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的热浪中,有一个略显灰色的身影——礼品画一直若隐若现。而自去年以来,由于社会整体风气的转变,艺术品市场的礼品渠道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对整个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书画市场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此,业界专家展开了深入、理性的探讨。 正 画家、评论家 梁江—— 名家书画 成“代金券”现象比较普遍 从量化角度讲,中国目前艺术品市场上礼品画所占比重究竟有多大,并没有统计数据。但业界都知道,以当代中国画,尤其是名家作品为礼品,充当特殊的“代金券”,此前是比较普遍的。至于礼品画的渠道目前变化到什么程度,尚未有具体的调研,礼品画的萎缩,对艺术品市场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现在还很难判断。但无论如何,这对当代中国美术创作、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好事。 表面上看,礼品画渠道有变,会影响一些画家作品的出路。实际上,销售渠道或者艺术品市场以礼品画占大头,甚至成为市场主导,这是畸形的,不正常的,这在艺术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无前例。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以礼品画为风向标,也即是要让当代绘画创作回归本体,书画市场回归常态,这是大好事。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画家,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艺术首先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如果完全成了一种高附加值商品,艺术也就异化了。如果他只是盯着市场逐利,只关注艺术的商品属性,这样的艺术家不可能有大作为。而目前很普遍的现象是,社会公众也以价格、以销路、以礼品渠道的效用为标尺去衡量艺术家。这种现象再不赶紧纠正,对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的发展,还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另外,当代一些名家作品在市场上走红或者被捧红,主要作为礼品画销售。某些画家的作品,几年之间从一平尺几万元暴涨到几十万元,乃至不按尺寸只论张计价,一幅数百万元,这样近乎天方夜谭的价格,已完全游离于市场规律之外,是“潜规则”或幕后推手运作的结果,一般的艺术消费者不可能承受这样的作品。当代书画市场如果深陷礼品泥潭,将与社会美育,跟普通民众的生活无关,这样的艺术将别无出路。 因此,如果礼品画渠道真的有变,市场走向收缩,有识见的画家不必忧心忡忡,社会公众更应欢欣鼓舞。毕竟,艺术市场良性转型,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才能给广大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持之以恒的创作动力。普通大众的艺术鉴赏水平日益长进,对书画的喜爱程度日渐凸显,未来的艺术品市场才会具有可靠的、厚实的社会沃土。 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业—— 礼品画占书画成交额50%以上 艺术品作为礼品,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乎成了一条潜规则,尤其是礼品画,占到书画成交额的50%以上。当下,礼品渠道不畅通,对艺术品市场,特别是书画板块,一时的影响当然很大,但对市场的重建也非常有意义,能够为原来受排挤的真正藏家创造入市机会。 此前,书画之所以成为礼品渠道的主流,主要因为书画的艺术含量高,社会普遍认可其价值。最初,古书画作为礼品比较多见;后来,近现代书画受热捧,也冲上来当了礼品渠道的主力军,比例和古书画差不多。 而当代书画家的作品,由于其艺术性还没有得到历史的检验,价值能去到哪里还是未知数,所以在礼品画中的量,不及古代和近现代。现在,礼品渠道有变,书画板块也就首当其冲了。 而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礼品渠道的变化,可以看到,这是关乎艺术品市场新生的好事。一方面,短期内确实会让书画市场在成交额上萎缩、在成交价格上受挫;另一方面,则会让真正的藏家有机会入市,以可接受的价格将作品收入囊中,挤去市场上过度热炒的泡沫,使得书画作品的价格趋于合理化,再逐渐进入到稳步升值的正常状态。 以前,市场上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拍卖行要上拍某位大家的作品,有二三十人竞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真正的藏家,他们有自己的心理价位,而只有一个人是要拿去送礼的,但往往就是这样一位仁兄不惜重金将作品拿下。我之前就听过不少真正的收藏家抱怨,相中的齐白石、傅抱石作品都被送礼者抢走了。现在,送礼的竞争者退出了,其他藏家就可以比较理性地进行竞争了。尽管由于市场的变化,有可能出现书画作品单价回落的情况,但我相信,再过几年价格仍然会上去。毕竟书画永远是硬通货,甚至比黄金还要可靠。 总之,艺术品市场的调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今年的春拍,可能仍会处在低潮期,很多人还在观望中,但用不了太久,市场就会繁荣起来。我一直乐观地认为,等到买家群体“换血”完毕,真正的藏家对于书画的研究会不断加强,学术探讨会日益兴盛,到那时,才是收藏文化的真正繁荣,传统书画文化的真正复兴。 反 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 吕立新—— 对高端书画市场影响不大 礼品渠道有变,最主要波及的是中低端艺术品市场,对高端书画市场影响不大——像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等大师的作品,价位非常高,是收藏、投资的主要对象,而不是送礼的首选。价位在几十万元的书画作品,尤其是一些当代画家的作品,倒是礼品中最活跃的门类,但这部分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并不高,不会对整个艺术品市场产生大的震动。 业内人都知道,近现代以前的作品,价位往往比较高,真伪又不太好辨别,作为礼品不太合适;而一些当代画家由于很善于炒作,社会知名度比较高,同时作品的真伪比较好判断,可以直接到画家家里拿作品,可以提供合照、录影保真,因此,充当起了礼品市场的主力军,甚至,某些画家被称为“礼品画家”。要说礼品渠道发生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受挫的就是这样一些当代画家的作品销量。 但这不管是对市场、艺术家或是买家而言,都是好事情。首先,有利于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净化,让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在市场上流通;其次,我们都知道,以前很多画家都忙于应酬,为了交货不断自我重复,甚至是流水线作业,艺术含金量实在不高,“礼品画家”无疑是一种贬称,一旦没有了这样的市场,画家也就不会再单纯地追求走量、追求收益,反而能安安静静潜下心来进行创作,认真思考自己的艺术道路。另外,如果收藏完全是为了自己,那买家也会努力去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追求物有所值的东西。 就今年的艺术品市场,刨去礼品市场的一点微弱影响,我还是比较看好的。尽管不太可能一步就跨出调整期,但我想市场仍会朝着理性、健康的态势发展。天价拍品出现的几率会比较小,近代书画的竞争可能会越发激烈。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王凤海—— 礼品画萎缩只会令少数画家遇冷 个人感觉,礼品画渠道变化,会造成艺术品市场的些许波动,但不会太突出,更不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 实际上,礼品画只是这些年来艺术品消费中的一小部分,使个别画家的作品价位被大幅拉高,跟大多数画家却没有什么关系。其萎缩可能会导致某几位当代画家的作品销售遇冷,但不会冲击到大众的艺术消费。就拍卖行业而言,在几百亿元的成交额中,这一部分也占不了多少。真正的藏家,更不会拿自己心仪已久、高价拍得的作品当礼品。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常务副主任 刘幼铮—— 不会对整个拍卖行业产生明显影响 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礼品部分的缩减,是必然趋势和正常现象。虽然短期内确实会在拍卖量上有所反映,降低某些点数,但由于藏家队伍又有新发展,所以,这部分的下降不会对整个拍卖行业产生明显的、决定性的影响。从长远看,礼品渠道的变化,对拍卖行业的经营、建设,对收藏家队伍的健康发展,更具有正面意义。 我们都知道,一段时间以来,为适应礼品市场的需要,出现了不少专门的拍卖业务或拍卖公司,在拍品的质量上,良莠不齐,难以保证。这样的买卖关系是畸形的,在商业诚信上也是不健康的。现在,萎缩的正好是这部分业务,对净化拍卖市场,抑制拍品质量下降,杜绝假货赝品,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同时,2013年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信号——中端市场新加入了一批有素养的收藏家,他们基本在50岁左右,自身文化素质比较高,更加在意拍品的艺术价值,也更愿意做长线收藏,这无疑给文物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新鲜而健康的活力。根据《2013年拍卖业蓝皮书》显示, 2013年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的成交额为313.83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1.67%,其中正是中国书画板块的企稳,中端拍品成为维持市场信心的重要因素。我相信,2014年,这一新生力量必将继续发展,中端市场必然会拓展。 因此,我认为,今年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会继续保持稳健的调整态势,经营者、收藏者、买家的纯洁度也将有所提升。无论总的成交情况如何,和行业建设、收藏队伍的健康发展相比,后者将更加凸显其历史价值。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783-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书画交易市场是否降温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