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86|回复: 0

中国印章的历史及种类详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8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印章的历史及种类详解
印章的历史及种类

1.jpg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jpg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3.jpg

3、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4.jpg

4、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5.jpg

5、将军印

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汉代的将军用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6.jpg

6、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7.jpg

7、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官印未见铸印。

8.jpg

8、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9.jpg

9、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

10.jpg

10、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于庸俗,远不及汉印的相茂,故历来篆刻家只偶一为之。

11、缪篆印(附鸟虫书)

缪篆印及与它相近的鸟虫书均是汉印的“美术字”,前者屈曲回绕,后者则在基础上加上了鱼形鸟头等装饰。这种文字最早多见于古代的兵器上或乐器的钟上,有的还依文字的笔划嵌以金丝,很有独特的风格。鸟虫书印只见于私印,以白文为多。

11.jpg

12、杂形玺

战国以来的印章中,杂形玺也是甚为别致的一类。其式样没有定例,大小从数寸至数分不等,变化极为丰富,除了方圆长宽更有凹凸形印、方、圆、三角合印,二圆三圆联珠,以及三叶分展状等,朱白都有,不胜枚举。杂形玺因其独特的谐趣与官印的庄严、沉着的要求不同,故只用于私印。

12.jpg

13、图案印
图画入印自战国到汉魏都有,以汉代为最多。又称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样,简练生动,除了人物、鸟兽、车骑、吉羊、鱼雁等图案外,常见以吉祥的四灵(龙凤、虎、雀、龟)入印的,这类印又称为"四灵印"。

13.jpg

14、成语印

成语印自战国开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语达百余种。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万"、"出入大吉"等,成语字数不等,自一、二字始,多达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为死者殉葬之用。

15、花押印

花押印又称署押印,它是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元代的一种私印,一种刻有花押样式的特殊格式的印章。所谓花押,就是“用名字稍花之",它是将个人姓名或字号经过草写,改变成类似于图案的符号。其最初的形态是南北朝时期的凤尾书,又名“花书"。这种印除具有一般印章的功能外,还有使局外人不易识别和难以摹仿的作用。

元代盛行花押印的原因,是因为做官的蒙古人、色目人很多不识文字,也不擅执笔签字画押,于是就在象牙或木头上刻上花押来代替执笔签字。明陶伸仪《南村辍耕录》中载曰:“为官者,多为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由于元代的盛行,故俗称“元押”。此外,元代还有用蒙文刻成古代符节形式的印,从中剖开,双方各执一半,以为“持信”,称为“合同印”,亦属于押字印一类。

花押印,皆为朱文,形状多种多样。从传世的元朝押印来看,大体上是长方形的,有的仅一汉字,有的仅刻花押,有的上刻姓氏,下部兼刻花押。这上部的文字无论用楷书、隶书甚至篆书,都有一种古拙凝重的风格,是后世创作今体字印章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花押印,在印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它是宋元时期开拓和丰富印章艺术形式的一大贡献。这种印不仅是对肖形印和异形印的发展,而且与肖形印、异形印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印章中那种似文非文,似图非图的符号图案,大大启发了篆刻家们的思路,加大了印章艺术的内涵和外沿。对以后流派篆刻艺术百花齐放、万紫干红的繁荣面貌出了一把力。不失为印坛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种花押印到明清之际,渐渐少了。明清流传下来的仅见一方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用的玉押。

14.jpg

.京

15.gif

.适

16.gif

.画押字

17.gif

.太清

18.gif

.大吉[押]

19.gif

.琵琶形押

20.gif

.清河郡

21.gif

.鱼

22.gif

.瓶形押

23.gif

.葫芦形押

24.gif

.李[押]

25.gif

.邵

16、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

26.jpg

17、钮制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使在钮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龟、驼、马等印钮来分别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史使用龟钮、驼钮、蛇钮则是汉魏晋时授与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见的钮制。历代钮制形式为丰富,其中以坛钮、鼻钮、复斗钮为最常见,现将部分钮制列举于右,以见一斑。

27.gif

18、隋唐以来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时代,印面开始加大。随着纸的普遍应用,朱文逐渐替了白文。许多官印印背上开始有年号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并开始运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古代的"九"为数的终极,故有此名,并不一定要九叠,可以随笔划的繁简而变化)以便填满印面。唐宋时代开始以隶楷入印,清代官印满文,汉文两体兼用,同刻于一印之中。明清代各农民政权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革命文物。

28.jpg

19、宋元圆朱文印

魏晋以来,纸帛逐渐代替竹木简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钤盖于纸帛,到文人画全盛时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写,印工携刻的印章已诗文书画合为一体,起到了鲜艳的点级作用,为书画所喜爱。在这个阶段,首先是宋未无初的书画家赵孟頫对篆刻艺术大力提倡,由于书法上受李阳冰篆书的影响,印文笔势流畅,圆转流丽,产生了一种风格独特的印章一"圆朱文"的印,为后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29.jpg

20、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来的兄弟民族在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曾依据汉字书法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并把他们的文字仿效汉字篆体用于官印,传也较少,所见的印文有金国(女真)书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书,其中有许多文字还不认识。

30.jpg

21、今体字印章

在汉字书法中,篆书由于具备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印章艺术的主体至今不衰。但秦汉以后,随着书体的演变篆书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一的书体。除了唐宋的隶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晋时代就出现了隶楷入印的先例。清以来的篆刻家亦好尝试以今体(隶、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们认识到,印章艺术的体现并不限于某一书体的使用,关键在于章法、书法、刀法的高度运用能力。

31.jpg

22、收集印、斋馆印、闲章

印章发展到了唐宋两代,作为欣赏艺术的一支日益发展。用以收藏、鉴赏、校订的专用印记开始出现。钤之于书画藏品,种类繁多。"斋馆印"是以文人书房、住室的雅称刻制的印章,如"楼、阁、馆、巢、院、斋、轩、堂"不胜枚举,其实许多有名无实的(文征明就说过,他的书屋大都是建筑在印章上的)只不过是知识分子思想性灵的表现方式罢了。闲章源出古代吉语印,这些以诗文、成语、名言、俗谚入印的作品,进一步使篆刻由以往单纯的镌刻官职,名号的实用艺术,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

闲章不闲说治印 /张国维

何谓艺术?说到底是一句大白话,就是要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篆刻这门艺术,以古老的篆书,在方寸大小的石头上,用刻刀来表情达意,自然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越到篆刻艺术发展的高潮,表达的方式越是自由奔放,表达的内容越是壮阔深沉,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无论是拳拳爱国之心,还是殷殷报国之志,都在印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明清以后,闲章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大大压倒了名章,正是因为篆刻家可以在闲章上由衷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而印章的边款,也成了文人墨客们吟风弄月、游刃有余的舞台。

自唐宋文人开始进行篆刻,到明清形成潮流,使印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从以名印(官名、人名)为主体的名章,发展到以词句印为主体的闲章。篆刻流派的开山大师文彭,有一方“琴罢倚松玩鹤”,是一方非常富有诗意的闲章。印面已经斑驳残破,但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闲云野鹤的风姿,明净、疏朗、整齐、典雅、清幽。他在边款上用骨力雄奇的草书刻道:“余与荆川先生甚善,先生别业有古松一株,畜二鹤于内。公余之暇,每与余啸傲其间,抚琴玩鹤,洵可乐也。余既感先生之意,因检匣中旧石,篆其事于上,以赠先生,庶境与石而俱传也。”这样的边款,完全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语言看似平淡,但为我们营造出了古代文人爽朗的风神和高洁的情操,与印文珠联璧合,再加上高超的书法,真令人心旷神怡。

清初林皋所作的“杏花春雨江南”一印,是诗句入印的典范。这方印文字线条精细,刀笔光洁,风格秀丽,正好与印文表现的江南秀媚风光所吻合。“杏花、春雨、江南”一句,音节音调符合平仄格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具备了诗的音乐美。它构成了一幅秀丽的江南图景,使人一看到印章,眼前就自然浮现出了曾经见到过的江南景象,诗意盎然……

吴昌硕有一方“人生只合住湖州”的印章,是从宋代戴表元的《湖州》一诗来的,原诗是:“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吴昌硕的家乡是湖州府安吉县,他热爱家乡,这方印章是71岁时刻的。文字线条粗壮,遒劲有力,但又婉转生动,体现出原诗句中山高水阔,山清水秀的两层意思,与“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的景色很谐调,的确给人“清丽”之感。

齐白石早年做过木匠,为了表明自己那被一般人视为低贱的出身,有“鲁班门下”、“木人”等闲章。还有“寻常百姓人家”、“星塘白屋不出公卿”、“吾幼挂书牛角”等思念故乡的印章。他收藏印章很多,自命为“三百石印富翁”,有趣的是朱屺瞻收藏他的印章60多方,又自命为“六十白石印富翁”。

“九州生气恃风雷”,是龚自珍的名句,邓散木取来入印。他在边款上说“刻排募语须如快马斫阵,所向无前,方足以助气势。”印文和诗句内容一样,气势磅礴。“九”字像一马跃起,“州”字像三马竞奔,“气”字又仿佛是三马并驱,“风”字如马奔腾将止,“生”和“雷”两字作了马的铺垫。

来楚生“息交以绝游”,“息交”和“绝游”这一对词,像双峰并峙,中间隔了一个空谷。“以”字在下部,一是为二者作整体的联系,一是突出大块虚地,让二者的隔绝变得更加醒目。“息交以绝游”选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方印章完全反映了原辞的精神:“息交”和“绝游”这一对词的隔绝,就像是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与世俗世界的隔绝,字里行间透出重返田园,重返大自然的满心欢喜。印文中的空白,其实隐藏着浓浓的诗意,隐藏着文字形式之外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奥妙。

张樾丞刻过的闲章里,有一些印文内容是很值得玩味的。如有一方“千般辛苦,百般凄苦,待留得赫赫煌煌,抵多少庸庸碌碌”,内容是勉励人的志气,讲的是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道理。

还有一方“购善本,力不足,家所藏,仅使读。朋友借,随所欲,子孙贫,不妨鬻。若残阙,是折福,称心意,愿三复”,则幽默风趣,是一方藏书章。钤盖在图书上,借书者看到后定会发笑,同时也记得要归还了。

在闲章中,还有将篇幅颇长的整首诗都入印的大印,如韩登安的《沁园春·雪》,将毛主席114字的整首诗词入印。这样的印章一般都是圆朱文,线条必须非常细致,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得丝丝入扣,在篆刻的时候,如果刻错一笔,整方印就作废了。所以非常消耗人的精力和体力,但确实也能收到斑斓绚丽、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有的书画家在闲章上表现了自己的创作状态。傅抱石有许多“往往醉后”章,表明他十分好酒,美酒落肚,画兴勃发,必有佳作。刘海粟擅长描绘滚滚云涛,总在这样的画幅上钤“兴风作浪”一印。李苦禅擅画威猛雄健的苍鹰,总要在这类作品上盖“远瞻山河壮”、“搏击万里”的印章。

吴湖帆有一方“一窍不通”闲章,是因为他患有鼻炎,总有一个鼻孔不通气。女画家周炼霞晚年患白内障致使一目失明,于是爱在画幅上加盖“一目了然”。钱君匋姓钱,所以刻了一方“嫌其铜臭”的闲章,盖在姓名后面……这些就很有趣味了。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