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岁朝佳兆图 【年代】明 【作者】朱见深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59.97 X 35.5 cm 【材质】纸本 设色 谈起“岁朝图”的缘起,研究者多认为起源于宋代。有种传说认为,由于冬天不易看到珍奇花卉,因此,风雅的宋徽宗即命令画师在新春时图绘以供赏玩。然而,在《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等早期的宋元画史中,都没有关于“岁朝清供图”的记载。现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传为宋代赵昌所作的《岁朝图》,乃为“岁朝图”的最早可见者。 今天带来的这幅《岁朝佳兆图》画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作者宪宗朱见深时年三十五岁。此前数年间,江浙、山东、江西、湖广、河南、四川等地连遭天灾。成化十六年(1480年),宿敌北方蒙古族瓦剌部亦思马因又南下骚扰大同,逼近京师。父皇被瓦剌部俘虏的经历,使得朱见深大为惊恐,急命保国公朱永及汪直、王越等率兵抵御。面对内地灾情不断,边防威胁迭起,朱见深在岁首画了这幅画,以表达祈祝“如意年年百事宜”的愿望。 古代画家经常把钟馗作为绘画题材。钟馗的外貌虽然丑陋,但却给人一种天真质朴之感,所以描绘钟馗的艺术品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画家和观赏者都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美好的愿望,把他作为扫除人间妖魔鬼怪的象征。由于这些画创作的时间又都是在年末岁首,所以往往用以祝愿来年吉祥如意,这被称为“节令画”,它以后也发展成为宫廷和民间“年画”中的流行题材之一。悬挂钟馗像是年节时一项重要的风俗活动,用以驱鬼辟邪,因而这幅《岁朝佳兆图》可以看作是一幅祈祥祝福的宫廷年画。 画幅右上方有明宪宗朱见深御题:“柏柿如意。一脉春回暖气随,风云万里值明时。画图今日来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款署:“成化辛丑文华殿御笔”,钤“广运之宝”。 图中画钟馗,犀利的目光紧盯着飞来的蝙蝠,一手持如意,一手扶在小鬼的肩头;小鬼双手捧着盛有柿子和柏枝的托盘,寓意“百事如意”。此图布局谋篇极见巧思,画中人物颇有动感,五官造型准确,眉目须发均以细笔勾描,面部以淡彩晕染出凹凸,眼目极其传神,线条简劲流畅,设色淡雅,笔墨精到,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渊源及其独特的艺术追求,是明宪宗朱见深传世人物画的佳作之一。 悬挂钟馗像是年节时一项重要的风俗活动,用以驱鬼辟邪,因而这幅“岁朝佳兆图”可以看作是一幅祈祥祝福的宫廷年画。 作者简介: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长子,初名朱见浚。景泰三年(1452年)被废为沂王,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又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朱见深。于天顺八年(1464年)登基,年号成化。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景帝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在位末年,好方术,终日沉溺于后宫与比他大19岁的万贵妃享乐,并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成化二十三年八月(1487年)驾崩,时年41岁,葬于十三陵茂陵。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6951-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明朱见深《岁朝佳兆图》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