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3|回复: 0

宋马远《洞山渡水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5 1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马远《洞山渡水图》年代:南宋,作者:马远,原属:圆明园收藏,现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尺寸:77.6 x 33 CM,材质:绢本 设色 立轴。
《洞山渡水图》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马远所绘制。描绘的是曹洞宗祖师洞山良价禅师在云游途中,涉水之时见到自己水中之影而恍然大悟的一刹那,才真正“大悟前旨”,并唱出了《过水颂》这一流传千古的佳偈。这幅画是马远存世为数不多的真迹之一,十分珍贵。画上有南宋皇后杨妹子之题字;宋宁宗时内府所收马远画卷上多有其题诗,其小楷诗题,书法严谨娟秀,妩媚多姿。此画上题跋即当时所作。她被称为“宋代最杰出的女书法家之一”。

1.jpg
宋 马远《洞山渡水图》
《过水颂》: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图上有南宋皇后杨妹子之题字。款识:携藤拔草胆风,未免登山涉水,不知触处皆渠,一见低头自喜。本幅作品与天龙寺所藏的云门大师图、清凉法眼禅师图同为描绘禅宗法师的画作之一。

2.jpg
宋 马远《洞山渡水图》局部
杨妹子即宋宁宗恭圣仁烈杨皇后。少以姿容选入宫中。忘其姓氏,或谓为会稽人。杨妹子虽出身微贱,无骨肉之亲,幼年于戏班为杂剧。及长却能书善画,更擅诗词,偶于书画上自署名为杨妹子。杨妹子书迹似宋宁宗,以其款署杨妹子,元明人误为杨皇后之妹。杨皇后虽然从政有争议,但她刻苦好学,能诗,善书画,精鉴赏,被称为“宋代最杰出的女书法家之一”。

3.jpg
宋 马远《洞山渡水图》局部
师公案原文: 师(洞山)参沩山,问曰:“顷闻南阳忠国师有无情说法话,某甲未究其微。”沩曰:“我这里也有,只是罕遇其人。”师曰:“某甲未明,乞师指示。”沩竖起拂子曰:“会么?”师曰:“不会,请和尚说。”沩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此去澧陵攸县有云岩道人,若能拨风瞻草,必为子之所重。”
师遂辞沩山,径造云岩,便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岩曰:“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岩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师曰:“某甲为什么不闻?”岩竖起拂子曰:“还闻否么?”师曰:“不闻。”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师曰:“无情说法,该何典教?”岩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皆悉念佛念法。’”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仔细!师犹豫,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
译文如下: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水上一个人,水面一个人;水面上的不是他,水上的才是他。当他尚未看到倒影之前,始终不得开悟,不知道自己本来的面目究竟是什么东西,认为在身外一定还有一个东西是本来面目或自性。直到他见到水面上自己的影子,才知道不要离开自己的身心另外去找什么,如果这样去求道求法,希望悟道得法,那就离开自己的本来面目越来越远。现在我看到水面上的影子,影子是我,而我并不是那个影子,这就是开悟。
很多人认为开悟一定是悟到不得了的事,其实,未悟的时候对面不相识,悟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曾离开过,如此而已。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影子是我,我不是影子」,影子是从我产生的,离开了我不会有影子。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身体和正在动念头的心是本来面目的影子,离开我们的身心之外,不可能还有个东西叫本来面目。可是尚未发现这个道理之前,绝不可以把我们平常有执著、有烦恼的身心当作本来面目。

4.jpg
宋 马远《洞山渡水图》局部
良价(807~869),唐代筠州会稽(浙江会稽)人。俗姓俞,敕谥“悟本禅师”。为药山惟俨(751-834)之法孙,云岩昙晟(782-841)之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共同创立了禅宗分支曹洞宗。因在豫章(江西省)洞山普利院修行,故世称“洞山良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