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义《高高亭图》,纸本水墨,62.1x27.9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方从义(约公元1338—1378年),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元末之际入上清宫为道士,通性命之学,品格高洁。画山水师米芾、高克恭,是元代后期江西龙虎山上清宫的正一教道士。在他早年修道过程,藉名山大川的游历来体认造化奥妙,并以其才学在北方结交许多朋友,如蒙古道士张彦辅与色目进士余阙。其作品大都是山水,多为道友而作。此幅画赠李子高,也是道教因缘。 元 方从义 高高亭图 局部 高高亭图的画名来自道友的名字 方从义在《高高亭图》画上题款中说:“李君子高昔于南谷丈人坐上会之,今不远百里求予图此,已三年矣。”也就是说,这位叫李子高的道友特别仰慕方从义的画,三年前在南谷老人处相识,现在从百里之外跑来求画,足见诚意。元朝号南谷的有杜道坚(1237-1318年),号南谷子,是杭州宗阳宫住持,为元朝最名有的道士之一。杜道坚与方从义之年岁相差甚多,可能方从义十多岁便学道,曾拜谒当时知名的杜道坚,而与李子高有一面之缘。《高高亭图》的画名来自李子高的字号,可谓开後世以别号作图先河。 元 方从义 高高亭图 局部 山峰突耸于云海之中,近景的峰顶设孤亭,一人沿山径向峰顶走去。画家画山水直接用破墨法晕染远处山石,再加以浓墨点缀,用简笔勾出山中云烟并留白,近处栈道山崖崖壁用浓墨湿笔施以大斧劈,再轻轻罩染。用笔草草,破墨山水墨气淋漓。从此图中可窥见董巨、米氏山水之风,兼有梁楷简笔、吴镇湿墨、马夏斧劈之韵。从其自识“纵笔写之”可看出其用书法笔意画写意山水的逸趣,这正贴合了元初赵孟頫倡导的“书画同源”的志趣。而这些正构成了方从义“纵逸”山水的风格。 方从义曾在1343年到北方游历,不只结交许多高官文士,在其间获得名声,更饱览各地名山胜景,使他胸襟开阔,落笔不凡。同时代人对其画技,皆以潇散非世人所能及,明代画评家王世贞论其画与高克恭、倪瓒等人同列为“品之逸者也” 。如此幅钩云点苔,随意不羁,风格简逸,而山川精气更在水墨精微中见出,体现元代道士藉山水追求清静自然,心灵解脱之哲学,用笔草草,意境无穷。 元 方从义 高高亭图 局部 方从义善用散笔破点,墨渖淋漓,极为潇洒,风格高古浑朴,了无尘俗之气。另对诗文、古隶及章草皆有很深的造诣。 断崖峭立,林木挺秀,其颠草亭一人独坐,下方道者持杖逶迤而至;背后双峰耸峙山腰间白云缭绕。通幅画山画树,大皆以湿笔点刷,山石及崖壁不见皴痕,勾云亦草草,而山魄树魂,神气皆在精微墨韵中流露出来。其趣致与宋之梁楷、明之徐渭、清之八大山人,属同一脉系。 元 方从义 高高亭图 格调高古的章草题款 画左上方是两行格调高古的章草题款:“李君子高昔于南谷丈人坐上会之,今不远百里求予图此,已三年矣。醉後纵笔,写之如此。方方壶。”这两行题款说了两件事,一是说明求画道友李子高的由来;二是说这幅画是画家酒后纵情挥洒之作。现代画家傅抱石在他的许多作品上都钤盖有“往往醉后”印,就连他最著名的作品《江山如此多娇》也是在周恩来总理派人送去茅台酒之后才画出来的。可见画家酒后常出佳作。酒至半酣,下笔便无拘无束,恣肆淋漓,便能得鱼忘筌,浑然天成。 方从义亦以隶书和草书闻名,此幅以隶书题高高亭图四字,笔意纵逸高古,款识则以草书为之。以湿笔点刷山峰、树木,全不见皴痕,白云回绕,更添山势之高耸。以笔墨浓淡制造出山壁、高山的质感与量感,而浓淡的变化。方从义的画风变化多端,几乎件件不同。醉後快速挥洒而成的《高高亭图》可谓是酣畅淋漓,方从义的才华融合他特有的道教气息,随手而出,跃然纸上。 https://pf369.cn/jingpin-506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方从义《高高亭图》——醉后神来之笔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