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常见的日用器皿,其基本器型为敞口、浅腹、平底、高足或圈足。据其功能可分为果盘、汤盘、托盘等;据其形状可以分为葵口盘、花口盘、折沿盘等等,以圆为主也有方的或椭圆的。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古代常见的几款盘子。
01盅盘南朝至隋代产品,多在浅腹平底的盘内环置五个小盅,是一套轻巧适用的茶具或酒器。盘作子口,似有盖。
02盏托盏托:古代盛行的一种置茶盏的小托盘。宋朝程大昌在《演繁露》中说“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象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倒,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考古资料证明,“托始于唐”之说不确切。盏托是由托盘发展而来的。东汉的托盘很大,一盘托四至六只耳杯;以后逐渐缩小,至东晋中时常放一、二只耳杯,盘壁也由斜直变成内弧。有的内底下凹,有的有一个凸起的圆形托圈,使盏在盘中不会倾倒。同时出现了直口深腹假圈足盏。盏托兴起之后,托盘被逐渐淘汰。南朝时,托盏已普遍生产,成为当时风行的茶具。可见瓷盏托出现于东晋,南北朝时已较盛行。
唐代盏托托口一般较矮,口沿卷曲作荷叶形;茶碗则作花瓣形。到了宋代,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的附件。托内的托圈增高,有的盏托本身就仿佛是盘子上加了一只小碗。明代盏托呈船形;清代则作圆形。
03高足盘隋瓷中的典型器物。其基本特征是盘浅,口沿微向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圈纹;盘下承以喇叭状高足。盘内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支烧痕迹。
04葵口盘唐代始创的盘式,口沿四至五处凹进,腹壁配以内凹的直线。有的口缘作波浪式起伏。花瓣丰满,给人以轻巧活泼之感。
05攒盘用以盛放干鲜果品的用具,是由一定数量、各种式样的小盘,拼攒成一个多格的大盘。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素三彩和五彩器为多。式样有圆形、六方、八方形或叶形、牡丹形、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多种。
06折沿盘元代开始流行。折沿,圈足,砂底。多为景德镇青花器。吉州窑出土有黑釉彩绘折沿大盘,龙泉窑也有生产。
07菱口大盘唐代始创的盘式,口沿四至五处凹进,腹壁配以内凹的直线。有的口缘作波浪式起伏。花瓣丰满,给人以轻巧活泼之感。
08脱胎盘元代的一种小型盘,折沿,平底无釉。
09枢府盘元代制品,大敞口,圈足。器形规整,与折腰碗同誉为典型的枢府瓷。
10收口盘明代产品,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口微敛,浅弧形壁,矮圈足,腹部较丰满。品种很多,青花及各种釉色均有。清康熙、雍正、乾隆诸朝曾仿制。
11撇口盘明代常见,分大中小三种。线条优美,比例协调,胎轻体薄。有青花、白釉、红釉等品种纹饰亦很丰富。
12大盘清代盛行大瓷盘,以康熙朝所制最精。康熙时的青花西餐大盘,椭圆形,长可二尺,宽约一尺,色泽绚美其名曰,笔法工细,是专为清初教士所制。另有大盘直径三尺余,彩画五霸战争事,两军对峙,达二百余人。均为清瓷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