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而纸张文明的发展演变则见证了我国无数艺术文明的萌发和成长。纸张,是文字语言和美术创作的物质基础之一,更是文学艺术历史的载体之一。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纸张,应当是宣纸,包括以生宣为基础的各类加工宣如粉蜡笺、澄心堂纸等。但是说到我国纸业历史上的“活化石”,或许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 桑皮纸,就是有着我国纸业历史“活化石”之称的一种纸张。桑皮纸,即利用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纸张,因其制作起始于汉代而又称“汉皮纸”。根据文献记载,在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以后,桑皮纸的制作就开始了,距今至少已有1800余年。古代桑皮纸制作,目前一般认为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古代皖国即今天安徽地区,另一个是今新疆地区的古西域国度。 古代桑皮纸按照质量,一般分为四等。其中一、二等桑皮纸品质韧实精细,用于高档书画和装裱,三四等桑皮纸就更薄而软塌,属于普通用纸,用于民间书画、制伞、制扇、糊窗、包中药等。桑皮纸的广泛应用一直到明清还很流行,甚至曾短暂地用作和田地区纸质流通货币的印刷发行。 大约上世纪50年代开始,桑皮纸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40年前后,不少书画人都还有用桑皮纸创作的习惯,其中不乏书画名家。但是在此之后,先是日用桑皮纸被现代纸张替代,随后就连书画所用的高档桑皮纸也不再生产,1980年以后就彻底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了。 桑皮纸重新被世人关注,是由于2002年及以后的故宫修复一事。故宫中倦勤斋内通景画的修缮,就是以桑皮纸为基础完成的。当时,故宫的专家辗转国内外多个纸张产区,都没能找到合适的纸张,直到2005年安徽大别山区的王柏林揭了“皇榜”。王柏林是安徽桑皮纸制作的第七代单传,他为故宫文物修复制造的桑皮纸,使得这项民间绝活得以再见天日。 如今,桑皮纸制作技艺得到了抢救和一定的传承、振兴,王柏林也成为我国首位桑皮纸非遗传承人。桑皮纸质地柔韧、细嫩,吸水吸墨性好,抗拉伸,防虫蛀,不褪色,是很好的文献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古籍修复之中。但是,桑皮纸却并不适合普通收藏,最要还是因为以下几点。 桑皮纸,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 RMB 800-800, 拍卖专场:北京德隆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2-04-21。 ①桑皮纸的应用范围较窄,现代书画名家、普通爱好者都以用宣纸创作的居多,桑皮纸主要用在文物修复中。因此不能指望以收藏桑皮纸来打开书画爱好者的圈子。②桑皮纸生产一般是“来单订制”,似乎不存在成品泛滥,但正是因此,不太可能形成收藏圈,没有用途的人根本不会去收藏。故而桑皮纸在收藏市场的流通极为有限。③现在收藏纸张以上等宣纸为主,这基本是压倒性的优势。以后陈年宣纸就出现得很多,现在收藏的额桑皮纸,前景就会很模糊,风险也就随之上升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1033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桑皮纸不适合收藏的原因有哪些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