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青花芭蕉麒麟罐,藏品尺寸/规格:不带盖和座子静高24.5厘米。连座和盖子总高32厘米 ,这类藏品,国内中大型的拍卖会常能见到。就不用我们多介绍了。盖子大红酸枝镶老玉。座子的工艺也是一流的,可见前人多么爱惜它。顺治时期开门典型器。胎体厚重,青花发色鲜艳。口上有个很小的窑封。是窑里带出来的,不算毛病。全品。 清代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此间,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制度。“官搭民烧”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制作工艺基本沿袭明末天启、崇祯的风格。顺治青花釉面多数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釉层较厚,透明度较差。为了迎合西方人的需要,此时出口的瓷器釉色偏白、偏薄、透亮。为了降低成本,内销的日用粗瓷釉色乳浊肥厚。大部分器物,如大缸、大盘、净水碗、香炉等口沿普遍施一道酱釉。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修胎不太规整,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器物底部多不沾砂,一改万历以来民窑瓷器普遍沾砂的现象。自万历以来,景德镇瓷器出口量大增,为了节约瓷土原料、降低成本,民窑瓷器不管精粗,一律垫砂烧制,所以此时瓷器的圈足或多或少都沾砂。清顺治以来,由于战乱、海禁等原因,国际陶瓷市场消失,景德镇陶瓷供大于求,窑户只能竞争国内陶瓷市场,为了符合战乱时期国人对瓷器的心理需求,窑户生产瓷器不管精粗一律垫瓷饼烧制,生产出来的瓷器也都厚重耐用。平底器中部内凹,可见旋纹。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足根微微向内收,足墙较深为宽圈足,个别是双圈足,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呈“泥鳅背”,很光滑,具有康熙早期青花的特点。 顺治官窑写年款的很少,主要是青花碗和茄皮紫釉盘。《饮流斋说瓷》中记载:“顺治仅一度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品极少,有之,则做楷书也”。青花见有四字和六字青花楷书款,即“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顺治五年(1648年)、十年(1653)、十一年(1654)、十二年(1655)、十四年(1657)、十五年(1658)、十六年(1659)、十七年(1660)等纪年款。朝代款中有的画双圈,也有不画双圈。画双圈的一般圈都很大。字体书写有的具有明代弘治遗风,柔中有刚,字体清晰,书写排列不是太规整,大多歪斜,间距不一。 民窑青花既有楷书也有篆书款,主要写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丙戌年(1646年)”、“庚子年制(1660年)”、“大清丁亥年制(1647年)”、“顺治丁酉年(1657年)”等,另外还见“大青丁亥年制”。堂名款如“三堂佳器”、“玉堂珍器”、“百花斋”、“梓桑轩制”、“西畴书院”、“继善堂”等,其中“玉堂佳器”款的最多。另有定烧人物的名款,如“鲁西王瑛制”等。此时民窑款中常见写着“大明”、“大青”,有的甚至写着“大明弘光年制”的顺治时期瓷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一,工匠不习惯新的年号;其二,清政府还顾不上对景德镇瓷业细节的管理;其三,部分工匠有着强烈的反满意识。 此时仿明朝款识有“永乐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万历年制”等,均为楷书。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清顺治青花芭蕉麒麟罐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