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了“火爆”的面纱,有人评价说2012年的中国艺术市场“遭遇寒流”。据中拍协正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为279.28亿元,比2011年下滑51.53%。其中,超过百万元级别的拍品2012年共成交约4500件,比2011年缩水一半以上。 2012关键词:减速 “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包括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品博览会、拍卖等。到了2012年,我们用一个关键词来表达,这就是‘减速’。”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认为,“减速”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包括欧债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令社会经济以及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国际市场的变化就是外在原因。另一方面,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导致‘减速’,市场本身有一个周期,是波浪式起伏向前发展的。” 盘点2012,中国艺术品拍卖不仅交易量大幅萎缩,同时,一系列“状况”的出现令人们从另一个侧面审视此前的市场火爆场面。根据一知名网站评出的“年度艺术事件”显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成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部发布了《2011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报告称,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规模继续呈快速增长势头,市场交易总额达2108亿元,名列世界第一;艺术品查税风暴——从年初一知名艺术运输公司的高层被海关方面控制开始,一系列艺术圈中的风云人物分别被海关调查约谈。此事对艺术领域影响深远,秋拍市场尤其是当代艺术市场大幅萎缩即为明证;艺术区生存状况恶化——围绕798艺术区租金上涨引发的争议越来越多,致使艺术区内几大画廊在几个月期间就因租金大涨而离开。 亚洲艺术市场日趋成熟 然而有趣的是,就在中拍协公布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数据的同时,全球知名艺术品交易机构Artprice对公开拍卖结果进行了评点,其结果却令人惊喜。这份报告表明,当代艺术市场并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过去12年中,86%的增长数字,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日趋成熟的亚洲艺术市场(交易量在过去5年中增长了120%)。“如果说亚洲市场在2000年初才被参与者们视为成长接力赛中的一棒,如今的亚洲市场已凭借不断涌现的艺术博览会、新设立的艺廊以及层出不穷的拍卖活动迅速成为不容忽视的交易市场。” 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亚洲市场在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收入中占了45%的比例。这其中大部分(76%)的拍卖交易在北京和香港达成,但新加坡、东京、首尔和台北等城市的交易总数已超过了巴黎、柏林、米兰和日内瓦等传统的拍卖市场。如今,光台北拍出的当代艺术品数量已超过美国50州中的49个州的总和(纽约州除外)。 传统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受到挑战 如果说艺术市场正逐步走进新兴城市,这种变化趋势同样扩及到拍卖行,因为传统的双寡头垄断格局现已受到挑战。以数据为证:2002年,苏富比和佳士得在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收入中占据了72%的比例,但在最近两年中,它们的市场份额已下跌至50%。再者,这两家拍卖巨头的损失之所以相对有限,完全仰赖其设在亚洲的分公司。10年以前,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完成的拍卖交易在其业务中只占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在佳士得的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收入中最多占2%,而在苏富比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0.1%。在近两年中,香港拍卖行对这个拍卖市场而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佳士得和苏富比分别有21%和29%的当代艺术品拍卖收入来自香港。除了纽约和伦敦这两个中心枢纽之外,这两家拍卖行在香港拍出的当代艺术品数量已超过它们在世界所有其他拍卖市场上完成的交易数量总和。 “减速”非颓废 理性正回归 对比中外两家权威机构的调查结果,一个明显的结论就是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寒潮”是受到地区综合因素的作用,但并不影响将其纳入亚洲拍卖趋势总体向好的大潮流。即2012年的亚洲艺术市场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艺术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该市场的中心正逐步向东方转移,并正在世界其他以往“非中心”的地区书写着自己的规则。正如业内人士分析,“2012年秋拍市场,虽然比2011年秋拍和2012年春拍,在成交及高价作品方面均清晰地呈现出缩减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并不是艺术市场颓废的表现,而是回归到正常交易和理性价格的体现。”而借用中国拍卖行业标志性拍卖公司——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回答,我们有理由期待:“2012年的艺术品市场受到了更多藏家的关注和支持,从2012年的表现看,市场更趋理性,藏家更趋成熟,相信2013年艺术品市场会以更加稳健的态势向前发展。” https://www.pf369.cn/zixun-1072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2020中国艺术品市场期待理性回归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