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书法集》序

时间 : 2018-6-11 08:41

作者 : fourzdx

 查看 : ( 2698 )  评论 : ( 71 )

摘要 : 《潘天寿书法集》序潘天寿书法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为画名所掩,更为习惯思维所囿,对潘天寿书法的认识和研究,至今仍停留在"画家书法"或者"个性化"、"反正统"、"创新意识"之类的浅表层面 ...

潘天寿书法集》序

《潘天寿书法集》序

潘天寿书法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为画名所掩,更为习惯思维所囿,对潘天寿书法的认识和研究,至今仍停留在"画家书法"或者"个性化"、"反正统"、"创新意识"之类的浅表层面上,而未能从历史文化意义和书法本体的角度展开进一步探讨。值此编印"潘天寿书法集"之际,试从后者作点分析,也许能发现某些为以往所忽视的东西。

《潘天寿书法集》序

  自从书法依托知识者人人必习的历史情境鼓荡起"美用合一"的艺术风云以来,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伴随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移位和本体论意义上的调谐。如果说汉魏六朝以字体与书体的双重演化建构了书法艺术的中心版图,唐人的"尚法"与宋人的"尚意"从求外与求内的不同维度上凸现了书法艺术的生存逻辑,元明的帖学潮流和清代的碑学运动在光怪陆离的风格变换之中拓展了书法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那么,在文化积淀、现实需求、观念技巧、创作主体和接受群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上述种种变化,既是书法赖以切入历史发展脉络而繁衍生息的社会学依据,同时也蕴含着书法赖以确证自身而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文化形态的本体性抉择。随着以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为契机的近现代社会的崛起,"美用合一"的传统格局逐渐瓦解,书法一方面结束了知识者人人必习的历史,从而斩断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丧失了文化人格标志的伦理性普遍意义;一方面又突出了它作为一门自足艺术的专业化倾向,使审美性的普泛化价值在与之相关的人群中得到更加纯粹的体认。

《潘天寿书法集》序

  这是一场中国书法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深刻嬗变。钢笔、键盘取代毛笔,新式教育取代旧式教育,现代知识分子取代传统文人,不仅将创作者、阐释者、接受者合而为一的整合态势析解为书法家、理论家、普通受众的分裂局面,将为书法而书法与为人生而书法集于一身的传统从艺品格改造成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下的职业化或类职业化的行为取向,而且导致一个更具本质变异性的后果--蕴含于毛笔文化和文言思维之中的那种独特的人文情怀,那种源远流长、习焉不察的生命理性精神,将因寄寓条件的丧失而悄然远去。如同离开了天然栖息地的珍稀动物,尽管得到现代生态平衡观念的悉心呵护,却无法以其自由之身参与生物链的建构,无法行使其顺畅自在的生命力。正是基于这一传统的断层,现代派书法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在变形、反讽、异端、间断性、多元论、解构主义等等会同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多变语境中,张扬着否定、怀疑、探索的躁动意绪。

《潘天寿书法集》序

  将潘天寿书法放进上述背景加以审视,便不难发现,它既是这一特殊时代的反映,又体现了超越这一时代的某些为特定主体意以所坚持和追求的价值内涵。  

  由于抗战时毁于兵火和十年浩劫中毁于动乱,现存的潘天寿书法作品,已难以串连起一条细致的发展脉络,但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界,仍可看到两个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书体较多,取法较广,面貌辗转变化,而又有多凭天性书写的成分贯穿其间,后一阶段以融会黄道周一路书风为特征,书体渐趋稳定,法度日见精严,鲜明而强烈的个人面貌得以确立、在成熟期书风中,最富于特色、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行草。与其篆隶书以圆笔筑基不同,诉诸行草书的多为侧锋方切和侧带中、中带侧的用笔,除了少数笔画被夸张拉长,或辅以牵丝连带外,点画皆短促斩截,随着起笔转锋动作顺势而过,或收锋或出锋,或折锋转入下笔,而极少藏头逆锋和圆转形态。这种瘦劲、生辣、峻峭并略带荒率的线条形质,作为潘天寿书法艺术的构成元素之一,在另一个尤为作者重视和强化利用的构成元素--空间特征的并协处理之下,愈加显得与众不同,无论谋篇、行气、单字结构,还是单字内部的空间分割;无论章法行列之间被刻意强调并充分调度的聚散、避让、倾轧、生克,还是结字造型的大小错落、斜正穿插、疏密映衬以及移位、反常、重心欹侧多变,乃至由字与行、点线与空白的图地互动关系所建构的收放对比、动静对比、虚实对比、无不贯穿着造险、破险、以险制夷、反欹为正的主导动机,那种平直的线条、匀称的结构部件、娴静整齐的字形和行列,是与之绝缘的。在某些作品中,不仅通过减缩、夸张、错置、割裂单字结构的方式,以服务于章法上的开合起落效果,而且打破行行相列、正文与署款主从分明的传统习惯,使正文的一部分写成独行大字,另一部分骤然变小而与署款相混同。有时候,为了整体构成的需要,作者似乎故意制造错漏字,增没补白,用以调整字序、字列、篇幅及其空间关系。早年用笔上的恣肆率意,如今内化为空间形式上的恣肆率意。它标志着潘天寿对传统成规的反叛与突破,体现了?quot;观赏"而不是"阅读"作为书法艺术首要目标的美学思考。

《潘天寿书法集》序

  传统书法以写字而不是艺术创作为起点的价值取向以及具体先于抽象、直觉胜于理性、感悟重于分析的思想方法,经过二十世纪初以来的那场巨大嬗变,尽管增加了审美的自觉意味,却并未动摇其深厚根基。且不说李瑞清、曾熙、潭延闿的不同书风均以复古为旗号,也不说沈曾植、康有为、沈尹默的狂狷各异,皆未逾越士人风规,仅就两位极富革命性的人物--于右任与毛泽东而言,就不难发现守护型的传统主义立场,于右任以领袖书坛的宏大气派推广标准草书运动,但在?quot;易识、易写、准确、

《潘天寿书法集》序

  美丽"的改革手段与北碑派审美趣味的学术目标之间,其实隐藏着一个无法弥合的悖论,前者的写字立场恰恰构成了对后者的艺术观念的反动。毛泽东以罕见的热忱和富于表现主义色彩的激情醉心翰墨,其晚年的草书成就并不亚于号称"草圣"的于右任,但对待书法的动机,则仍然局限于"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的传统艺术观,而难以找到与其永不止息的革命精神相匹配的革新思想。相形之下,潘天寿以"观赏"为主旨的书法艺术取向就显得分外突出。他那种超越了碑帖之辨,超越了正统与旁门之争,超越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化思维方式,以深入构成元素的洞察力支撑其艺术创造实践的不懈努力,在二十世纪中叶之前的书法家中可谓凤毛麟角。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很容易滞留在习惯的视角里看待潘天寿作品,往往从"一味霸悍"、"不雕"、二爨、《瘗鹤铭》、黄庭坚以及黄道周、倪元璐、沈曾植、吴昌硕之类的取法对象中寻找其形式与价值的渊源,而无法感受那层为特殊时代所催化却只有极少数人予以自觉体认的新颖意义。

《潘天寿书法集》序

  从写字立场到艺术立场,从以字为形式单位的书法观念到以点线空间等构成元素为形式单位的书法观念的转移,与潘天寿的另一身份--中国画家不无关联。检索中国书法史,能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在其早期,更多的是援书入画,而到了晚期,则逐渐反转为援画入书。粗粗排列一下与此相关的历代名家,如苏轼、米芾、赵佶、赵孟頫、文徵明、陈淳、陈宪章、徐渭董其昌、陈继儒、陈洪绶、张瑞图、倪元璐、八大山人、金农、郑燮、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等,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是往后,画家充实书坛变革力量的倾向就越明显,从而改变了以往书家善画或者书与画分而治之的状况。潘天寿的书法艺术,尤其是表现在书写技巧、空间构成方式、审美观念和精神内涵之中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恰可与其绘画互为诠释。大开大合的构图,重骨尚气、强力健势的造型,经常占据画面中心部位的方形巨石,奇崛多姿的长线条与棱角分明的折笔……诸如此类基于相应美学取向的操作习惯、运思方式和价值体认,既在形而下的层面上通贯于书法艺术的形态学成果,也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为书法艺术建构了观念变革的契机。虽然潘天寿的书法生涯比其绘画生涯还要长,书画同源和诗书画印四全的传统观念又占据着他的显意识层,因此以画家为第一性的观察立场未免有些偏颇,但通过画家之眼所筛选接收的形式和观念上的信息,与一个单纯的书法家毕竟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从他存世更多面貌更丰富同时也更具创造性的绘画题款中探寻这种内在联系,将会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潘天寿书法集》序

  当然,过分强调绘画的横向作用,是有悖潘天寿书法本来面目的。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某些现代派书法那样的绘画化创作理念,或者任意凋侃、解构书法的革新方式,与潘天寿书法毫无共同之处。而像齐白石、徐生翁、钱瘦铁、吕凤子那样多为师心自用的画家书法,或者黄宾虹、吴湖帆、来楚生那样偏重传统书法趣味的画家书法,也与潘天寿书法各存距离。在某种意义上还不妨说,潘天寿书法比起许多尊出处、重家数的传统型书法来,要更注重书法的专业化特征及其精神表现功能,更自觉更执著地将自己的艺术追求维系在历史主义基线上。他深入到书法构成元素的内部,努力发掘它们所具有的潜力,但始终保持着文字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他冲决了温雅蕴藉、中锋用笔的中庸美学规范,对现代社会夸张力量夸张节奏的生活秩序独有会心,却仍然恪守着"字形"与"神采"、"如也"与"见道"相辩证的传统艺术表现法则,以及重人品、重修养、重格凋的传统人文情怀。他将"观赏"的需要凌驾于"阅读"的需要之上,调动种种视觉形式因素和履险出格、行不由径的魄力气度,探索着书法艺术表现的最大值,然而,哈哈是这位被正统书家们视为离经叛道的艺术独行者,顶着西潮澎湃和极左政治的压力,肩负起了捍卫民族文化尊严并且从传统内部寻求价值体认和创变的艰巨使命。在潘天寿终其一生而不易的美术教育事业中,书法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与绘画互为引证和渗透,而且率先作为独立的专业设置,以现代学院化方式培养本科人才。倘若不是"文革"这场浩劫过早地摧折了书法学院化教育的萌芽,夺走了潘天寿的生命,我们也许能够从其书法教育成果中领会更加直接和系统的书法艺术思想。

  《潘天寿书法集》的出版,为我们深入了解潘天寿书法艺术,审视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寻绎时代与艺术家之间那层不断变动着的微妙关系,提供了重要文本。它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反观二十世纪书法史,从新的思考点上探索和建构书法的现代发展形态。这种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考点,正是潘天寿那一代人很少有机会涉猎的。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7085-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芝麻开门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潘天寿作品欣赏
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心阿兰若主持、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
时间 : 2018-05-02 13:46:00 | 发布者:胭脂花泪 |
潘天寿《陶然图》作品鉴赏
潘天寿陶然图西泠印社2016秋拍成交价276万元作品鉴赏潘天寿(1897—1971),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懒道人、颐者、雷婆头峰寿者、心阿兰若主持、寿者等。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 ...
时间 : 2018-05-02 13:50:00 | 发布者:xiao小保 |
潘天寿山水画
仿八大山水立轴设色纸本1924年作款识:久未作画,运腕如运未练之兵。海若老哥方家,甲子春仲,阿寿。钤印:宁海天授之印(白)、阿寿画(白)潘天寿推崇的八大,在图式语言上对他成熟期山水画作的影响不明显,但由此 ...
时间 : 2018-05-02 13:52:00 | 发布者:襄楚泉友 |
潘天寿《翠石双雀图》
潘天寿示范作画文革前的十年是潘天寿个人创作全面繁盛的十年,《灵岩涧一角》、《小龙锹一截》、《雨后千山铁铸成》等许多重量级的成果都在这一时期问世,并随着时间推移达到顶峰。其最主要的理论建树《听天阁画谈随 ...
时间 : 2018-05-02 13:53:00 | 发布者:凡清楚 |
潘天寿作品全集,果断收藏!
2015年嘉德春拍,潘天寿巨制《鹰石山花图》以2.79亿元成交,创潘天寿个人作品拍卖新纪录。潘天寿灵岩涧一角1955年作116.7×119.7cm纸本水墨设色中国美术馆藏(碎片拼接)潘天寿露气1958年作130×154cm纸本水墨设色潘 ...
时间 : 2018-05-02 13:54:00 | 发布者:wwtrp123 |
国画大师潘天寿诗意扇面小品欣赏
潘天寿的笔下的作品画不仅趣奇、意奇、格奇、笔奇,而且用墨、用色、用印以及书法、落款也以出奇制胜,让人观之耳目一新。潘天寿诗意扇面小品欣赏潘天寿诗意扇面小品欣赏潘天寿诗意扇面小品欣赏潘天寿诗意扇面小品欣 ...
时间 : 2018-05-27 09:52:00 | 发布者:li123233 |
赵朴初书法
赵朴初(1907—2000),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卓越的佛教领袖、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自幼酷爱诗词及书法,而后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他的影响遍及海内外,尤以宗教家为甚 ...
时间 : 2018-06-11 17:02:00 | 发布者:kuaile1i |
苏东坡与王安石书法成就对比
春节期间,本堂无需给三姑六婆拜年,有时间胡说八道。个人觉得,到处去拜年的人很可怜。希望困难时可以得到亲戚的帮助?你困难时他们走得远着呢?普希金有句诗“亲戚这东西,离得越远越好……”昨天谈到杨光治老师的 ...
时间 : 2018-06-11 17:18:00 | 发布者:张建林 |
历代书法名家笔下的《滕王阁序》,美轮美奂,倾国倾城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先来重温下原文:《滕王阁序》原文(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 ...
时间 : 2018-06-13 13:16:00 | 发布者:nanguaxiaomao |
潘天寿绘画作品精品赏析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150.8×359.6cm1962年作中国美术馆藏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别号阿寿、懒道人等。浙江宁海人。自幼自学书法篆刻,1915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受到文人画家经亨颐 ...
时间 : 2018-07-17 08:02:00 | 发布者:陈荫兰 |
剧作家田汉书法图片及价格
田汉先生有着非常多的称谓,像文艺活动家、《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者、剧作家、小说家等等,而书法家则是较少人所知道的。早期对于剧作的学习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注重于个性化的展现,追求着思想解放的 ...
时间 : 2020-01-13 17:35:20 | 发布者:陈鋆宽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潘天寿书法集》序的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