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7|回复: 0

北宋/金各窑口瓷器将在香港拍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5 1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去年秋拍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的价格成为中国瓷器世界交易记录后,以汝窑为代表的宋代瓷器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瓷器发展到宋代形成了“窑”的概念,但是宋人对瓷器的记载还是比较零散。最早对宋代瓷器进行系统介绍的是明处曹昭的《格古要论》,其中记录了高丽窑、大食窑在内的15个古窑,其中绝大部分是宋代的。在中国嘉德2018年香港春拍“搏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专场中的拍品代表着宋代瓷器的辉煌。
五代/北宋 白釉刻划花卷叶莲瓣纹执壶

sEPv9HJjl9F2JQJc.jpg


尺寸 高18.6cm 估价 HKD  1,000,000-1,200,000
此类执壶式样乃五代至北宋早期所流行,耀州窑、越窑、定窑等均可见,也有辽瓷产品,皆可证此壶年份佳、品级高。直口稍外倾,细颈,丰肩,球状腹,底承外撇状圈足。肩部一侧出细弯流,一侧置带状曲柄连接颈部。腹壁剔刻双层仰莲瓣纹,莲瓣疏朗宽阔,蓬勃饱满,中脊出细棱,具浮雕效果,时代风格显见。五代至北宋早期经常出现多层莲瓣的浅浮雕式装饰,之后逐渐减少。
该线条细腻,设计精妙,工艺超群,可比越窑线刻花精品。外壁通施白釉,上延伸至口内,下近足底。整器立坯后,挂浆水样白色化妆土,均匀细润。后罩透明釉,莹澈清透,细润具光泽,积釉处微闪黄。釉面满布细碎开片纹,分外美观。底足涩胎,胎色灰白,坚硬致密。
纵观此器特征,乃五代至北宋初期北方所产,工艺兼容并蓄,稀有程度可见一斑,端庄大方,时代风格彰显。
唐、五代时期,白瓷在北方有很大的发展,增加釉面白度的措施由施化妆土改为选用高质量原料,提升了釉面光洁度接近高级细瓷标准。代表宋代白瓷最高水平的定窑,白瓷烧制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釉色透明莹亮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定窑白瓷的造制始于唐代,至宋代发展到顶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生产的白瓷工艺水平极高。定窑的白瓷胎体洁白,质地结实,釉色润泽如玉,白中微微闪黄。定窑的烧制在使用匣钵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覆烧技术,提高了瓷品的产量,但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垂釉现象。北宋后期白瓷装饰工艺也成熟起来,有刻花装饰者,纹饰线条粗犷有力:有划花装饰者,线条纤细流畅;印花装饰为多,印花纹饰构图严谨,层次分明,题材有牡丹、莲花、萱草等花卉纹,凤凰、孔雀、鸶鸶、鸳鸯和鸭等禽鸟纹,龙则辅以云纹或海水,此外还有婴戏、水波游鱼等。
定窑由于釉色和装饰多有可取之处,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北方窑口争相模仿其风格,以提升品质,形成了以定窑为中心的定窑瓷系,名噪一时,传世品较多。
北宋 磁州窑绿釉黑彩牡丹纹瓶

L11bj22NC5M58h1S.jpg


尺寸 高25.5cm 估价 HKD  1,000,000-1,200,000
拍品式样为北宋时期磁州窑经典器之一,装饰风格还可见白地黑花、单色白釉、绿釉等,尺寸小者不足20公分,大者有逾35公分者,尤其白地黑彩剔花、绿地黑彩剔花者尤为名贵,为海内外公私收藏机构的重要藏品。
这件牡丹纹瓶撇口下卷,长颈,腹部上鼓下敛,喇叭状圈足。器底涩胎,隐约可见墨书痕迹,内容难辨。外壁施绿釉,其上黑彩绘折枝牡丹花两组,纹饰轮廓、局部细节以篦划、刻划工艺展现,如花朵轮廓、花瓣和叶子的脉络等。纹样落落大方,舒展开阔。釉面布满细碎开片,局部泛蛤蜊光。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绿釉是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宋代的磁州窑和定窑等都有烧造,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绿定”,弥足珍贵。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
金/元(1115-1368) 黑釉剔花牡丹纹罐

zPY14pbb644PR5gY.jpg


尺寸 高28.5cm 估价 HKD  800,000-1,000,000
这件牡丹纹罐形制周正,气韵沉稳挺拔。外壁采用双层化妆土的剔花手法装饰缠枝牡丹、卷叶纹,这正是磁州窑难度最大的工艺之一。工匠先于器身坯体上挂一层白色化妆土,待干后再罩一层黑褐色化妆土;然后在表层色深的化妆土上刻划纹饰轮廓及细节,并剔除掉纹饰间隙的深色化妆土,从而露出底层的白土;刻花完成后,施透明釉入窑烧造。成品的黒釉剔花纹饰流利洒脱,黑白对比分明,彰显质感和装饰意味。唯有技艺精湛的工匠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剔掉表层黑土而不损其下白土。经转流传数百年,除釉面的轻微使用痕迹外,品相完整,釉光滋润,可称珍品。
在两宋期间曾经长时间被辽所控制,后来又为金所有。尽管辽金统治期间,这一带战争频繁,但是在民间,由于文化纽带和血缘的关系,其商品交换、工艺交流却从来没有间断。因此,辽金时期雁北的制瓷技术与其相邻的河南、河北各窑口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在近、现代较长一段时间的鉴赏中,曾一度把这些作品归入到磁州窑之中。但是,随着科学的考古工作不断地深入和发展,这种颇具雁北特色的黑釉剔划花作品,由于个性突出,风格鲜明,最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韵味来。
北宋 定窑白釉葫芦形执壶

rYZ6WvfnWVFWg5CN.jpg


尺寸 高21.5cm 估价 HKD  750,000-850,000
葫芦形执壶是北宋早、中期十分流行的一种样式,定窑、耀州窑、景德镇青白瓷等皆可见,同时期的辽瓷中亦有,乃时代风貌。按装饰风格大致分三类:一、素身或仅饰弦纹;二、刻划多层莲瓣纹,具浅浮雕效果;三、通景刻划缠枝花卉等。
这件器身呈上下两节葫芦状,矮直口,平凹底,涩胎。器身一侧出带棱的管状弯流,另一侧置带状柄。弦纹饰肩,光素简约。施釉近底,截釉齐整,显控釉工艺精湛。整器制作精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
北宋 黑釉剔刻牡丹纹小口瓶

tcCayY5L9lTCCDwl.jpg


尺寸 高20.5cm 估价 HKD  550,000-650,000
拍品造型端庄秀美,俗称吐露瓶、嘟噜瓶,也见有考古报告称为「矮梅瓶」、「半截梅瓶」等,为宋金时期北方窑口所流行。
梯形小环口,短直颈,圆肩,腹壁较直,下部稍内收,隐圈足。肩、胫部分别装饰莲瓣纹,上下呼应。腹部饰缠枝牡丹,花开上下,共四两朵,舒展开阔。纹饰空白处皆划篦纹,繁而不乱。整器黑白对比醒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工匠先于素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其上再罩黑色化妆土,然后在黑色层上小心翼翼地划出纹样,划过的地方便露出下层的白色化妆土,从而形成白色轮廓线、黑色图案的艺术效果,最后施透明釉。要剔除黑色面层而不损白色底层显然难度极高,可见陶工精湛技艺。
此类器物传世者常见白地黒釉剔花、白地黑彩画花者,留白面积大,剔工少。本品则不同,通体剔花,工艺繁复,传世稀少,又器身较完整,更为难得。
北宋/金 钧窑蓝釉渣斗

pm9XnI4nM2i6oxig.jpg


尺寸 高13.5cm 估价 HKD  450,000-500,000
渣斗体量不大,制作规整。广口,束颈,扁鼓腹,圈足。颈部稍长,比例略高于腹部。通体施蓝釉,蓝中微闪紫红,颈部可见一处长条状红斑,十分鲜丽。口沿、圈足釉薄处显黄褐色。釉面有冰裂状开片纹。
五代/北宋 越窑青釉刻花盘口注壶

FnINldaA4tFIJtAQ.jpg


尺寸 高34cm 估价 HKD  380,000-420,000
这件越窑青釉刻花盘口注壶式样新颖,气质独特,盘口,边沿起立边儿,沿面内倾,细长颈,颈部中间偏上凸起一棱,状如竹节,竹节下方置横系,有穿孔。丰肩,一侧出细长流,无柄。长圆腹,上阔下敛,底出外撇圈足。足内涩胎,可见多个泥条支烧点。通体刻划花装饰,以针状利器细刻纹样,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S型双交枝牡丹,口沿、颈部、弯流等辅以漩涡状卷草纹,为越窑经典装饰纹样,还见于执壶等,线条纤细流畅,工艺精湛。
北宋时期越窑继续烧造青瓷。据文献记载,宋朝立国初期,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余年间(968—984年),钱越国控制下的越窑曾为北宋朝廷烧制青瓷贡品达17万件之多,说明北宋初年越窑生产的青瓷不仅质精而且量大,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廷赠与辽国,所以在北方辽代贵族墓葬中也常有越窑瓷器出土。此式盘口长颈注壶在越窑产品中比较少见,辽瓷中可见,尤其盘口、长颈、竹节等因素在同时期的北方器物中比较流行,定窑、辽瓷皆可见,此物极有可能为吴越国专门制作的贡辽物品。整器挺拔俊秀,制作精美,是为南北方艺术兼容并蓄的代表,也体现着当时吴越国与辽互为往来的交流状况。
北宋/金 钧窑天蓝釉碗

zMbT47RmurbR8trS.jpg


尺寸 直径22cm 估价 HKD  350,000-400,000
碗体大,阔口内敛,深弧腹,窄圈足。通体施天蓝色釉,圈足涩胎,足心挂釉。
此类钧窑大碗,口径20公分以内者常见,而此碗达22公分,又制作规整,釉色匀净,釉质细腻,品相完整,是同时期钧窑佳品。钧瓷从唐代兴起,到了北宋初年已蓓蕾初放,赢得了信誉,倍受广大用户所喜爱,尤其钧瓷铜红釉的烧制成功,及其复杂的窑变机理,形成钧窑绚丽多彩,艳美绝伦,窑变奇特,红紫相映,更为其它窑口所不及。到了北宋末年曾一度被宫廷龚断为官窑。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用气泡串起一条条呈立体状的蚯蚓奔爬,蛙卵纹,
宋/金 耀州窑青釉刻划牡丹纹碗

JRGrpQTaw75pt2ww.jpg


尺寸 直径20.6cm 估价 HKD  220,000-250,000
此碗大口径,制作周正。碗内口沿下方近一寸光素,其下刻划单枝的折枝牡丹花卉,刀锋犀利,铲剔自如。花朵丰满富贵,枝叶舒卷婀娜。花叶、花瓣脉络等细节以篦状工具划出,使纹饰更加具象生动。施釉烧成后,纹饰愈加清晰,层次分明,浓淡相间。整器形制规矩,刻工精湛。布局有致,繁而不乱。裹足满釉,釉色青绿泛黄。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宋代装饰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划花及模印刻划相间,以刻花、印花为主。耀州窑五代青釉瓷的烧造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耀州窑在宋代时北方的青釉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釉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人物、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