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玉佩组饰 专访杜平:谈古玉的鉴定与收藏(下) 编者按:杜平,从九十年代伊始开始收藏,以高古陶开始,也玩过瓷器、青铜器、金器等等,但最终受古玉魅力的吸引而最终全面转向高古玉鉴藏,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研究,成为年轻一代古玉收藏和研究的佼佼者。 初见杜平本人,没有预想中的强势和偏执,非常地谦逊… 编者按:杜平,从九十年代伊始开始收藏,以高古陶开始,也玩过瓷器、青铜器、金器等等,但最终受古玉魅力的吸引而最终全面转向高古玉鉴藏,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研究,成为年轻一代古玉收藏和研究的佼佼者。 初见杜平本人,没有预想中的强势和偏执,非常地谦逊和随和,一如玉给人的温润感觉。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杜平把自己对玉器的见解向记者娓娓道来,并没与刻意地掩饰,将自己真性情的一面表现出来,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古玉器的执着沉迷和偏爱。 目前鉴定体系主要分为文博系统和民间鉴定两类 雅昌艺术网:目前主流的鉴定是怎样来鉴定的? 杜平:主流的鉴定还是人治,还是传统眼学。目前的古玉鉴定体系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文博系统的鉴定,主要是以出土文物作为标准器来参照,但这就有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系统的考古历史时间并不长,从上世纪20、30年才开始,期间又经历了战争、文化大革命等,这期间的文物考古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上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考古历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古墓,不得不进行发掘,基本上属于被动考古的过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还有一种就是不同于文博系统的民间鉴定。民间收藏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它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鉴定系统。 雅昌艺术网:文博体系通过馆藏标准件来鉴定,但现有的鉴定体系有很多错漏不足的地方,民间鉴定的体系又是怎样的? 杜平:我跟民间玩古玉的人士接触得比较深,古玉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各个文化流域的人在玩各自的东西:西北边出齐家文化古玉,在当地就是以齐家为主;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就是良渚古玉,山东的是龙山文化,东北跟内蒙就是红山,四川就是古蜀、三星堆这些,各个地方的人对本地域的玉器非常了解。但是一旦让他们跨领域去认知别的地方的器物就存在一定的障碍,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出一方玉器:因气候干燥原因,西北有的地方玉器出来以后是非常干燥干净的,只有在玉器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土沁,也有的是从盐碱地里出来的,碱侵蚀得已经乱糟糟的了,有它地域的独特特征;良渚玉器因为当地气候潮湿,玉在湿润的土壤里常年浸泡着,各个方面它的沁和北方就不一样;内蒙红山玉器有时候出来也是非常干燥整洁的,不同地域人看其他地方坑口玉器的时候可能因为不太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存在认知上的误差,会觉得这个上面怎么没有沁,或者那边怎么会又沁蚀得这么重。 所以,研究中国古玉得从大的视野来看,要有上下纵横的视觉,既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古玉实地情况,又要了解玉器在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古玉器鉴定有点儿像破案,必须寻找蛛丝马迹,客观辩证地去看待,最好是运用排比法,比如哪些东西出现哪个特征不对,马上就排除掉,或者有五、六个指标都符合才可过关,哪怕它即使在考古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古玉的鉴定要从料、工、型、纹、艺、沁六个方面着手 雅昌艺术网:您在鉴定中一般会注意哪些因素? 杜平:我归纳总结,古玉的鉴定主要有料、工、型、纹、艺、沁六个方面。 料,首先玉料不能脱离地域,如果这件古玉器是在东北出的红山玉器,离不开岫岩玉质地,基本不可能出现别的地域的玉料。当然不是没有,以前古人也在收藏玉器,但是这种概率特别少,所以不能偏离当地的玉料。料,是非常重要的一关,也是基础。从地矿学讲,就是这个玉到底是什么矿物系的,一定要搞清楚。 工,我指的是工艺,每个年代的玉器都有它的年代特征。如果在一块玉上出现了不是这个时代的工艺,那就可以肯定这块玉不是这个年代的,这要求你对每个年代的玉器加工工艺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型,是指型制,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型制,这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如在上古时代,玉是通神的,那就不可能出现实用器,比如紫砂壶的造型,因为紫砂壶出现历史不到三百年,所以型制是古玉鉴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纹,指的纹饰,比如饕餮面、云雷纹都是商周的,凤鸟纹是西周特有的,各自都有它的年代特征,不同时代的纹饰表现方式是不同的。 艺,就是艺术性,古玉本身所散发出的气场,能否让你百看不厌。我们所说的“一眼货”,就是从玉器本身的气场来感受并判断的。目前很多人在仿造古玉,用老料新工,或做伪沁等,但到了“艺”这个环节就做不了了,因为仿造玉器的人没有当时工匠的那种虔诚,我们现在再做佛像,为什么超越不了明清?因为以前做佛像的人都特别虔诚的信佛,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功德的事,对佛像充满了敬畏之心,但现在的人更多地当做一门生意来做,完全达不到内心的境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后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沁。沁是古玉的灵魂,任何一件玉器入土以后,都会因为受到周围土壤的侵蚀而形成沁,古玉沁可谓千变万化。 这就是我总结的鉴定古玉的流程,如果前边的因素都能达到了,后边自然而然也会有。这几点鉴定特点是一个比一个难,最后两点更是造假者的死穴。 古玉的鉴定过程就是用排比法,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很简单的。也有人提出用机器来鉴定,替代传统眼学,但这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包括每个年代、各个地域玉器的沁色是什么、等级等。因为玉在土里头像万花筒一样,变化多端,上面说的这六个鉴定指标,有的是能机器鉴定的,有的是鉴定不了的,所以即使有了机器进行鉴定,传统眼学鉴定也是不可或缺的。 复合型的鉴定体系是鉴定标准的有效解决之道 雅昌艺术网:您刚才也说收藏古玉更多的是以地域的形式出现的,如果出现了这种这个地方出土的玉器跟博物馆的玉器标准件出现了冲突,是怎么来衡量这个玉的真假,刚才您也说了,那几个标准,因为民间的鉴定系统还是跟文博系统不太一样的。 杜平:现在很多人的观念简单的认为,判断玉的真假可以从市场的情况来看,如果能卖出去就是真玉,卖不出去就是假玉,这是完全片面、错误的。目前很多的媒体曝出,拍卖场上存在很多赝品高古玉,但最后也在成交,成交价格还非常高,也见过跟馆藏玉器在器型上完全一样的真品高古玉,但沁色特征等完全不同。所以,古玉鉴定要综合各种信息来判定。 文物没有半真半假,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没有雾里看花似是而非,但是你怎么能证明它就是真品呢?就是需要一个复合型的鉴定体系,团队里包括地矿学、考古学、工艺美术、美学、宗教学、甚至文字学家等方面的专家。因为玉牵扯到方方面面,需要不同专长的专家从玉的质地、图案、工艺、美学、宗教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综合分析。 目前,文物鉴定乱象丛生,成为了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很大的障碍,文物的真伪鉴定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物“私生子”转正的问题。除了收藏在国家文博系统中的文物,目前民间存在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尚未被认定。彭中天先生曾提出成立中国文物产权交易所,将每件文物登记造册,这样机构体系成立,民间藏品可以通过它,文化遗产变资产,只有让它流转起来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手里开始有了一部分闲置资金,同时目前的鉴宝节目将收藏普及化,普通人也开始意识到文物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就会对文物有所重视,加以保护,所以个人认为收藏与投资不是对立的,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艺术品实现它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搞文化一定要落地,如何落地?就是要通过经济杠杆,文物的经济价值体现出来后,人们自然而然就会重视并保护起它来,再过三、五百年这个文物还可以保存下来。 古玉价值和收藏观念的错位 雅昌艺术网:这里边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鉴定的问题,目前一些媒体、电视台也都报出鉴定的乱象,这种鉴定的乱象让很多想进入的资本、收藏者都觉得这个水太深了,没法去碰。 杜平:你说的很到位,我跟你讲一件身边的真实事情,一位在浙江义乌从事经营的企业家,他当时找我朋友买了价值二百万的玉,后来陆续请了十位专家鉴定,却得出了十个不同的答案,最后鉴定费都快二百万了,却还是没搞清楚玉的真假?他只能不玩了。这无形之中把进入古玉市场的人群和资本挡在外边了。 雅昌艺术网:目前在中国艺术市场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明清瓷器中,而在高古玉上却投入不多,造成一种错位,为什么呢? 杜平:这一方面与中国目前的政策有关系,同时也跟当下对收藏的认知有关系。我不是排斥明清瓷器,明清瓷器官窑有它的精彩,但我觉得古玉更应该受到重视。玉有品德,并不是单纯的器物,不是说这个东西值多少钱,玉是精神的象征。中国古代都以玉来形容人的高贵品德,譬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如“金声玉振”来评价孔子一生的成就,形容他的理论像庙堂之音,敲的钟、罄、如玉一般的朗润声音。 玉象征着华夏民族的精气神,身上挂块玉,会有玉般美好的信仰。从某种程度上讲,玉是中国人精神信仰的外化,是衡量社会道德的一个指数,像我们玉友圈子里头,虽然也有水平高低之分,但就如北京知名古玉收藏家艾丹所说:“玩玉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因为他心中有一种向往美好事物的感觉。所以,玉,既是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s://www.pf369.cn/zixun-5351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杜平谈古玉的鉴定与收藏(上)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