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李唐《采薇图》

2018-08-13 16:07:45

作者 : franccese

 浏览量: ( 3586次 )  评论 : ( 0 )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卷共出现过两件。一件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另一件是保利2011拍品。二者无论是画作还是题跋都极为相似。保利公司在拍卖说明中强调“本件作品与故宫本在形制上非常相似。引首均有明代李擢公所书“首阳高隐”四字。引首所用的笺纸略有不同,故宫本所用为洒金笺,而本作为山水树石背景的花笺。”也就是说,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作品。问题在于,如果题跋的字体、用笔、印鉴都相似,就必有一伪。何者为真何者是伪,不好说。本文主要展示的是绘画艺术,不在真伪上纠缠。因保利拍品未能找到大图,且在形制、内容是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同小异,故不再列出作品,仅对故宫博物院藏品进行解析。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初以卖画为生, 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擅长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 李唐《采薇图》

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李唐所画的《采薇图》,即着力刻画了古代这两个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图中描绘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伯夷双手抱膝,目光炯然,显得坚定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伯夷、叔齐均面容清癯,身体瘦弱,肉体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饥而受到极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图中石壁上有题款两行;“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大约属李氏晚年作品。本幅有明人项元汴、清人吴荣光等收藏印多方。后幅有元人宋杞,明人俞允文、项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纲、蔡之定、阮元、林则徐、吴荣光、潘霄汉的题记。《清河书画舫》,《汪氏珊瑚纲》,《佩文齐书画谱》,《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

靖康二年(1127),金人灭掉了北宋,不仅活捉了徽、钦二帝,还俘获了一大批包括宫廷画家在内的能工巧匠,其中就有这幅《采薇图》(见图)的作者,被后世誉为“南宋四家”之首的大画家李唐。

南宋 李唐《采薇图》

这幅《采薇图》为绢本,淡设色,纵27.5厘米,横9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中描绘的是一个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商朝末年,孤竹国的国君决定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国君去世后,叔齐坚持要把王位让给长兄伯夷,伯夷坚持不受,说他不能违背父命。为了让弟弟叔齐从容继位,伯夷悄然逃走。得知此讯后,叔齐也义无反颐地放弃了王位,随兄而去。多年后,二人投奔西伯侯姬昌。恰值姬昌去世,他的儿子号称武王,正在积极准备进兵讨伐商纣。二人立刻赶到武王马前制止。但武王未听,夺取了政权后,天下改称为“周”。伯夷、叔齐深以为耻,决心不再吃从周朝土地上收获的粮食,于是隐居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境),靠着采掘些野菜度日,最后饿死在山里。他们这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行为得到普遍推崇。李唐以此为题就是对那些苟且偷安、舰颜事敌的北宋臣子们的辛辣讽刺。

南宋 李唐《采薇图》

《采薇图》画面的气氛肃穆、凝重、萧瑟。最前面的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这不禁使人联想起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作者有意将这两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树布置在画面最前端,或许就是对画中人物性格的比喻与写照。 在枫树后面的石壁上有两行款识:“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由此可知作品的主题。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一块巨大的岩石光滑如砥,石上有二人相对而坐,这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伯夷与叔齐。正面的一位抱膝安坐,神态老成持重的男子,大概是长兄伯夷吧?此时,他正侧着头仔细聆听着叔齐的谈论,表情庄重肃穆,眉宇间仿佛还带着许多的忧虑,似乎正在追忆故国往事。叔齐的形态略显活跃,他身体斜倾,右手撑地,左手探出二指,像是在向兄长诉说着周武王“以暴易暴”的种种罪状。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评价这件作品时说:“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现在看来,确有同感。

南宋 李唐《采薇图》

树木的画法颇具新意,那株松树只是用重墨粗笔勾出树干,然后略加些鳞纹,再以浓淡不同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松针在勾勒之后再用青绿色重新描一次,用笔挺拔爽利,线条虽短却充满劲力,显现出一派繁华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在细节处理上,李唐也是颇具匠心。浓重茂密的背景衬托出两个身着淡色衣装的人物,使主题尤为突出。岩石后的峭壁悬崖,松树上缠绕的古藤,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场面,这或许是荒山之中人迹罕至的偏僻角落。它不在周朝的辖治之内,那么,这里的野菜、野果也不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了。摆放在二人面前的篮子和镢头是采薇的工具,作者着意刻画这一小小的细节,不仅更加突出主题,更使画中人物有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一条逶迤蜿蜒的小溪从崖下流过,使构图更加丰满,画面豁然开朗。小溪的流动不仅使视野中的景物显得宁静、肃穆,同时也增强了虚实对应,作品也显得更加自然灵动。

南宋 李唐《采薇图》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金人虽生性粗犷却很注重文化修养,对于俘获的北宋文人只要学有所长,就会给予相当的礼遇,对宫廷画家更是待遇丰厚。据《金史》记载,金国宫廷“于秘书监下设书画局,又在少府监下设书画署”,在“裁造署”中也“有绘画之事”。以李唐当时的声望地位,在金国不仅可以衣食无忧,就连创作条件也肯定优于内忧外患、兵燹纷纷的北宋。可是,他却在去往金国的途中逃跑了。逃跑的理由很简单,他是宋国臣子,他要忠于国家,他不能够为“外族”效力。

 

南宋 李唐《采薇图》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李唐舍命南逃的举动还是应该称道的。中华民族虽然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但金国对北宋的战争毕竟是不正义的。从李唐的这一举动可以看出他的立场和气节。正是因为他自身所具有的这种民族气节,才会鄙视那些甘于为金国效力的北宋臣子。于是,他创作了具有讽刺与警世意义的《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李唐的人物画是学李公麟的,从这件作品的用笔上可以见到一些端倪,但更多的还是艺术成熟期的自家面目。人物的衣纹勾画用笔顿挫有力,线条硬朗干净,具有“折芦描”的意趣,笔势起伏跌宕,变化幅度虽不是很大,但动感强烈。细细品味,我们可以窥视出作者在运笔时那份难以平静的心情。古人说:“喜画兰,怒画竹。”李唐在这件作品中的用笔有些“怒画竹”的味道,心中的郁闷与对“投降派”的不忿随着笔势的游走尽情地宣泄出来。

南宋 李唐《采薇图》

这幅《采薇图》就是一幅寄托着作者真实感情的佳作。在用墨线勾勒之后,作者又将画中人物的衣纹用淡墨再次勾勒,而后略加渲染,显得既饱满又富有韵味。这种技巧既新颖又传神。虽然这是一件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但山石树木却占有很大比例。山石以粗细不均的硬笔线条勾勒,而后在阴面与侧面用大斧劈皴表现出阴阳向背,笔势迅急沉稳,质感强烈,给人的感觉痛快酣畅。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南宋 李唐《采薇图》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

李唐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画家。因为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凤毛麟角,多为片语只言,以致现在的我们几乎无从知晓他的生平事迹。然而,由于他对于南宋一朝绘画具有开风气之先的领袖作用,长久以来一直为后世的画家与收藏家们所津津乐道与追捧,其画作自然也非常珍贵。

在李唐众多的传世画作中,《采薇图》是其人物画作品的代表杰作。不过,《采薇图》的价值尚不止于此,还在于其后元代钱塘的乡贡进士宋杞所书写的一段跋文——这段跋文是目前已知最为详尽的李唐生平介绍,勾勒出了这位传奇画家的轮廓。由于这样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使得《采薇图》成为历代收藏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当然也造成了一些仿本的出现。

目前公认的《采薇图》真迹藏于故宫博物院,除此之外尚有两三件仿本传世,本次拍品中的这件《采薇图》便是较为接近真迹的一件仿本。

本件作品与故宫本在形制上非常相似。引首均有明代李擢公所书“首阳高隐”四字。引首所用的笺纸略有不同,故宫本所用为洒金笺,而本作为山水树石背景的花笺。两本的引首俱有“擢公”、“李彤审定”、“金匮孙尔准平叔氏鉴定之章”等印鉴,仅有三方后代印鉴不同,表明了两作不同的庋藏轨迹。故宫本因经过重新装裱,引首的一方“筠清馆印”骑缝章已经残半,而本作却得以保留,使得我们见到当年故宫本的原貌。除引首的这些区别以外,本作所显示出来的题签位置也应是故宫本重装之前的原貌,即只有“筠清馆珍秘”一签位于引首之前,而钤印“伯荣审定”的题签则应位于引首与画心之间。从装裱形制与外观上来看,本作为我们提供了还原故宫本原貌的参考资料。

若从整幅画心来看,故宫本所采用的“钉头鼠尾”描法在本作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本作中人物的面部表情略逊于故宫本。故宫本中那种双眉紧锁的模样,在此卷中人物面部略显消瘦。在树石的刻画上,本作几乎与故宫本不相上下,除了构图上微小的差异之外,石头的皴法、枝叶的描摹都非常考究,特别是刻画树叶的廓填之法,直逼真迹。在画中左侧树木的枝干下方,本作与故宫本同样都留有“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的款识,款识均分为两列,字体也十分相近。可见本作与真迹关系之密切。

本作与故宫本一样,在画心后面首接宋杞的跋文。略有区别的是本作在宋跋与画心之间还有一条“宋李唐画伯夷叔齐采薇图”的题签,而这条题签在故宫本上则是位于引首与画心之间,这再次反映出故宫本在进行重装时可能发生的改动。比较两本中宋杞的跋文,几乎完全相同,一字不差,就连几方印章都是一模一样。如果进一步比较拖尾各跋,直到本作的最后一跋“道光丁亥春日昆明倪琇、福州陈寿祺、赵在田、林春溥、林则徐同观于筠清馆”为止,所有的跋文均与故宫本完全相同,甚至个别印章在本作上依旧保持完整,而在故宫本上已经经过装裱而残缺。可以肯定,此卷与故宫本的关联直到道光年间依然十分密切,道光丁亥年以后,故宫本才开始有不同于本卷的流传踪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当非常复杂,但毋庸置疑的是。本卷是现存各本《采薇图》中与故宫本关系最为密切的,也是制作最为精良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与美术史研究价值。


https://pf369.cn/jingpin-4913.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芝麻开门收藏
南宋李唐《秋林放犊图》
南宋李唐《秋林放犊图》,绢本设色,96.3x53.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秋林放犊图》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李唐存在争议。画面右方上有“李唐”字款,有专家学者认为系后来添加。画面上钤清人梁清标(焦林居士),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等印七方,其他印款不清。《石渠宝笈初编》 ...
   | 时间 : 2018-10-21 | 浏览量:2365次 |
南宋 李唐《汉王遵巡河图》
李唐(约1050-1130)宋代杰出画家。河阳三(今河南孟县)人。原是北宋画院待诏。离乱后,到临安街头卖画,被一个内官发现,后又重入画院。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他亦善画人物,如 ...
   | 时间 : 2018-08-15 | 浏览量:2426次 |
宋代阎次平《松磴精庐图》
宋代阎次平《松磴精庐图》册页, 绢本设色, 22.6 x 22.6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矶满布的江畔山岩,长松横斜,密竹丛生。一座典雅的精舍(或书院),紧密地镶嵌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小径由岸边蜿蜒而上,岬角处两张圆石小凳闲置于松下,风景优美而宁静。这幅描绘着古代禅林 ...
   | 时间 : 2018-10-25 | 浏览量:2591次 |
宋代陈靖《捕鱼图》
宋代陈靖《捕鱼图》,扇面,绢本设色,纵23.3厘米,横24.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捕鱼图》虽然还不是大笔皴擦,却也并非刻意描绘远山近景。画中苍松偏安一隅,渔民在浩淼的江际捕鱼,频繁起网下罾,一派忙碌景象。南宋以院画为主,李唐的大斧劈皴,马远和夏圭的刚性,梁楷的 ...
   | 时间 : 2018-04-12 | 浏览量:2626次 |
宋代陈靖《捕鱼图》
《捕鱼图》,宋代,陈靖,扇面,绢本设色,纵23.3厘米,横24.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捕鱼图》虽然还不是大笔皴擦,却也并非刻意描绘远山近景。画中苍松偏安一隅,渔民在浩淼的江际捕鱼,频繁起网下罾,一派忙碌景象。南宋以院画为主,李唐的大斧劈皴,马远和夏圭的刚性, ...
   | 时间 : 2018-03-20 | 浏览量:2657次 |
南宋 李唐《唐人诗意图》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人。约在北宋宣和年间入宫廷宣和画院供职;金兵陷汴梁(今河南开封)后,南渡流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以近八十的高龄入绍兴画院。其山水宗法荆浩、关仝、范宽,又加以变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小斧 ...
   | 时间 : 2018-08-23 | 浏览量:2669次 |
传宋代张择端《清明易简图卷》
传宋代张择端《清明易简图卷》,《清明易简图卷》可以说是《清明上河图》的姊妹画卷,因在画卷尾端的山石上有“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签名,传为宋张择端作,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清明易简图》语出《易经·繫辞》 ...
   | 时间 : 2018-06-12 | 浏览量:2844次 |
宋代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吴江舟中诗卷》卷首有王铎崇祯十六年(164年3)八月初四观后题跋,卷后有孙鑛万历辛卯(1591年)重阳后十日题跋。卷首右下角有“典礼纪察司”骑缝半印,知为明初入藏洪武内府,后归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1358-1398),卷上有“晋府书画之印”、“清和”、“晋国奎章”、“ ...
   | 时间 : 2018-06-26 | 浏览量:2849次 |
宋代夏圭《泽畔疾风图》团扇图页
宋代夏圭《泽畔疾风图》团扇图页,绢本墨笔,团扇图页,纵26厘米,横27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泽畔疾风图》采用的是夏圭著名的“半边”构图,从左下向右上将画面分为两半,右下为实,左上为虚,虚实相生,营造出空灵的境界。画面给人的意境是宁静的,丝毫没有“疾风 ...
   | 时间 : 2018-06-12 | 浏览量:2907次 |
宋 李唐《乳牛图》
在记载中,李唐的画牛之作也确实多,如《桃林纵牧图》、《放牧图》、《春牧图》、《秋牧图》、《烟林春牧》、《风雨归牛图》、《三生图》等等。《清河书画舫》所记李唐的《桃林纵牧图》:“不知者谓为戴嵩。”戴嵩乃唐代画牛名家,当时及后代,皆称“韩马戴牛”,即韩干的马、 ...
   | 时间 : 2018-11-12 | 浏览量:2907次 |
南宋 李唐《牧牛图》
李唐(约1066-1150),宋代杰出画家。河阳三(今河南孟县)人。原是北宋画院待诏。离乱后,到临安街头卖画,被一个内官发现,后又重入画院。其画法远追李思训,变小斧劈而创大斧劈,笔意不凡,使人产生一种“神惊目眩”的威压之感,开创出南宋山水画的新画风。他亦善画人物, ...
   | 时间 : 2018-08-20 | 浏览量:2917次 |
宋代梁楷《泽畔行吟图》
宋梁楷泽畔行吟图,22.9x24.3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泽畔行吟”的意思是在河边行走,并吟着(悲伤的)诗。语本《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即放,披发行吟泽畔。”这里的泽,不是指沼泽,而是指江河。但在宋代画家梁楷的《泽畔行吟图》中,却找不到多少忧伤。宋 梁楷 泽畔 ...
   | 时间 : 2018-10-18 | 浏览量:2937次 |
宋代夏圭《松溪泛艇》
宋代夏圭《松溪泛艇》,宋代,夏圭,纨扇式小品画,绢本设色,纵24.7厘米,横25.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松溪泛艇》为《宋元集萃册》中之一开,纨扇式小品画。左下松树间署楷书款“夏珪”。图中绘清朗的月夜,数人乘一叶扁舟畅游湖上,微风徐拂,月明如镜,水天一色,在一 ...
   | 时间 : 2018-03-17 | 浏览量:2991次 |
宋代刘松年《罗汉图三轴》
年代:宋 西元960-1279作者:刘松年名称:罗汉图(《罗汉图/猿猴献果图》)材质:轴 绢本 设色画尺寸:纵:117公分 横:55.8公分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本院藏画中,有三幅刘松年画罗汉,每幅都款署「开喜丁卯(1207)刘松年画」,此轴即为其中之一。幅中罗汉浓眉高鼻,貌 ...
   | 时间 : 2018-06-28 | 浏览量:3030次 |
宋代《丝纶图》
宋代《丝纶图》,宋代,佚名,立轴,绢本设色,纵83.2厘米,横3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山间女子纶丝场景的山水人物风俗画。《丝纶图》描绘了在苍苍茫茫的山林中,几位女子正在纶丝,两个天真的幼童则在嬉戏游玩,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掩映在山林中的茅屋围以栅栏,近处 ...
   | 时间 : 2018-03-17 | 浏览量:3039次 |
分享到:

关于南宋 李唐《采薇图》的评论

望穿秋水 2024-11-17 06:36
有唐白釉罐特征。
王光利 2024-6-9 11:01
学习欣赏了。
远方不远 2023-4-21 16:38
不错老东西
绿林懒汉 2023-1-21 23:43
都真。。。。。
古玩鉴定
古玩鉴定

南宋 李唐《采薇图》百科知识

南宋 李唐《采薇图》相关鉴定结果

金运昌书法鉴定真假

金运昌书法

鉴定结果:假
金运昌,北京人,1952年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 ...
观山 书法鉴定真假

观山 书法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观山,原名田观朝,笔名观山,字田野,河北省沧州 ...
傲雪红梅鉴定真假

傲雪红梅

鉴定结果:假
李半墨《竹报平安全家福》鉴定真假

李半墨《竹报平安全家福》 ...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此幅李半墨款《竹报平安全家福》,印章“李氏”、 ...
林则徐款 书法鉴定真假

林则徐款 书法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 ...
梁启超对联鉴定真假

梁启超对联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此幅梁启超款隶书八言对联,印章“新会梁启超印” ...
诸葛亮戒子篇行书鉴定真假

诸葛亮戒子篇行书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此幅书法: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
郭念桐《春韵》鉴定真假

郭念桐《春韵》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此幅念桐款工笔花鸟《春韵》镜片,印章“郭”、“ ...
张大千山水鉴定真假

张大千山水

鉴定结果:真品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
江南春早鉴定真假

江南春早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此幅山水内容:江南春早,己丑年王雅文画于北京中 ...
陈之佛 《花鸟》鉴定真假

陈之佛 《花鸟》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陈之佛(1896.9.23--1962.1.1 ...
茶禅一味书法鉴定真假

茶禅一味书法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藏友您好,此幅书法内容,茶禅一味,落 ...
飞腾图鉴定真假

飞腾图

鉴定结果:假
藏友您好,此幅飞腾图国画题识:学藩先生教,悲鸿卅七(1948 ...
如意图鉴定真假

如意图

鉴定结果:假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藏友您好,此幅荷花内容:如意图,落款 ...
张大千山水扇片鉴定真假

张大千山水扇片

鉴定结果:真品
欢迎您来到本收藏网,真品,市场价格几千元。 ...

南宋 李唐《采薇图》收藏知识

论宋代书画的写实技艺

论宋代书画的写实技艺

毋庸置疑 ,国画粗略地来分的话,有写意,工笔,半工半写等几种绘画倾向与风格。中国画中的写 ...
宋代工笔画花鸟图片的构图方式

宋代工笔画花鸟图片的构图方式 ...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写意画另一个便是写实画。写意画顾名思义便是利用简 ...
宋代许道宁绘画作品欣赏

宋代许道宁绘画作品欣赏 ...

自古以来不少画家都以卖画为生,因其绘画技艺精湛故而画名远播。北宋有一个人是在机缘巧合之下 ...
宋代吴炳花鸟画欣赏

宋代吴炳花鸟画欣赏

吴炳是宋代知名的绘画大师,历史资料对其记载语焉不详,关于他的生卒年已经不可考究,可以从仅 ...
李唐作品欣赏及价值

李唐作品欣赏及价值

南宋画家李唐出生于一零六六年,卒于一一五零年,称得上是一位高龄画家。早年依靠卖画维持生计 ...
宋代画家夏圭山水画欣赏

宋代画家夏圭山水画欣赏 ...

夏圭是宋朝知名的绘画大家,他的故乡在钱塘,曾经因其绘画技艺高超而得到了皇上的赏识,一度供 ...
宋代李嵩绘画作品欣赏

宋代李嵩绘画作品欣赏

李嵩是南宋著名的绘画大师,他生于一一六六年,卒于一二四三年。李嵩生长在一个贫苦之家,因此 ...
李唐的画作鉴赏与收藏价值

李唐的画作鉴赏与收藏价值 ...

要说李唐,那可是南宋很有名气的画家之一,他生于河阳三城,从小作画,并以画为生。山水画和人 ...
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区别

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区别 ...

宋代画坛,在画理上有写意与写实之分;在画法上有水墨画和传统的院体画之别;在画家方面,文人、士 ...
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区别

宋代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区别 ...

宋代画坛,在画理上有写意与写实之分;在画法上有水墨画和传统的院体画之别;在画家方面,文人、士 ...
宋代书画与元代书画最主要的区别在哪

宋代书画与元代书画最主要的区别在 ...

宋画和元画在技术层面最明显的区别宋画王门走卒:宋画和元画在技术层面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有 ...
宋代李公麟《五马图》高清欣赏,宋画第一

宋代李公麟《五马图》高清欣赏,宋 ...

《五马图》纸本墨笔,纵29.3cm,横225cm。二战以前藏于私家,战后失踪,珂罗版藏于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