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冠中 尺寸 69.3×137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估价 HKD 80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14,614,020 HKD 17,460,000 专场 中国近现代画 拍卖时间 2011-05-31 拍卖公司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年春季拍卖会 款识:吴冠中。 钤印:吴冠中印、八十年代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注意到:“墙,横卧中央,占领了宣纸之纯白,俨然画中女皇。黑墨纵横剪裁平面,孟德里安也曾探索于此领域,但他未曾体验双燕飞临的东方民居造型之精粹。”引自:《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历程》,第64页。 与香港艺术馆藏的那件著名画作相似 (发表在《无涯惟智 — 吴冠中艺术历程》,图版3,见附图),《春讯》是一幅展现吴冠中运用黑白对比色,线条和空白,但同时保持画面纯净的作品。他的绘画展现这样一堵墙,它唤起人们对安宁,和平与美的感受。吴冠中的很多作品里运用黑与白两色 — 他看到了这两个极端的永恒的角斗。此外,吴冠中还表达了他对墙壁的喜爱,“我最初爱老墙,脱落了石灰皮的砖墙裸露躯体的构造,砖的排列纵横交错,貌似规律,其实其间变化微妙而复杂,形成线与点的网络,加之岁月的腐蚀,破洞累累,色块递变,令人似乎面临著大海,读不尽的画境。在人家院落内、外,往往出现雪白的照壁,那一堵素墙,是一块等待画家挥毫的画幅,但具审美水平的主人要保住这珍贵的素白,决不让人涂鸦。”(《无涯惟智 — 吴冠中艺术历程》,第156页) 吴冠中是个矛盾的人。他不是第一个在中国传统绘画流派发展中寻求变革的画家,也不是第一位融合东西方艺术的创作者。然而,他却创造了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吸引力的艺术,这艺术承载了他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强烈热爱。看似是对老一辈中国传统绘画大师技艺的一种叛逆,但他的作品主题和形式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的深深的热爱。 吴冠中努力将现代主义美学融入到他的绘画中,将西方的形式美与东方的灵性结合起来,同时又保持其艺术之独立性。在创新方面,“将油画中国化和中国画现代化“,吴冠中强调将自己的作品紧紧地植根于中国文化,否则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 吴冠中的艺术生涯与他出生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生于1919年,那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乃战胜国之一,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这次事件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凡尔赛条约的签署意味着欧洲恢复了和平,这对中国艺术家前往欧洲深造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徐悲鸿、林风眠及吴冠中的老师潘天寿因此留学法国,去发掘新的艺术动力,并将西方的艺术理念融入到中国绘画中。 五四运动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中华传统道德、风俗习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和政治体制等等都被重新评价。审视超过两千年的文化观念。 出生在充满著自我意识加强和需要变革的年代,吴冠中得以同时学习中国画和油画。在杭州艺专,吴冠中师从潘天寿学习中国画,临摹大师的作品是学习传统绘画的好方法。另一方面,吴冠中追随常书鸿和关良学习西方绘画技法,主要是梵高和高更的风格。 吴冠中后来到法国,在Souverbie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西方绘画。尽管在西方艺术中寻找到了创作激情,吴冠中还是非常渴望回到祖国,让自己的艺术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成长。中国当时政治上非常混乱,但吴氏始终相信只有在中国才能让他真情流露及满足他的艺术野心。于是他回到中国教学和作画。 这十九幅藏画涵盖了不同的题材、风格、和绘画技巧,以及他的艺术审美的发展,从自然到近乎抽象。吴冠中的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对绘画对象的精确描绘,而是对其进行提炼加工,使其本质呈现。 吴冠中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素描,例如作于1963年的《彝家姑娘舞》。这些素描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氏中年时决定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与西方绘画现代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使他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宁静与抒情,又有西方绘画的明快的现代性。 吴冠中回国初期本想创作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作品,以悲剧性的主题感动人心。文革的降临产生无法形容的精神压力,令吴冠中转向创作山水,并重点研究将西方绘画技巧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布局进行融合。 从雄伟的黄山写生《黄山晴日》到莲花池中的《荷花》,吴冠中的作品歌颂着大自然的美丽。这些作品将他的视觉美感封存,并且训练他在中西思维方式结合下的抽象与感知。到世界各地旅行进一步启发了吴冠中的山水画创作。上世纪80年代,他前往美国(纽约、旧金山),并在日本(东京、福冈、札幌)和英国(伯明翰)出席其个人画展。他在中国各地的游历给予他创作佛教雕塑素描作品的灵感,例如《龙门石窟》及《九寨沟瀑布》。吴冠中对中国美丽广阔的风景最好之描绘是大制作《咆哮》和《月下玉龙山》。 在《峨嵋劲松》、《峨嵋山月》,吴冠中选择只画树木的一部分来展现整棵树的大小,而不是用中国绘画传统的比例原则,《孔林》对比着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建造;《山村》描绘一个人与自然的自然融合的美好画面,《苏州庭园》呈现出人类尝试创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画面右侧的岩石与在《海边的岩石》海浪中孤独屹立的岩石的描绘方式非常不同。为了表现一棵远处山上的树,吴冠中巧妙的用色与弄墨成就他对影像与构思的结合以及对形式美的追求。 教师的身份赋予吴冠中改变中国传统绘画的面貌的责任。他不断革新并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关于抽象美》(1980年出版)、《一个没有断线的风筝》(1985年,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年,81岁的他以“笔墨等于零”为题讲学。吴冠中的艺术,从上世纪70年代的重水墨发展到淡水墨继而抽象,于此珍贵之画藏中,从他对山水,村落和房屋的描绘得以引证。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吴冠中《春讯》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