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质累丝点翠嵌珍珠碧玺红蓝宝石花篮形面簪:拍卖成交价格RMB 276000元。面簪取花篮造型,金质累丝,花篮由两种不同累丝工艺编成,以点翠饰口沿及圈足,花篮口中央镶一颗珍珠,两颗红宝石分饰两侧。花篮中点缀着宝石和点翠工艺装饰的繁花,以及累丝包裹镶嵌碧玺的葫芦,葫芦者,取其谐音“福禄”。点翠艳丽的蓝色深浅不一、流光溢彩。面簪造型硕大,布局疏朗有秩,纹饰繁复华丽。寓意吉祥。古玩收藏精品。 清代的点翠面簪大多质地为银质鎏金,而本品则为纯金质地,且保存如此完美,实属不可多得。此对面簪整体呈寿桃形,取长寿之意。下部为长须蝙蝠,“蝠”“福”同音。其身上镶嵌红宝石,双翼金质累丝精制而成,其上不仅饰有珍珠,且有翠毛铺底。顶部为金质累丝磬石的造型。在清代,磬石的造型常常被用于头面首饰的装饰,用以护身。其下点翠双喜字,周围花叶簇拥,层层叠叠,金翠交辉。翠毛以明蓝与宝蓝两色相衬,外加金、宝石红及珍珠白,五色相映,贵气十足。此面簪中轴对称,集寿喜福吉祥寓意于一身,设计巧妙,典雅大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质地为银质鎏金的相似面簪(故10166-10168)。为海外同一藏家收藏<br>消失的古老记忆—金质点翠首饰<br>点翠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金银首饰工艺,将翠鸟之羽毛,铺粘于金饰之上,流光溢彩的翠羽与灿烂夺目的金饰交相辉映,不仅有装饰美化作用,更彰显出佩戴者的显赫的地位。 这种工艺最早出现在汉魏时期,在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03-551年)《东飞伯劳歌》中云:“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就已出现“点翠”的名称。该工艺在明清时期最为盛行,且主要用于宫廷饰品之上。 “点翠”中的翠,指的是翠鸟之羽,具体说是雄性翠鸟的羽毛。由于翠鸟的羽毛有一种奇妙的金属光泽,戴于人首时,会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华彩流动,绮丽炫目。据古籍记载,翠羽多出自我国南方。《汉书》载,南海赵佗,曾献文帝翠鸟。《后汉书》西南夷传云:“哀牢(今云南)出孔雀,翡翠。”唐《异物志》中载:“南蛮巢居鼻饮,射翠取毛,割蚌求珠为业”。 目前根据《二十一世纪百科全书》记载,佛法僧目,翠鸟科分十四属,同科的翠鸟共有九十余种。中国的翠鸟有三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鱼虎翠鸟。而清代宫廷制作的点翠首饰,有时为了追求颜色的变化,更是从多种翠鸟身上选取羽毛,而非单取翅羽。<br>一支小小的点翠金簪,就需要使用数只乃至十数只翠鸟的羽毛,而那些大件的首饰便更不待言。据记载,清宫中内务府造办处曾设点翠匠三名,专司承造宫中的点翠活计。翠鸟羽毛的收集,则由皮库专责。点翠在坊间也称铺青。翠羽的颜色包括明绿,明蓝,宝蓝,蓝靛色等,以明蓝和宝蓝居多。因此要在整体色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图案构思进行深浅搭配。 制作点翠首饰时,用金、银片,(后来也有用黄铜和硬纸片的),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用金丝焊起凸起的槽。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稠稀匀称的牛皮胶或糯米浆,将纤细的绒毛黏贴在底托的图案上,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胶的底座上,形成精美的图案,再镶嵌珍珠、翡翠等珠宝玉石,其色泽百年不变,高贵典雅尽在其中。点翠金饰,要集金工、点翠技巧和雕刻等高级工艺于一身,只有最有经验的工匠才能承做,而物料又贵重,所以非王宫贵胄而不可拥有。 翠羽汲禽鸟之灵,鲜绿欲滴;黄金浴火而生,千年不朽。点翠首饰,将璀璨夺目之金,藏于充满灵性的翠羽之下,集生物之灵与器物之美于一身,精巧奢华。时光荏苒,点翠这种宫廷传统技艺,随着清朝皇室的衰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大部分点翠首饰也都被博物馆束之高阁,而散落民间,且保存如此完好的可谓少之又少。 本场的点翠首饰系列,经过精心甄选,搭配定制木盒,典雅别致。君若细品,不妨遥想当年,这些点翠首饰,陪伴着那些绝世佳人,经历了怎样的风花雪夜、悲欢离合。 https://pf369.cn/jingpin-2143.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相关知识: 道光通宝 光绪元宝图片及价格 嘉庆通宝 顺治通宝 古钱币价格 |
关于金质累丝点翠嵌珍珠碧玺红蓝宝石花篮形面簪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