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为姚石倩作《葵扇莲蓬》 立轴 水墨纸本;成交价:RMB 14,950,000;尺寸:133.5×34.5厘米;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3-11-16。 钤印:老白、木人 题识:闺房谁扫娇妖态,识字自饶名士风。记得板塘西畔见,蒲葵席地剥莲蓬。忆旧时事作画并题一绝句。白石山翁。 石倩仁弟之属,兄璜丙子(1936年)赠。 鉴藏印:云海阁珍藏印。 姚石倩(1877-1962年)安徽桐城人,字宜孔,号渴斋、砚田老牛、汉双洗室、五百泉富翁。早年在军旅界供职,曾担任国民党第二十八军秘书、北川县知事。1917年姚石倩在北平拜入齐白石门下,学习书法、篆刻,其后一度中断。1929年通过胡南湖的联系,师生二人恢复交往,继而又从白石老人学习画艺。1939年姚石倩在成都玉龙街172号创设复旦金石书画社,与徐悲鸿、张大千、赵少昂、谢稚柳、董寿平等人研习金石书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弟子有陈子庄、罗通新等。 关于姚石倩拜齐白石为师的确切时间,1933年5月白石老人在《姚石情印集》序言中自称:“门人姚石倩丁巳始从予游。”(《齐白石全集》第9卷79页)可知始于1917年。在这之后的两年中,姚石倩的名字频繁出现在齐白石日记或诗集里。仅以1919年7月为例,便有四条之多(可参见于齐白石《己未日记》)。 白石老人善写篆书,尤以临写《三公山》闻名于世。对于不常书写的隶书,凡有客人求字,均请姚石倩代笔。在北京画院藏齐白石档案中,至今还保存有一封1919年前后白石老人写给姚石倩的书信,信中老人写到:“余有友人赠人寿诗求余代书。余转求吾弟以隶字书之为好。弟即能事不免促迫也,请即书为望。”(详见齐白石《与姚石倩书》北京画院藏)。由此可见白石老人对门人隶书的肯定。 1920年6月15日,白石老人得“石倩书”后,师徒二人就中断了联系。直到1929年4月3日,通过胡南湖的联系,白石老人看到了弟子的书信,兴奋之余,立刻修书一封,在表达思念之外,还在信中说:“今年画笔又一变,愈荒唐愈无人知,万一有一知者真肯出钱,一难得事也。拟画小册子赠弟,由邮寄来,不决何时,先以奉闻”。(齐白石《与姚石倩书》第二封,北京画院藏。) 在两人恢复联系后,姚石倩遂将自己的画作寄给白石师,并请指正。白石老人看过弟子画作后,在1930年7月9日的回信中赞到:“画笔淡雅,心细入发,吾贤别未十年,忽有如此本事,是从何处拾取得来?不胜感佩而且畏耳!”(齐白石《与姚石倩书》,第四封,北京画院藏。)随同这封信一同寄往四川的还有齐白石老人《己巳润例》。从这以后门人姚石倩成为齐白石与四川友人联系的中间人。如王瓒绪通过姚石倩向齐白石赠送婢女寿华与钱财,邀请齐白石游览四川。而齐白石也通过姚石倩请王瓒绪为邓平山、齐子如安排工作;白石老人慕方旭诗名,请姚石情代求鹤老题写《借山图》,方旭也通过姚石倩求白石老人画作。题诗完毕,白石委托姚石情将佛像图转交鹤老,表示对题画的感谢。吴秋士通过姚石倩请齐白石在北京代购高丽纸。而齐白石也通过姚石倩赠送画作,请吴秋士为其亲属安排工作。 齐白石与姚石情的师生情谊一直维系到解放后,两人时常通信,互赠画作。在1950年7月30日致姚右一倩的信中,白石老人写到“昨日由冠英兄手得吾贤所临青藤老人之画一幅,不料青藤后又有石倩老人也。”1957年,姚石情应邀赴京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八十岁的姚老来到了恩师家,弹指一挥间,师生四十年,二人不禁感慨岁月沧桑,合影留念后白石老人翻捡旧稿《松鹰图》赠姚石倩作为纪念,老人以颤抖的手在画面左侧题到:“石倩弟由北京回成都送别。九十五岁白石。”此为两位老人最后一次见面。姚石倩与齐白石之间的师徒缘分保持了四十年之久。 在北京生活了数十年的齐白石,一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这种情结在老人心间脑海盘桓萦绕,旧弥不散。这位“往日情奴”欲“将少时所用过之器物一一画之”,终于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他的乡情表现了出来。他画了蜡台、油灯、犁耙、酒瓮、瓦钵、砚台、葵扇、茶壶、竹筐……显然这不是过去历史的记录,而是通过历史的回忆表现一种现实的情感。便如本幅《葵扇莲蓬》中,白石老人于画上题自作七绝一首,诗曰:“闺房谁扫娇妖态,识字自饶名士风。记得板塘西畔见,蒲葵席地剥莲蓬。”作为“寻常百姓人家”的“杏子坞老民”,齐白石时时回忆或歌咏自己在家乡半躬耕半习艺的生活:夏日近晚,晚饭之后,散步于池塘,老人手摇蒲扇,边看农妇池中采莲,边吃莲蓬。此七绝,便应是写此乡情乡趣之句。在白石老人的笔下,乡间的风情俗物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自有一派活泼天真、朴质无华的意味。 诗如此,画亦如是。《葵扇莲蓬》写一把芭蕉蒲扇,数只饱满莲蓬,粒粒莲子散落其间。蒲扇以渴笔墨线写扇骨,又以跳跃曲线串之成扇,运腕行笔迅捷而不失稳重,显其用线造型之功。莲蓬数只以线构形,又以墨色染其质,落墨不求工细,信笔涂抹又不失法度。更有趣者,最上方的莲蓬既不用墨染,亦不似余者般果实粒粒饱满,原来其壳内莲子三两散落于其周围。这种处理方式是白石老人稚拙天真的童真性情使然,堪称神来之笔,极具巧思。作品所写均是寻常百姓常见之物,表现的则是一种健康活泼的饱满的平民思想情感。也许没有一个画家像齐白石这样在自己的一生中如此率真、质朴、全面地表达了“平民情绪”。应该说,白石老人每一题材都浸漫着他的欣喜与悲情,他的牢骚与幽默,他的人生感悟与体会都朴实无华、自然而然地熔铸于笔端,落实于画面。 https://pf369.cn/jingpin-862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齐白石为姚石倩作《葵扇莲蓬》 立轴 水墨纸本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