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艾德拍卖上拍的清朝乾隆年间玉玺 英国邦翰斯拍卖行撤拍的两件圆明园文物 中经收藏导语:又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被海外拍卖行拍卖,又是远高于预估价成交,又是掀起了广泛的热议和讨论。面对那些屡屡在海外被拍卖的圆明园流失文物,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白頔 捂紧自己的钱包 中国买家近几年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可谓披荆斩棘、挥金如土,这也让那些正处在经济困顿期艰难生存的欧洲拍卖行们,逐渐意识到中国买家才是他们如今最值得依傍的衣食父母。 而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出现,则恰好刺激了中国买家们的神经。既然现在兜里有钱了,那就大大方方地将其买下来,既购得珍宝,又证明我爱国,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乎,当标价15至20万欧元的稀有乾隆玉玺终于出现在17日的拍卖会上时,来自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买家几乎占了到场买家的半数以上。 其结果也可想见,该玉玺从5万欧元起价,被电话委托买家和现场买家轮番竞价,价格扶摇直上,最终以93万欧元的价格被一位神秘买家收入囊中。加上税金,最终的成交价为112万欧元。而据一位在现场参加竞拍的北京买家判断,这位神秘买家应该是中国人。我们姑且不论这位中国买家是真喜欢这件玉玺,还心中充满了“爱国情怀”。但是,这位神秘的“爱国人士”很有可能再一次成为了圆明园流失文物事件中的“冤大头”。 法国作家雨果曾将当时火烧圆明园并大肆掠夺中国文物的英法联军比喻为两个强盗,那么既然是抢了你家的东西,过了若干年之后,你想要回你的东西,却还要以高出好几倍的价格从人家手里买回来。这是什么逻辑?这其实就是强盗逻辑!所以,当圆明园流失文物在海外被拍卖的事件出现之时,中国买家们最好先捂紧自己的钱包,切莫中了外国文物贩子借圆明园流失文物大肆敛财的伎俩,同时,真正的爱国之情也不是仅靠高价买回流失文物才能体现出来的。 “邦瀚斯事件”中得出的经验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英国邦翰斯拍卖行曾决定拍卖两件圆明园文物,但在正式拍卖时,文物持有者却突然撤拍了。邦瀚斯拍卖行英国和亚洲区主席科林·希夫也坦承,事先没有预料到此事会在中国媒体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并再次强调无意冒犯中国人民。据一位长期研究圆明园的专家介绍,在他印象里,这是圆明园文物海外拍卖中首次出现撤拍的情况。那么,从“邦瀚斯事件”中我们能够得出哪些有益的经验呢? 首先,切莫过渡炒作。外国拍卖行们为了卖出更高的价格,其实巴不得你炒得地球人都知道。比如,2009年佳士得 拍卖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彼时引发的社会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曾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而该事件最终的结局却是佳士得一意孤行,只因一位中国商人以竞拍之后不付款的方式,才造成了这两件文物的“流拍”。话说这位中国商人的做法也着实泼辣,但细想其实是个下下策,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最为关键的首先还是不扇风、不点火,表达出应有的立场和态度即可。 其次,搜集证据弄清真相。这次的“邦瀚斯事件”之所以很快出现了撤拍的结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被拍的两件藏品曾用英文明确记载系由英军第六十七团的上尉军官阿瑟·朱尔斯·罗伯森,1860年“从中国夏宫带出”。这也就成了拍品却为被盗文物的有力证据。这样一来,无论是对其声讨还是诉诸法律也都会变得更加掷地有声。而现在有些文物动不动就被贴上了圆明园的标签,我们还没有弄清他究竟是不是,就群起而攻之,这样恐怕最终也只能落得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 最后,让文物追索成为长效机制。不能每次总是等到出现此类事件时,有关部门和组织才站出来说话,而是应将海外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提到每日的议程之上,长久地赋予那些妄图从中获利的海外文物贩子们以持续的舆论压力,令其惶惶不可终日。此外,还可以多去借鉴其他国家追索文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国情,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流失文物追索机制。 新闻事件回顾: 法国最大拍卖行艾德拍卖行于当地时间17日拍卖了一个清朝乾隆年间玉玺,以112万欧元(约合921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欧洲保护中华艺术协会此前一天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并表示这枚玉玺是在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被盗,拍卖行如果坚持拍卖,将以盗窃等罪名对其发起诉讼。中国国家文物局新闻官员也表示,中国一贯反对并谴责拍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对于任何确认为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保留追索权利。 https://www.pf369.cn/zixun-5673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给圆明园流失文物追索支支招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