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和亲”瓦当、清代唐卡、战国-汉代岩画……昨天,由南京市江宁区文广局、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主办,江宁区博物馆承办的《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在江宁区博物馆开展,共展出80多件精品。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览持续到9月23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去感受来自大草原的文化。 这块瓦当,记录昭君出塞 长眉,大眼,高鼻……展厅中,北朝人面瓦当,刻画出了1500多年前生活在大草原的牧民形象。 除了人面瓦当,还有带字的瓦当。其中一块上有“单于和亲”四个篆体字。“‘单于’是汉代匈奴部落首领。王昭君出塞,和匈奴单于和亲。”包头博物馆馆长谭士俊介绍,这块瓦当是对2000多年前昭君出塞的记录。 1954年,距离包头市区5公里的召湾村发现了汉代墓群。在其中一个汉代古墓中,出土了多块瓦当,正面用十字格线划分为四区,每个区内刻着一个阳文篆字,为“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等字样。“墓主并不是汉代显赫的贵族,只是个普通人。墓中有‘单于和亲’瓦当,是因为当时王昭君出塞路过包头,引起轰动,当地人用瓦当等来记录这件大事。”谭士俊说。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三次进长安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主动请求出塞和亲。后来,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谭士俊说:“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这块瓦当是当时颂扬和纪念汉匈两族和亲的实物见证。” 清代唐卡,从废品收购站“救”回来 展厅里一幅《佛传图》唐卡,画的是释迦摩尼佛一生的教化事迹。释迦摩尼佛居中心,周边画的是他一生中的重要纪事,包括诞生、成道、说法、涅槃等。 唐卡,就是画在布面上的卷轴画。这次展出的唐卡都是清代的,但色彩、画面完好,非常难得。“这些唐卡之所以没褪色,颜料有秘方。当时的颜料是和牛胆汁兑在一起的。”谭士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要是用现在普通的颜料来画唐卡,不会这么持久。 这批唐卡得来颇具传奇色彩。“文革时期破四旧,一批唐卡近200幅,从一个寺庙里扔出来。可能是觉得唐卡的边有用,可以用来缝缝补补,就被拆下留用,而芯全被扔了。1980年,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包头文物管理处,说‘你们来看看这批东西有用没用,有用你们就弄回去,没用我们就造纸浆了。’当时,包头文物管理处去了4个人,他们在废品收购站院子角落里看到了这批被风吹日晒雨淋过的唐卡。”谭士俊说,工作人员当即就买了回来,花了百十来块钱。而如今一幅新唐卡,面积不大的也要1万~3万元呢。 到博物馆以后,谭士俊他们对这些“宝贝”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修复,“光是唐卡的边框,就修了三次”。 古老岩画,巫师被认为是“最有文化的人” 这次展览,还展出了一批战国-汉代的岩画。谭士俊为记者介绍一块名为《巫师》的岩画,画描绘的是一个正在作法的女巫师。谭士俊说,在战国时期,巫师被认为是最有文化的人,他们上通天下通地,备受尊重,所以岩画上有很多巫师造型。 岩画被认为是记录当时人们生活的绘画。在一块叫《人·马·道路》的岩画上,两条线勾勒出一条路,路两边是行走的人和马。有意思的是,由于路两边都有人和马在行走,而岩画又是平面的,雕刻者就把人用头对头的形式,画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3D立体画面。”谭士俊说,古人是非常聪明的。 不过,说到岩画的保护,谭士俊忧心忡忡。从2012年初到2014年底,谭士俊率领团队,足迹遍及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狼山、桌子山、贺兰山、乌拉特草原、达茂草原等内蒙古西部岩画分布区,对岩画进行调查。他说,内蒙古西部岩画自然条件下分布的有5万~10万块,由于长期裸露在外,风化严重。 古玩出售消息 https://www.pf369.cn/zixun-352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南京江宁博物馆推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