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时,因清军北来,故北京城破,思宗自杀后,明廷尚未完全结束。此时,福王朱由崧被三镇拥立于南京,庙号明安宗。朱由崧封赏列朝,开炉造钱,颇有明室江山尚在之感。但天不由人,大势已去。他于崇祯十七年继位,弘光元年5月即被清兵破城,翌年被杀于北京。
《收藏》杂志新产品“收藏军师策”上线,交易前找军师不打眼!让收藏变简单,欢迎搜索小程序体验。
不过在这一年里,景德镇仍在南明掌握之中,瓷器照常生产,这是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的最后一年,是尾末之工。此时尚未受到严重影响的景德镇,瓷器的制作依旧精细,甚至可能面对海外市场的生产仍在继续。此时虽然清廷已迁都北京,但景德镇瓷器之风格仍按明代判断。可惜其终究是强弩之末,使得极短的弘光朝甚罕可见属于本年款的瓷器,凡有者,莫不为转变期瓷器的重要断代器物,极具学术价值。
本器即是此中颇为重要的一例。粥罐撇口短颈,扁圆腹,腹身较高。圈足,足墙宽厚,足底修足呈方圆式——这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断代特征。浑施白釉,釉色微青,底釉较薄,控釉精准,内底施釉至足墙中央。器身绘通景刘宽故事。
刘宽(120年-185年),东汉时期名臣、宗室。相传刘宽为廷尉时,有“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的名声,其气度沉稳,宽容大量,颇得佳评。他的夫人知道此事,便有意在家试探。一日,令侍女在刘宽穿好朝服准备上朝之时进肉羹给他,并佯装不小心失手打翻,泼在刘宽衣服上,看刘宽是否会生气。不曾想刘宽待侍女收好残局后,徐徐问她是否被热羹伤了手。如此度量与体贴,使得刘宽声名远扬。
南明弘光元年 青花《刘宽故事图》粥罐
画面中,刘宽头戴双翅官帽,着朝服皂靴,宽袍大袖,左手上扶腰銙,站于柳树之下。后有一小童为其打扇。刘宽前有一侍女跪在地上,一手抬起作“惊慌”状,侍女面前地上有箸子一副散落,一只翻倒的碗。柳树树干旁有一门,门内是刘夫人与其子在门口暗窥。门前有两员小吏,各持公文一摞,似在等刘公审阅。刘宽面无恙色,口部微张,似在询问。所表现的正是汉代刘宽“翻羹不恙”的典故。
相似的故事,至迟在嘉靖时依然出现,如日本东京松冈美术馆所藏嘉靖五彩执壶,其壶上的桃心中便绘有此典故。其画面流传良久,万历、崇祯、顺治、康熙等皆有可见,跨越整个瓷器转变期,是非常流行的一个贤官故事。
香港佳士得拍清康熙青花翻羹不恙人物故事图花觚
“弘光元年 旷府佳器”青花楷书款
本器底落“弘光元年 旷府佳器”款,是有明确弘光纪年的标准器。连其在内,今可见于公开资料的仅有3器。另2例其一原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现归属大英博物馆所有。是一件波涛海马纹的浅碟,底同落“弘光元年 旷府佳器”款。此盘与哈彻沉船中所打捞出的一例波涛海马纹盘基本相同,这为哈彻沉船的瓷器年代提供了一个关键性的断代证据。
其二则是一例海外私人所藏的青花十八罗汉图香炉,炉壁题款“信女冯门陈氏喜舍 弘光元年吉旦”,此例制作以绘画画面为主要装饰,工艺上仍可算是精细。其造型与修足特征,青花用笔笔法,为从崇祯末年到顺治初年的瓷器断代提供了一个牢靠的标准。至于本品,其青花绘画,精细过之,又因属于人物故事绘画,其设置场景的自然景物与房屋描绘,以及人物的衣冠、面貌等,信息都更加丰富,这对进一步细致研究崇祯末年至顺治初年的瓷器大有裨益,是极为珍贵难得的学术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