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4|回复: 0

宋金元钧窑瓷器的工艺特色及鉴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1 17: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代钧瓷的主要特征:
1.jpg
1、 胎体细密,胎有深灰色胎,紫褐色胎等,以深灰色多见。
2、 釉汁凝厚,施釉均净,窑变美妙,晶莹匀润。
3、 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谈的称为月白,色泽如青玛瑙和蓝宝石一般的美丽,通过窑变,可产生 玫瑰紫、丁香紫和茄皮紫等色调,釉色绚丽多彩,光亮莹润。
4、 首创烧成铜红釉,青中带紫,宛如蓝天中绚丽的彩霞。
5、 釉面往往有黑斑点和棕眼,官钧窑多有“蚯蚓走泥纹”。
6、 口沿及边棱凸起的薄釉处多呈米黄色,有“铜口铁足”现象。
7、 北宋官钧花盆、盆托,尊,洗等多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有“奉华”、“省府”两种。
8、 器物外底部常涂以芝麻酱色釉,并留有支钉垫烧痕迹。
9、 主要装饰为鼓钉。
2.jpg
金代钧瓷的特征:
1、从造型上看,多盆、碗、碟、罐、瓶、盒等民间实用器,其炉、鼎、尊很少。
2、从胎质上看,除少数精品外,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敲击有较沙哑的硬木声。
3、从釉色上看,月白、天青、天蓝的底色上有的也呈有红斑、紫斑,但斑状成块,斑块流动性差,呈现均匀状,显然是人为涂抹,窑变色 彩不及宋钧自然,其釉彩流动性小,与宋钧那种古彩斑斓的艺术效果,有着明显的差距。
4、从烧成工艺看,宋钧多满釉支钉烧制,而金代钧瓷较少支烧,大多以垫饼垫烧。工艺显得粗糙,施釉至足或半足成为一种趋势。
5、从制作工艺看,金代钧瓷,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不加任何修饰。
6、从审美角度上看,金代钧瓷继承了宋代钧瓷的风格,造就了金代钧瓷“泼斑成晕,变晕成彩”的风格,正如陈万里赞美:“仿佛蔚蓝的天空,突然出现一片红霞”。
3.jpg
元代钧瓷主要特征:
1、从胎质看,胎不如宋代细润,胎体厚重粗糙,胎质较粗松,呈白、灰白、黄、红、黑等色,这是由于产地不同,原料成分有差异的原因。
2、从釉面看,釉层施得很厚,从流釉和胎壁显露的胎釉交接处可看到是多次施,故光亮度较好,普遍有乳浊现象。由于釉层厚,流釉、积釉 现象很普遍,在器物下腹,釉层的边缘呈垂珠状,釉面有蛋白石的光泽,普遍有粗大明显的棕眼,在积釉的地方有大小不等的气泡。
3、从釉色看,元钧釉色很复杂,有灰青釉、天青釉、天蓝釉、乳(月)白釉、灰褐釉。窑变多为人为点、刷形成,施釉不到底,底心露胎且多 有乳状突起。
4、从底足看,施釉不到底,圈足宽厚外撇,内外无釉,足内胎面常留有尖状痕迹。
5、从造型看,常见的器形是碗、盘、碟、钵、盆、瓶、罐、香炉等,以瓶和炉的造型最具特色,如玉壶春瓶、连座大瓶等。造型敦厚拙实, 线条刚劲有力,构图比较简单。
4.jpg
如何鉴别宋元钧瓷?
1、看釉色。一般老瓷器釉面是宝光、舒光,而新瓷器多为贼光,火光十足,老瓷器有老、旧、笨、拙的感觉。由于是矿物料,所以釉色纯净,釉质沉静如水,有层次感、立体感。釉面干燥、硬朗、光亮,手感光滑。
2、看做工。宋元钧窑多为手工制作,底足的处理和胎体的刮痕流畅熟练,器形灵巧,棱角、泥痕清晰,给人一种熟练、规整、犀利的感觉。现 在仿品依赖注浆,偶尔也有手拉坯,但形制笨拙,旋转纹要么凌乱,要么如螺丝纹刚硬,给人一种不耐看的感觉。
3、看釉面纹痕。釉面的珍珠点,兔豪纹、鱼籽纹、蟹爪纹、蚯蚓走泥纹、棕眼、开片、土沁等都是宋元钧瓷可能出现的现象,宋元瓷器口沿呈 铜黄色,圈足呈酱色或黄白色,一些器物的出筋部位也呈铜黄色,元均也有呈灰白色的。
4、看土沁。主要看沁色的多样性和过度是否自然,用手摸感觉是否光滑,釉色是否正常,沁斑有无流淌痕迹,有流淌痕迹的是做旧使然。
5、看胎釉结合处。宋元钧瓷的胎釉结合处有不同于胎色的如护胎釉一样的分界线,元代多变为火石红;这是由于高温烧制时间长,胎釉中铁, 钛等元素被分离垂流边缘化的结果,而现在烧制时间短,铁钛等杂质很难被分离出来。
6、看窑变红色斑。宋元钧瓷的窑变,如同天成,色彩有分层,分界模糊,如同墨汁在宣纸上洇染。这是由于高温烧制时间久,釉中的矿物料充 分熔融,且相同元素聚类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