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坐像;成交价: RMB 24,441,200;尺寸:高66cm;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8-05-30。 此像隽永端凝,以佛教神祇观音为题。观音本为凡人,经长年修持、虔心向佛,几经轮回,终证悟涅盘,得入自在无碍之极乐净土。但观音终舍逍遥之境,只为返回世间,渡众生苦厄。正是为此,观音在信众心中的地位格外尊崇。 本尊菩萨的梵文名为「Avalokitesvara」,意谓「观世」,乃大慈大悲之化身。菩萨在中国又名「观音」,源自「观察世间音」一说。本尊面容祥和,双目轻阖垂视,彰显了菩萨循声救苦之法力,而自然逼真的身姿和衣裙,则用以衬托其平易近人。观音坐姿闲适,一手撑地,双腿一曲一盘,正是水月观音特有的「如意坐」姿,而「水月」之名典出佛教《华严经》。这部经典影响深远,诠释了无碍无尽、相涉相入之法界,其间万物相成、圆融无争。此经阐述清静之理,指世上本无因果之分,众生圆融相生、平等和谐。 此尊为男身,盖因其袍下躯干清晰可见。及至明代,观音始蜕变为女相,想必是其慈和悲愍的形象(尤其是送子观音)与女性更为契合。 观音的衣着大致呈印度风格,承袭了佛教从天竺传入汉地时的古风,其袒身露体的样式与汉服大异其趣。本尊腰系长裙,腰际束带外翻,褶裙下摆及踝;上身系一婆罗门索结,肩披帔帛,斜飘于胸前,末端恍若随风轻扬。顶束一工整高髻,数绺青丝飘垂,长耳佩饰耳珰。此像头戴精美宝冠,冠正中有一穴,原先或饰常见的化佛坐像,其胸饰缨络,臂腕均佩镯钏。观音眉间凹处原应嵌宝,代表已开悟之天眼。菩萨出家前地位尊显,故其衣饰华美,作印度王子打扮,与佛祖简朴的衣着迥然有别。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华北佛寺制作了大批彩绘木雕。这些造像原来应与其他佛教神祇一同供奉于大雄宝殿。北地佛寺多半气势恢宏,内中院落重重、殿宇林立,依次为佛殿、法堂和僧舍。观音及侍者常置于大殿主尊背屏之后,面向通往后进院落的门廊,以庇佑佛门净地、驱邪避凶。 研究人员在修复过程中发现,观音本来的面貌似乎力求写实1。但成像后的数百年间,此作至少翻新过两次。约在明代,观音被彻底改成仿鎏金铜样式,除了衣物凸饰花纹,更通体贴金。及至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造像表面再用棉纸裱糊,使原来的精雕细刻益发朦胧,彩绘的用色亦流于俗艳。但此像所在殿堂既有过堂风,又无供暖设备,想必饱受风霜寒暑侵害,所以不时翻新在所难免。善信视此为积福之举,修复之资多来自信众捐献。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图一)及阿姆斯特丹美术馆(图二)均珍藏观音像,两者所作的研究和修复工作2,揭示了雕像的造像和装饰细节。这两个项目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参照点。V&A观音像是用泡桐木组件拼合而成,而是次拍卖的菩萨很可能也采用了类似的造像工艺,其头、足、手俱用插合方式与躯干组装而成,右手、右足均有后来更换的木件。 拼合后的V&A观音像涂有明胶,其上敷以高岭土质的石膏地,与佳士得观音像的无色石膏地近似。然后,雕像表面再施多层颜料(如蓝靛等植物类染料和矿物颜料),并添加一些传神逼真的细节,佳士得拍品清理后,在观音唇边发现的胡髭便是一例。这些雕像原有的彩绘画风自然,但明代修复时似刻意摹仿鎏金铜,致使其外观彻底改变。最终,这批作品于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再经历了一次粗糙的裱糊修补。 佳士得、V&A及阿姆斯特丹美术馆珍藏的三尊观音,其重要装饰特征之一是原有衣饰的切金纹样。调查结果显示,在较隐蔽的地方(如衣褶深凹处),仍有这类精细纹饰的痕迹(图三a & b)。佛教雕像与绘画常施金箔,使之看来更华贵典雅,这一传统至少可上溯至北齐(公元550至577年),就此可证诸山东青州出土文物3。 除了用作装饰,黄金更是礼佛之物。故此,佛教艺术中的金银饰,也是表现虔敬之心的载体。雕像贴金模仿的是金线刺绣或织物的印金花纹,其师法对象除了中国织绣品,也可能糅合了中亚和印度服装的影响。 贴金工艺难度极大。匠人须把三片金箔加热黏合,以增加金箔的厚度和韧性,然后用一把锋利的竹刀,将之切成宽不过三毫米的箔丝,再用胶或漆黏贴在彩绘表面或石膏地上。箔丝形成的几何图形,状若提花丝织物的纹样。4在佳士得观音像右背,隐约仍可看见一小块施金线的深红纹饰。 这尊观音曾发表于罗璧姹(Petra R?sch)的水月观音专著5。罗氏在书中列举和研究了中国境内的造像,以及许多上一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中国庙宇运至西方的作品。此像最早是在1937年伦敦的《佳士得、曼森及伍兹拍卖图录》中亮相并售出,其后被纳入北安普敦郡的洛奇珍藏(F.Brodie Lodge,1880-1967年),并于1988年经伦敦苏富比拍出。及至1990年,此像在伦敦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齐(Giuseppe Eskenazi)的图录中再度露面6。 观乎此,这尊水月观音可谓饱经沧桑。它原是为华北一所庙宇制作的彩绘雕像,该地区当时已为北方外族统治,先是辽国(公元907至1125年),后有金代(公元1115至1234年)。辽金子民原为游牧民族,祖先为称雄北方大草原的匈奴。辽金二国其后改信佛教,广建佛寺。佛教流派之一的华严宗在辽国盛极一时,其教义皆以《华严经》为依据。山西俨然为华严宗重镇,亦是许多木雕造像的产地。 金代统治者继承了这一宗教传统,其国教萨满教也终为佛教取代。历朝帝王大肆兴建庄严雄伟的寺庵,其间供奉的宗教雕塑和造像多不胜数。金代僧侣考选三年一次,僧官制度下至郡县。显而易见,十二世纪的中国朝廷不吝赞助佛教,其佛寺、墓葬文物和工艺品创造了一笔无辉煌的文化遗产,此尊木雕置身其间,其珍罕程度自不待言。 https://pf369.cn/jingpin-7055.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辽/金木雕彩绘水月观音坐像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