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成交价:RMB 193,195,268;尺寸:14.7厘米;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8-04-03。 器形雅正,弧壁浑圆,高岭为胎,质密细腻,诚景德镇御窑佳品,皑白美如雪。跋涉送京,宫中添珐琅,外壁涩胎厚施彩,匀净透亮。着粉红为地,嫣绯嫩色,彷佛半怯羞容,庸须胭脂红。画四面梅花形开光,轻抹碧蓝,内绘群芳,恰似倚窗观晴空,青云映花浓。朱槿裙下难自珍,百合岂羡虞美人,玫瑰栀子不相让,水仙月季共幽香。花窗外,绀蓝雏菊俯压枝,瞰洋花卷叶,暗溢西风。妙笔下,或含苞、或盛绽,渲染细腻,纤瓣柔叶姿婀娜,意雅趣真。盌内巧留白,外底红料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宋体款,罩双方框,字体挺拔隽朗,照证清宫绝艺。 江西景德镇瓷胎画彩之技,早已炉火纯青,但清宫珐琅作并非建基于此,御作内,同制铜、料、瓷胎器,建坊之初便让洋人绘彩,当时欧洲珐琅彩器方才始兴,来华入宫者或从未绘瓷,遂感瓷面光滑难以着色,改以宜兴陶器为胎,且向景德镇订烧局部不施釉药或全素瓷胎,遣送京司上彩,以制新品悦君心。此盌除外壁与足墙外留涩胎,余皆罩釉,必属特定为珐琅作订烧之品。 欧洲珐琅或清宫玻璃作坊特制之珐琅釉彩,与当时景德镇之五彩大相径庭,其中尤以自欧洲引入之紫红与铅白为新,前者以金发色,胶体金炼成的紫红,浓艳透亮。清宫玻璃作坊为制掐丝珐琅,早有以砷酸铅炼成白彩之技,但至康熙之时,迭施为彩,掺于其他彩料,乳化不透,成就粉调柔色。 清宫成功烧制金红彩之雏例,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折枝莲纹瓶,以及区百龄藏牡丹图三足炉,两者瓷胎皆出景德镇,通体素胎无釉。故宫藏瓶底刻御制款,收录于《故宫珍藏康雍干瓷器图录》,香港,1989年,页98,图版81。区氏藏炉涩底则以蓝料书款,1976年7月6日于伦敦苏富比拍出,编号170,图载于《Chinese Ceramics. Selected Articles from Orientations 1983-2003》封面,香港,2004年。 康熙珐琅作,设坊紫禁城内,规模有限,烧制时间仅只数年。初作彩瓷构思不一、绘饰各异,因此所用彩料,每每斟酌调制,然未几已见沿袭因循,多施鲜黄、绀蓝、金紫为地,绘艳华彩葩,其他色地之珐琅彩瓷甚为稀见。 此盌所施金粉红彩,在康熙珐琅彩瓷中尤为珍罕独特。如斯神品,举世无双,然独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粉红地开光花卉盌,布局、色调,皆与此匹配,如出一辙,然所绘花卉搭配各异,二盌彷若弟兄手足。该盌屡见载录,早现于《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皇家艺术学院,伦敦,1935-36年,编号2154,近又展于《神笔丹青-郎世宁来华三百年》,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15年,编号I-19(图一)。 以胶体金炼成之紫红、胭脂红或艳紫,晶莹剔透,然如两盌上之粉红,色若桃绯,须以铅白掺金红方成,多用于朵花渲染,或细部点缀,如此平涂敷色、密铺为地,极罕也,除上述二盌外只得一例(见下文)。两盌敷粉红,配以密涂松石绿彩之花式开光,清新悦目。然二器之同,仅限于此。二盌所用彩料,虽应同时斟量调造,却似分别由两名画师同坊并绘,非一人独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盌,四面开光绘牡丹、池莲、秋菊,以及寒梅山茶,刚好是春夏秋冬四季朵妍,风格与传统工笔花卉一致,应出自中国画师之手。加上梅花式开光,恰似园林洞门花窗,窗外门后别有天地。惟四屏开光之间,罕饰黄褐色烟叶,渗异国情韵,暗示一缕西风东渐来。 相较之下,奈特旧藏盌上所绘,明显有别于中国传统笔意,尤溢洋韵。四面开光分别画水仙伴月季、朱槿与小黄花(或为毛茛)、悬铃百合配虞美人,还有玫瑰和栀子花,其花开时节虽异,排列却不拘泥四季,组合亦非凡脱俗,蓝天娇蕊,更是传统绘画中前所未见的。此盌开光之间,绿彩绘卷枝,下萌小蓝花蕾,俯瞰宝相番花,蕊呈橙黄瓣桃红,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截然不同。 此珐琅彩盌上所饰雅致细腻,花式开光之间,加缀蓝彩洋菊,尤为独特。俯首洋菊,妙采仰视短缩之法(foreshortening),配合梅花形开光,让人不禁持盌手中,缓缓转动,逐寸清赏画师精心布局。欧洲来华科学家与画师,引入平面透视之法,乃中国前所未见。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1688-1766年)入京职宫廷画师,笔下作品偶见相类绀蓝洋菊,姿态不一,掩仰有致,例如〈万寿长春〉前景瑞芝旁,或〈画锦春图〉锦鸡身下,皆绘有小蓝菊,见《神笔丹青》,前述出处,编号I-06(图二)及V-02。康熙帝曾诏令郎世宁与马国贤供职珐琅作,并为西洋珐琅画师准备画稿。4 相类蓝色洋菊,也有见于早期清宫御制宜兴胎画珐琅器之上,参考《清宫中珐琅彩瓷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1992年,编号10及11。 花窗内,朵朵娇妍组合并绘,笔意或受启于当时的花卉图鉴,其中佼佼者要数德国自然科学家玛丽亚.西碧拉.梅瑞安(Maria Sibylla Merian ,1647-1717年)笔下所绘,秀雅清朗,且极富教育价值,风靡欧洲,广受临摹,傲领同代装饰艺术潮流。 此盌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纹饰皆见洋风,施艺创新,史无前例,且以红料书款,可悉当时尚未受后来蓝款法规所限,也未见因循拘谨,应属康熙年间珐琅作早期御瓷。此盌年代虽早,却又胎佳色雅,艺技精湛,远胜试验雏例,极其珍罕。 早期雏品,必须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粉白地花卉浅盌,没骨绘大朵玫瑰、牵牛、雏菊,甚具西风,其红菊形态又与此盌上蓝菊近,却略嫌稚拙,底署「康熙御制」红料宋体款,图见《神笔丹青》,前述出处,编号I-14。余佩瑾在故宫图录中指,粉白地花卉浅盌「令人联想到或许和西洋技法有关」,认为乃马国贤信中指曾和郎世宁参与画珐琅的左证。其他实验例子还包括一紫地开光花卉浅盌,器形与前者类,但紫彩烧制掌握不当,色调沉郁,图见施静菲、冯明珠及谢镇鸿,《日月光华:清宫画珐琅》,台北,2012年,图15,同书并载上述粉白地浅盌(图16)及铜胎紫地花卉浅盌(图17),后者紫彩表面也有欠平整。 在康熙铜胎或料胎画珐琅器上,鲜有着金紫红或金粉红为地者,仅见一「康熙御制」款料胎小杯,以金紫红为地,饰花卉开光,原属芭芭拉.赫顿所珍,图载于莫士撝,《御制》,香港,1976年,图版33,曾先后售于伦敦苏富比1971年7月6日,编号384、香港苏富比1982年5月19日,编号384及1989年11月15日,编号557。 除此盌及台北故宫所藏,饰类同金粉红色地者,据录仅止一器,绘以团花,较形规范约束,底以蓝料署年款,先后为大维德爵士、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及香港徐氏艺术馆所藏,曾两度于伦敦苏富比拍出,1961年12月5日,编号39及1976年5月12/13日,编号363,后于1989年5月16日再于香港苏富比易手,编号85,并收录于《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214。 红彩仗金料发色,但珐琅彩瓷鲜施金彩为地,仅有日内瓦鲍氏珍藏两件金地缠枝花卉纹盌,华葩纵艳,略显拘谨,载于 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日内瓦,1999年,卷2,图版162及164。 早于1935-1936年,中国政府遣送数件康熙珐琅彩瓷参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览,当中包括上述现存台北故宫之粉红地四季花卉盌,好让西方一窥康熙彩瓷珍貌。然至六十、七十年代,有学者质疑此批珐琅彩瓷之年代,以为康熙年间无法烧造如此技精艺绝之品。如 Margaret Medley 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The Chinese Potter》中指,据其技术、风格,判断这批瓷器没可能烧成于康熙一朝,认为它们最早出现的时间极有可能为十八世纪末(牛津,1976年,页249)。待至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献资料出版,如1986年由蔡和璧编纂的《清康雍干名瓷特展目录》,清楚陈列康熙珐琅彩瓷质之优、饰之美,始为其年代平反。 此盌原属亨利奈特典藏,他明辨善鉴,自1930年始,直至1971年辞世为止,搜珍集宝,雅蓄中国陶瓷及工艺品,主攻明清瓷器,多购自伦敦艺商 Bluett & Sons。Roger Bluett 曾说,亨利奈特所藏十八世纪瓷器,或冠绝欧洲,并存高古佳器,尤是难得,并指奈特常乐道是 Bluett 先翁劝导购藏中国瓷器,「家父洞悉先机,早言中国瓷器盛世指日可待」。 https://pf369.cn/jingpin-78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