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李衎《沐雨图》,作者:李衎(kàn),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111.5 x 55 CM,材质:绢本 设色 立轴。
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之后,竹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例如“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
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墨竹画在写意花鸟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笔墨特征是以书入画、骨法用笔,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表现出竹的神韵与气节。元代画竹的风气很盛行,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元代画竹大家—李衎,李衎所绘的的这幅《沐雨图》图中画坡石上雨竹四竿,下生兰草数丛。竹叶繁茂下垂,将细雨淋洒下的雨竹风姿表现得十分自然。竹的枝叶用双钩法,笔法劲健工细,以汁绿敷染,叶尖略施赭色,青翠欲滴。利用留白表现雨后竹叶上的水珠。
元 李衎《沐雨图》
李衎善画枯木竹石,尤善画墨竹,双钩竹尤佳,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为元初画竹三大家,著有《竹谱详录》,对于竹子的形态、性质、画法有详细的论述。墨竹初师王澹游,后学文湖州,着色者师李颇,驰名当世。后来鲜于伯几建议他以色代墨写竹,既而学李颇、黄筌父子双钩设色法。他曾遍游东南山川林薮,后使交趾,深入竹乡,于竹之形色情状,辨析精到,是一位既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又注意师法自然的画家。
元 李衎《沐雨图》局部
元代画竹的风气很盛行,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钩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渲染,有大写意的风度。李衎则是水墨竹画的代表人物,在画竹上创立了独特的风格,形神兼备,追求蕴籍、自然、象征人物品德高洁的内在美。李衎著有《竹谱》一书,是他生平画竹经验的总结,对不同地区各类竹的形色情状记述详细,对各类竹的各种画法也有详尽论述,是学习画竹者的津梁。
元 李衎《沐雨图》局部
李衎将竹视为“全德君子”,将尊竹之情融入了画中,赋予竹以生命,追求一种蕴籍、自然、象征人物品德高洁的内在美。李衎画竹高超的技艺在当时备受人推崇,他尝奉诏画宫殿、寺院壁画。此外,李衎也间作勾勒青绿设色竹,还常写古木松石,由于他非常重视写实,高克恭曾评价李衎的画“似而不神”。其子李士行继承家学,传世作品有《乔松竹石图》轴等,画法出于乃父,唯功力稍差。作画竹、墨竹二谱。
李衎在艺术手法上注重写实,在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志在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故赵孟頫曾题其《野竹图》序云:“吾友李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形,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宾,此《野竹图》尤诡怪奇崛,穷竹之变,枝叶繁而不乱,可得毫发无遗恨矣!”赵孟頫所说的“二百年来”,即概自文同(1018—1079年)以后,于画竹一道,能用意精深,惟李衎而已。”由此可知李衎对于竹的造型能力可以达到妙造自然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