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88|回复: 0

如何通过款识鉴定唐五代古陶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9 16: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隋唐五代时期总体来说带有铭文的器物较少,由于唐代瓷业迅猛发展,全国南北方地区瓷窑广泛兴起。几十年来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发现了带有纪年款或人名款的唐代青瓷、白瓷。除此之外还发现有唐代长沙窑、邢窑、邛窑等一些瓷窑中有刻划铭文。如:

唐 越窑青釉四系蟠龙罂


1.浙江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越窑青釉四系蟠龙罂,此器肩至腹部一侧刻直行铭文“元和拾肆年四月一日造此罂价值一千文”;另藏有一件唐代越窑青釉墓志罐,此罐呈直筒型,筒体阴刻志文一周,自右至左,共28行330余字,每行数字不等,其中有“咸通七年”的明确纪年。

唐 越窑青釉墓志罐


2.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几件刻划人名款的唐代瓷器。一是唐代邢窑白釉皮囊壶,底部划刻“徐六师记”4字,为工匠自己的题记;二是唐代白釉刻花小瓶,腹部划刻“丁道刚作瓶大好”7字,由于7字暗刻在花间,字迹不清晰;三是唐代邛窑青釉小碟,一件在碟的边缘处刻有“徐家沉”3字,另一件刻有“丙午岁造蒋应”6字。

唐 邢窑白釉皮囊壶(底)


以上几例唐代器物的款识,不仅可以知道陶工的姓名、制作年代,还可以看出工匠如何欣赏和宣扬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唐代工匠开放的性格。更珍贵的是从唐代越窑青瓷铭文了解到平常俗称的大瓶、大罐古代称之为“罂”。还有一独特的产品是外壁刻划墓志铭的青釉桶形罐,俗称罐形墓志,铭文可达数百字。如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唐光启三年青釉罐形墓志等诸多器物,可见这是唐代的一种丧葬习俗。

唐 邛窑青黄釉“丙午”款碟(内心)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以釉下彩绘和模印贴花为主要装饰手法,多年来从窑址出土的大量标本以彩绘花鸟、花卉、诗文、成语、题记最为多见,极少见到纪年款者。1975~1989年,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在窑址发掘的大量残破标本中仅收集到一件长沙窑釉下彩绘白鹭壶(残缺),壶腹一面书“大中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书记”。另有一件长沙窑遗址出土的釉下褐彩鼓价器,外壁褐彩书“大中拾年拾日叁造鼓价”。这是较为难得的两件带有唐代纪年款的器物。遗址中还发现绘有阿拉伯文的四系瓶残件,完整器物在大英博物馆有收藏,反映出唐代瓷业对外贸易的繁荣。



唐 长沙窑釉下褐彩白鹭纹盘口壶(残)


唐代邢窑专烧白釉瓷器,“盈”字款为邢窑最具代表性的单字款识。河北省内丘邢窑遗址,陕西省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青龙寺遗址和西明寺遗址均发现过刻有“盈”字款的唐代邢窑瓷器残片,器型以盘、碗为主。完整器如1975年河北省易县唐代咸通五年墓中出土的邢窑白瓷执壶,壶底刻“盈”字款;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邢窑“盈”字款白瓷盒;河北省内丘邢窑博物馆藏有一件“盈”字款菱花形盘。据考古学家研究,“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盈”字乃是唐代宫内大盈库(皇家私库)的简称,只有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随意使用,赏赐除外。

唐 长沙窑釉下褐彩鼓价


“盈”字款常出现在邢窑的白釉碗上,而刻有“翰林”款的器物则为唐代翰林院在邢窑定烧的瓷器,常刻在罐上。除以上二类款识外,1996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上还出水了唐代邢窑白釉绿彩葵花口碗,底部刻“盈”字款;另有一件白釉绿彩盘,底部刻“进奉”二字款。这两件带有刻款的白地绿彩器极为少见,尤其是“进奉”款,据史料记载,唐代邢窑设有“进奉瓷窑院”,是专门管理宫廷供奉瓷器的机构,所以带有“进奉”款的器物应是为宫廷特制的瓷器。至于宫内贡瓷为何出现在“黑石号”沉船上,很可能是因为沉船搭载了外交使节或兼有外交使命,所以从大唐返航途中携带了作为国礼的皇室专用瓷器。

唐 邢窑“翰林”“盈”字款拓片 唐大明宫遗址出土


邢窑为唐代著名的白瓷瓷窑。经冯先铭考证,除邢窑外,定窑也在唐代开始创烧,从已知的瓷器标本看,唐代定窑多生产盘、碗、炉之类的生活用品。近年来在某次定窑研讨会上,从藏家处征集到一件刻有唐“大中拾年”纪年款的定窑白釉塔式罐,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唐三彩塔式罐相类,可见塔式罐为唐代典型的佛教用器。此件白釉塔式罐高大庄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 邢窑白釉绿彩印花葵口碗(底)


应注意的是,唐代刻划款识的字体多为楷书,虽然潦草,但字体结构严谨,笔划有力,转折自如,具有古朴的风韵。现代新仿器中,仿制“盈”字款的白釉瓷较为常见。但仿品的“盈”字款笔法生硬,有的笔划软弱无力,唐代字体风格的神韵难以仿制。再结合胎釉分析,唐代邢窑瓷器胎质洁白细腻,釉质润泽如玉;仿品的胎质和釉则过于细白,有的釉色宛如景德镇烧制的白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