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的宫廷牙雕作品,精工细腻,人物、花鸟纹饰多仿绘画笔意,着色填彩都有一定的章法。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明前期宫廷象牙器,如象牙蟠龙笔架、象牙法轮、雕牙荔枝螭纹方盒以及牙笏等,都是一些精品。这时,广东沿海城市的雕工匠,也借天时、地利条件,发展牙雕工艺,著名的作品有“鬼工还需”(象牙镂雕球)等;江南苏州一带,历来是工艺美术发达地区,随着城市经济繁荣,牙雕工艺也精益求精。但在质量、数量上,民间牙雕器与宫廷牙雕器无法相比。 明代中叶起,竹、木、牙骨、犀角等类雕刻艺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象牙雕刻工艺比以前任何时期的发展都更为迅速。在小型的象牙摆件中,形制奇特、雕镂精美的雅玩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文人雅士为了平衡精神生活,也涉足了工艺雕刻的领域,并直接投身于竹木牙雕,创造了具有书卷气息的雕刻艺术品。他们还经常搜集一些小件雕刻器物摆在几案上与文房四宝一起作为清供,把玩、观赏。在雕刻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相互借鉴,标新立异,将当时的象牙雕刻艺术推向了高潮,形成了一派新的风尚。 现存世的明代早中期象牙雕刻,尤以人物为著,常见有仕女、现音、八仙、福禄寿三星和十八罗汉等,特点是人物的动态是借助象牙料的自隅弯曲之形。随形雕刻,只是头部两侧略有去料,全身去料很少,连手持器物都是随料而做,不顾忌原来的形态;刀法简练,衣纹采用富有装饰性的大折叠式和阴划线表现;头较大,重视刻画面相的神态,如牙雕“寿星”不论造型如何,都是利用筒口比较大、直径较细的象牙雕刻而成的,底部壁辱在0.7厘米左右;人物的姿势是借用象牙料的自然弯度,没有大的去料;头部较大,为身高四倍首;脸部做工极细,面相生动,胡须用阴刻线表示;手中的拐杖、扇子都随料形与躯体贴在一起;衣纹用几条刚劲有力的阴刻线,富有装饰性。 当时福州的牙雕工艺在此背景下发展非常迅速。现存世的明代早中期象牙雕刻,大多均产自福州一线。从遗存实物的艺术渊源来探究,它们与福建沿海等城市所生产的铜铁铸造像,和与当时福建的著名工艺美术家何朝宗(德化瓷塑),石叟(铜铸)的艺术作风也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明朝后期的牙雕人物类、神佛类应是以福建的雕刻为主。这是因为明代福建的福州、莆田、德化、惠安、泉州、漳州都是石、木雕刻和瓷塑的产地。尤其是福州和漳州凭借海外贸易,输入象牙之便促进了牙雕工艺获得了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象牙献词的独特面貌,同时也成了清朝牙雕赖以继续发展的立足点。 在现存的明代牙雕刻品实物中,还有不少明代官方制作和发放的具有实际凭证性质的牙牌等。明代牙牌是朝官进入朝廷的通行凭证,牙牌上刻有官职和姓名,上刻“东司房锦字捌拾捌号关防”,背面刻“缉事旗尉悬带此牌,不许借失,违者治罪”。“崇祯壬午年造”。明制规定,明朝官吏所佩的牙腰牌,根据不同等级、不同身份,规定不同开制、不同质地的牙牌,不得借越。这类明代牙牌与陈设性玩赏性牙雕比较起来,实用性强,艺术性都差远了,但是却更具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在今天仍具有收藏价值。 纵观明代牙雕,它的前期发展比较缓慢,中后期发展较快,以致于国中上下,官办、民办都出现了一派繁荣、兴盛局面。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文人雅士爱不释手的牙雕艺术品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