、弘治、正德的黄釉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代以后黄釉色调愈来愈淡,其含铁量愈来愈低。绿、紫釉色变化虽然没有黄釉鲜明易辨,但其色调深浅亦随铜和锰的含量多少和其他着色元素的影响而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9 08: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9 09: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