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陶瓷纹是指以山水画面作为装饰题材的瓷器装饰纹样。宋、元时期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瓷绘中已出现山水画,但多作为人物或动物的衬景。
在元龙泉窑刻花山水纹花口碗上,山水纹开始作为主题纹饰出现。独立意义的山水纹在明代瓷绘中发展起来。尤其是晚明大量出现,文人画气息甚浓。
清康熙朝青花山水画成就最高,受晚明以来浙派山水画影响,采用南宋院体斧劈皴法,并注重墨色变化,达到墨分五色的韵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青花山水纹棒槌瓶为代表作。
雍正朝山水画受当时流行的四王画风影响,改用披麻皴法,画面风格顿变。雍正与乾隆朝御窑瓷绘山水纹多仿宋、元、明、清名家笔意,画工精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珐琅彩山水纹碗为典型作品。
清代饰有山水纹的器物很多,尤其是在康乾盛世,打破了明代山水纹饰瓷以青花一统天下的局面,除青花器外,还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墨彩、珐琅彩等,官民窑均有烧造,并且一反明代写意风格,勾描点染皴擦诸法齐备,追求真实感。嘉、道以后,山水纹饰瓷绘日渐式微,复又成为其他纹饰的衬景。
山水纹饰瓷从原来陶瓷艺人专业分工、集体合作的格局(即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图说》所称“一器动累什百,画者则画而不染,染者则染而不画,所以一其手而不分心”),转向了文人画家独立的艺术创作,并开创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如同纸绢上的文人画风格的瓷绘艺术。
此后,传统山水纹饰瓷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以汪野亭为代表的珠山八友新粉彩艺人继续发扬光大,将山水纹饰瓷绘画艺术推上了又一个新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