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7|回复: 0

如何鉴别蓝釉瓷器的真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09: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CR7PUi8cc7P677p.jpg


OzOyMYLrqq7C4yUy.jpg


F3zfNG43oa14a5wr.jpg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北宋
以钴为呈色剂的蓝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十分稳定。但是色彩鲜艳的蓝釉,除釉色纯净外,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景德镇陶工在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又于明清时发明了回青、洒蓝和天蓝等釉色,绚烂多彩,耐人寻味,现分别介绍如下:
1、元代蓝釉
元代蓝釉产品传世完整者十分稀少,全世界仅存12件左右。故宫博物院藏蓝釉白龙盘一件,为清宫旧藏之物,盘中心贴塑三爪白龙一条,龙纹矫健,刚劲有力,动态盎然,为典型的元龙风格。同样的白龙盘早年流散国外两件,一件存日本出光美术馆,另一件现存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另有蓝釉白龙梅瓶一种,也是贴塑三爪白龙一条,原有3件,一为扬州博物馆收藏,一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另一件为宫中旧藏,原存颐和园,可惜后被打碎。还有蓝釉白龙罐一种,是残器,为镇江地区本世纪90年代出土。解放后杭州出土元代蓝釉爵杯一种,保定市出土元代蓝釉金彩、蓝釉金彩杯和盘各一种,其呈色蓝如宝石,金彩画法娴熟,灿烂的金光与蓝宝石似的釉色呼应成趣,给人以富丽华贵之感,是代表元代蓝釉烧造水平的杰出之作。此外,西亚地区尚藏有元代蓝釉白龙和白花、飞鸟及海马纹的大盘,直径多在45厘米左右,分别存于伊朗巴士顿博物馆、阿特别尔寺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博物馆。这几件蓝釉瓷器当是元代与青花一起生产的外销瓷。
df588uo35u9FNNuu.jpg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菊瓣碗,元
y71Qz9tdO9tkRbOn.jpg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元
BFTlORrfArta5P7O.jpg


钧窑天蓝釉碗,元
元代蓝釉瓷器传世稀少,且均藏于国家博物馆中,仿制者很难拿到手中,只能比照图录仿制。现代仿品主要出于景德镇,有用煤气窑烧的,也有用柴窑烧的。鉴定时只要把握元代造型胎釉特征,自可识别真伪。如盘底元代真品虽看去粗糙,但用手摸时,却感到平滑,新仿者或过于细洁,或过于粗糙,均未仿到真品原有的神韵。元代蓝釉真品釉色深沉,后仿者多偏蓝色,过于轻浮。
2、霁蓝釉
明、清蓝釉习称“霁蓝”,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宜德一朝。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划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宣德霁蓝釉鉴定要点如下:
(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
(4)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
(5)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凸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6)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MBORpVoplp2VSr2O.jpg


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传世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遗址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弘治、正德蓝釉瓷器带官款的极少,鉴定时主要是把握两朝瓷器的胎釉及造型特征。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接近底足的聚釉处则发黑色。回青釉则呈淡蓝色,没有刺眼的浮光,有些器物的口沿及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zaT3MagtLT1keG4G.jpg


霁蓝釉描金地开光粉彩花鸟纹方瓶,清乾隆
NX9XFJPf109Lia7J.jpg


霁蓝釉艾叶形洗,清乾隆
SP121Z20MIrmdG74.jpg


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清乾隆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3、洒蓝
洒蓝也是以钴为着色剂的一种蓝釉,制作工艺与蓝釉不同,却与青花有共同之处,只是青花以钴料作画,洒蓝则是将钴料吹于坯上,其装饰效果,取决于钴料吹于坯上的形状。如果是星星点点地吹于坯上,则形成洒蓝的装饰效果。洒蓝釉成熟于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厂遗址曾出土宣德洒蓝釉碎片,观其釉色,似为实验器,说明宣德时开始创新这种釉色。星星点点的钴料融于透明釉中,极类釉中包裹着朵朵雪花,故也被称为“雪花蓝”、“鱼子蓝”。明代宣德洒蓝釉完整传世器物仅见一种钵形碗,高为12.5厘米左右,口径26厘米左右,现知传世有4件,国内首都博物馆存1件,其余3件流散国外,均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款,当是宫中流出之物。
G2T0620kALT2NYa2.jpg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清康熙
IDRdz5VnR094d59D.jpg


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清康熙
清康熙时,洒蓝釉又恢复了生产,《南窑笔记》称其为“吹青”,并认为是清初新制,实制上当为仿宣德的产品。康熙洒蓝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的。康熙以后历代均有洒蓝釉瓷器生产,仿康熙洒蓝的也不少。鉴定时要注意各时代的造型胎釉产,仿康熙洒蓝金彩容易脱落,常有后世金彩脱落后描金复烧的,一定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描金的痕迹。现代仿品金彩是用金水烧的,呈色比康熙金彩艳丽,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4、天蓝釉
霁蓝、回青和洒蓝的钴含量均在百分之二左右,如果降低钴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下,则可烧成天蓝色的高温颜色釉。此种釉色为康熙时始创,雍正乾隆时继续生产,色泽幽雅,传世数量不多,精品均为官窑生产,其造型有瓶、觚、洗、碗等类,基本未见大件瓷物。故宫博物院雍正天蓝釉呈红葡萄纹碗一件,把天蓝釉与釉里红融于一体,清新淡雅,耐人寻味,是代表雍正天蓝釉最高水平的精绝作品。康熙天蓝釉呈色浅淡,雍正略深,乾隆时积釉处微泛淡黄绿色。后仿天蓝釉的胎、釉均与真物有较大差距,注意把握真物的时代特征,鉴定真伪比较容易。现代新仿烧制天蓝釉并非难事,要注意当代高仿作品的出现。
vPUhTU0Kuzt4AU4p.jpg


天蓝釉双龙耳瓶,清雍正,高51.8cm,口径11.7cm,足径13.7cm
xyMCYyR383XMmxmm.jpg


天蓝釉葡萄纹十楞大碗,清雍正,高11.5cm,口径25.2cm,足径14.7c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