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汪寅仙《圣思桃杯》,成交价: RMB 2,530,000;尺寸:直径10.5cm;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 2013-12-03。 江南多桃,尤以太湖之畔阳山水蜜桃最为世人盛赞。以半桃化作杯,是紫砂艺术名手师从自然造化所创。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圣思桃杯是紫砂花器中的神品,非一般艺匠所能为之。紫砂泰斗顾景舟大师称其为“紫砂陈设品流派中的代表性力作”。该器即是宜兴民国时储南强先生收藏的“项圣思桃杯”。当时因杯底微损,后请紫砂名家裴石民先生配了杯托,并以陶刻文字作以记述。原圣思桃杯杯铭文“阆苑花前是醉乡,拈翻王母九霞觞”。裴石民先生于杯托上铭文:“圣思,相传为修道人,姓项,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叶、干实无一不妙,见者不能释手。廿年前,简翁得于燕市,归而宝之。杯底叶小损、微跛,名手裴石民,时方以‘第二陈鸣远’名于世,善为前人修旧。昨年用宾虹老人之意,为供春壶重配盖。今岁后以鄙请,为此杯加一外托,中虚而涵纳之,趾乃定。遂为之记略,兼扬其绝艺,以光于陶史为二美”。杯与托相互映衬,珠联璧合,被金石家潘稚亮先生誉为“陶史二美”。 2009年5月,中国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题节目《紫砂工艺大师汪寅仙》,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汪大师的紫砂艺术,在短短的25分钟的时间里,专门讲述她仿制圣思桃杯一事就占了约4分钟,足可见圣思桃杯对于她的紫砂艺术人生的影响。在山谷先生所编撰的《中国紫砂大师》著作中记载“1959年11月仿‘圣思桃形杯’”,在该作品下说明:仿圣思“桃杯”之作,形象完美,构思纤巧,浑然天成。 汪寅仙大师的此件圣思桃杯力作,外形似半个仙桃,并有枝叶相连,似刚从树下连枝摘下的仙桃。以苍劲的桃枝作把手,一枝三叶、长在枝端的三棵小桃子为基座,整个杯体上塑有老嫩桃叶数枚、大小不一的桃子、绽放及半开含蓄的桃花、花蕾,参差扶疏,形体各异,叶脉清晰,花蕊精细,婀娜多姿,技艺卓绝。伸展弯曲的叶片、桃枝末端及三个小桃构成了三个支撑点,令桃杯稳立桌面。杯口若桃,桃嘴作流,口沿及内壁光洁明润,整杯色呈深紫,泥质温润细腻,令人爱不释手,杯侧钤印“寅仙”阳文一枚。整体观之,心生“半桃可知江南味,紫砂艺苑大乾坤”之感慨!读器遐思,宛若品读一幅立体的江南工笔画,精巧细腻的风物图。 1959年秋季,紫砂工艺厂接到了上级任务,由厂长率领着朱可心先生等一批人去南京博物院地下库房观赏国家一级文物“圣思紫砂桃杯”。汪寅仙因紫砂技艺不凡,也在随行人员之列。厂领导与博物院商量借回桃杯仿制,由朱可心先生负责,同时也决定让汪寅仙参与此事。朱先生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仿制,汪寅仙在师傅的指导下,也几乎同时完成了临摹仿制。汪寅仙仿制完成的桃杯,1961年还被送到苏联展览。可以说,此次跟随朱先生的仿制学习,使她习得了制作复杂紫砂艺术品的技艺能力,在探索紫砂艺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汪大师的摹古之作惟妙惟肖,德艺双馨的她曾谦卑地说过:“当时仿项圣思桃杯的时候感觉有点高不可攀,不敢讲是否能有所超越,但我敢讲我努力了!还是能把它的精神气质保留下来”。 仿制“圣思桃杯”取得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汪寅仙的艺术创作热情。1974年至1975年间,她从工厂生机盎然的满架葡萄中得来灵感,依照桃杯的思路,把嫩绿的叶子、错落的藤蔓及晶莹的串串葡萄设计成一只口径约9.4厘米的青灰泥葡萄杯,葡萄藤蔓枝叶间还增添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松鼠,这个创新之作,充满了盎然生机和自然情趣。精妙的葡萄杯先后漂洋过海被送到过日本、葡萄牙、加拿大等国展览,并被外交部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国礼。作为当代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人,汪寅仙大师德艺双馨,技艺全面,造器与育人并举,为紫砂艺术的发扬光大,勤奋耕耘,默默奉献。 https://pf369.cn/jingpin-7012.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当代汪寅仙《圣思桃杯》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