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双清图 【年代】清 【作者】恽寿平 【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尺寸】88 X 54 CM 【材质】绢本 设色 自古以来,“清”是中国文人画家们最崇尚追求的一种境界,“双清”图常以梅、兰、竹、菊、石、松、水仙为主要描绘对象,选取其中的两种进行组合,表达清幽、虚静的意境与情怀。 本幅《双清图》是恽寿平55岁时所作。以"双清"为画名是因为梅花以"众芳摇落独暄妍"的品格而水仙以淡色疏香和清气逼人的特性同被视为传统绘画题材中的"清物"。此图以淡花青晕染绢地,烘托双清的花色。梅树苍干繁枝,横斜取势,其花瓣法南宋扬无咎的画法,即以墨笔圈线为瓣,线条雅秀雄健,勾勒出花之勃勃生机。水仙法元人赵孟坚的白描笔韵,叶片用笔富于急迟、粗细、顿折诸变化,花儿或仰或俯,或张或合,亦变化多端。作者以活泼多变的表现技法成功地展示出梅花、水仙暗香浮动的美感。全图不刻意求工、求似,唯求自然天趣,揭示出恽寿平一向所追求的平淡超逸的审美意趣。 此图以淡花青晕染绢地,烘托双清的花色。梅树苍干繁枝,横斜取势,其花瓣法南宋扬无咎的画法,即以墨笔圈线为瓣,线条雅秀雄健,勾勒出花之勃勃生机。水仙法元人赵孟坚的白描笔韵,叶片用笔富于急迟、粗细、顿折诸变化,花儿或仰或俯,或张或合,亦变化多端。作者以活泼多变的表现技法成功地展示出梅花、水仙暗香浮动的美感。全图不刻意求工、求似,唯求自然天趣,揭示出恽寿平一向所追求的平淡超逸的审美意趣。 本幅自题:“丙寅春瓯香阁临,南田寿平。”钤“寿平”(朱文)、“恽正叔”(白文)、“将移我情”(白文)、“寄岳云”(朱文)。画幅右侧王翬墨题,钤2白文印“王翬之印”、“石谷”。收藏印有“展轴神怡”等7方。 此图恽氏自题中"扬补之",即南宋画家扬无咎,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擅画梅竹。"赵子固"即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擅画白描水仙等。故宫博物院馆藏扬无咎《雪梅图》一卷,墨笔画野梅,疏竹,以淡墨染绢,枝干上部及圈花、双勾竹叶处留白,即借天然之色烘出半压残雪之状,所谓"倒晕法。"恽氏此图兼采扬无咎画梅、赵子固白描水仙法,同时用淡花青倒晕绢地,以烘双清花色,为恽氏花卉画别具特色的一种表现。 作者简介: 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天,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早年向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他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其父恽日初诗文杰出,为"复社"中人。叔父恽向(道生)为著名山水画家,自创一派。受门第书香熏陶。恽寿平少年历经战乱流离,与父恽日初先留寺为僧,后回故乡隐居不仕,过着终生布衣的生活。58岁病故家乡,当时家人贫苦,无力治丧,是王翚为他料理的殡事。在绘画理论上亦甚有建树,后人为其编有《南田画跋》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673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清恽寿平《双清图》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