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首,始烧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在金兵南侵的靖康之变中,和北宋王朝一起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史料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语见南宋周辉《清波杂志》)。南宋大文豪陆游也曾说,“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老学庵笔记》)。在南宋(公元1127-1279年)早期高宗赵构时,已经极为难得。汝窑因为制作精巧,釉色滋润,宛如天青,深得崇尚道教的宋高宗的喜爱。南宋时《百宝总珍集-卷九》里,有一首佚名诗如是说:“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值钱,今时押眼看价例”。南宋人周密在其著作《武林旧事》中,还罕见的提到宋高宗幸臣下清河郡王张俊府,张俊一次性进奉给皇帝汝窑16件的事情。可见即使是皇家,对于北宋汝窑,也是极为珍罕和喜爱的。否则这种本是皇家自制的瓷器,怎么会轮到臣下拿出自己的家藏品来进贡给君王呢? 汝窑由于靖康之变,北宋典章文物被金人褛夺一空。后来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随即迁赴扬州,以扬州为行在(临时首都)。当时高宗曾经命人携带东京(北宋首都开封)祭器礼器赴行在,旋因金兵南下,高宗仓促渡江难逃,所有祭器礼器均在南渡过程中损失殆尽。最后一批皇家自用汝窑瓷器,也就因此彻底湮灭了。这也是南渡中兴之后,高宗皇帝在修内司自建官窑,仿制汝窑瓷器的原因之一。 汝窑瓷器,在窑址被发掘之前,号称全球仅存67件半。几乎全部都是清宫旧藏,在民国前后散失到国内外。目前主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大博物馆中,私人收藏的据说仅有四件。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拍,来自台湾乐从堂收藏的一件汝窑小洗,以2.94亿港元的价格,刷新了中国宋瓷拍卖的世界纪录。原因就在于无论从历史还是文化角度,汝窑都无疑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翘楚。本着真精稀的收藏原则,此次汝窑洗的买主无疑是眼光独到,魄力深厚的。 汝窑瓷器中,盘碟洗类最多,瓶罐等较少。最为珍稀的是三足樽,盏托,还有一类被称为水仙盆的器物。其中台北故宫收藏有四件,业界习称为水仙盆的器物,为世所稀见。特别是其中一件无开片的水仙盆,被台北故宫视为镇馆之宝,全球独一无二。此器高6.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 23 公分,足径 19.3X12.9 公分,重670 公克。此器为椭圆形,盆状,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施天青色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灰白胎色。全器釉面匀净无纹片。 汝窑瓷器,史料记载“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目前学者皆以为,蟹爪纹指的是汝窑表面的开片,而无纹者,指的是没有开片的汝窑瓷器。传世67件半汝窑中,没开片的仅有台北故宫收藏的这一件,可见这件瓷器的珍罕程度。说到这件瓷器,还跟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雅好古器,还爱写诗。“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诗中,乾隆皇帝把汝窑误为官窑,而且,他把这种瓷器称为猧食盆。乾隆十年五月《活计清档》档案记载:“将猫食盆另配一紫檀木座,落矮些,足子下深些,座内按抽屉。”估计在他即位前后,宫中就把这种器型称为猫食盆了。而到了乾隆廿六年写诗,他写到“便是讹传猧食器”(猧本来是小狗的意思),可能他已经认为此件瓷器称为猫食盆(猧食盆)是不对的,汝窑水仙盆的命名也许就是乾隆所为。时至今日,所有学者都认为此器为水仙盆,是宋代种植水仙的玩物。 那么,这种汝窑瓷器真的就是水仙盆吗?笔者精研瓷器数十年,一直以来也未予质疑。近来无事,对宋辽金历史颇感兴趣,乃捡起《宋史》《辽史》《金史》等众多史料进行研读。发现把此种器型命名为水仙盆,实为大误。那么这种器型到底是什么呢? 这要从香炉说起。宋瓷里面,香炉最贵。所谓香炉,乃是焚香之物。南宋时文化繁荣,“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戾家”。香文化在经济文化繁荣的南宋时兴起,焚香用具香炉从此时起,走入了文人墨客的书房,成为必备之雅物。后世约定俗成,都把宋瓷香炉定为高品。但历史的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宋代以祭祀为重,祭祀用的是牛羊猪等祭物,号称太牢,少牢,而不是烧香。这是夏商周以来的国家传统。宋代瓷器,从北宋时期开始,就登堂入室,成为了国家祭祀的重器。《左传·成公十三年》就言:“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自古以来的君王,出于统治的考虑,无不把祭祀和军事当成国家头等大事,以显示其“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和不可侵犯的权威。《宋会要辑稿》礼一二之二言:“凡营居室必先建宗庙,凡造养器必先修祭器。庶羞不俞于牲拴,燕衣不俞于祭服”。历史上的宋徽宗因为亡国,被后人诟病为无道昏君,声色犬马,烧制汝窑官窑瓷器也成为他的罪状之一。其实宋徽宗建造北宋官窑的目的是为了“新成礼器”,而不是自用的玩物。这在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中兴礼书》卷九《明堂祭器》“器用陶匏”,意思是祭器用陶牧制造。其中的笾为竹制,簠簋豆为陶制,俎为木制,而尊罍之类则为铜制。 清代文人黄以周等辑注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三二“七月己亥诏”可为之印证,其道:(政和三年)七月己亥诏:“比裒集三代鼎、彝、簠、簋、盘、匜、爵、豆之类凡五百余器,载立于《图》(即《宣和博古图》),考其制而尚其象,与今荐天地、享宗庙之器无一有合,去古既远,礼失其传矣。祭以类求之,其失若此,其能有格乎?诏有司悉从改造。”。清代学者蒋廷锡所编《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卷一五五《天地祀典部》汇考九之七,引《宋朝仪注》,也专门记有:“(元丰六年,1083年)郊之祭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椫用白木,以素为质,今郊祀簠、簋、尊、豆皆非陶,又有龙杓,未合于礼意。请图丘方泽正配位,所设簠、簋、尊、豆改用陶器,仍以椫为杓”之言。由此可见,宋神宗元丰六年后,祭祀用的簠簋尊豆都改用瓷器了。这种瓷器,理所当然应该是汝窑瓷器,因为官窑瓷器当时还未烧制。(官窑是政和1111-1118年间创立的,见叶寘《坦斋笔衡》“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由此可见,北宋晚期,最迟到神宗时期,祭祀用的簠簋尊豆都是用汝窑瓷器。那么,这件所谓的水仙盆是簋簠尊豆中的器型吗?笔者研究初期,以为这种器型应该是盨,而盨不见于宋代有关祭祀的典籍。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椭圆形深腹四足,,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器盖与器身形态相近但稍小,器盖上有四个方足,为其一般判定标准。青铜盨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 和青铜器对照,我们惊奇的发现,汝窑水仙盆和盨相比,除了没有两个耳朵以外,四足,椭圆形,深腹这几大特征是完全符合的。青铜盨有半环耳和附耳两种,北京故宫藏杜伯盨是半环耳型盨的代表。而上图的日本拍卖品则是附耳型盨的代表作。可见盨这种器型是演变过程是从突出双耳到简略的。到了宋代,新制瓷盨,器型大为减小,瓷耳也不结实,不如直接用双手捧起,所以耳朵省去,也不再需要器盖。所谓的汝窑水仙盆实为礼器青铜盨的瓷制品无疑。但是,宋代《中兴礼书》中记载的明明白白为簠簋,没有盨。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两周青铜盨,研究文章不多。原因有二,一是其流行时间较短,自西周中期始出,至晚期大盛,进入春秋早期后又急剧减少,二是它的面貌为人们所认识只是晚近的事,宋代以来习称此类器为簋,而称簋为敦。直到容庚先生著《商周礼乐器考略》,始正其名,盨和簋才划清界限,后世学者称为盨的器型在宋时被称做簋。真相到此大白,原来这种瓷器,在北宋时期,就是簋。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的簠簋俎豆之簋,就是今天所谓的水仙盆。由此可见,所谓的台北故宫藏汝窑水仙盆,实为北宋汝窑青瓷盨,或北宋汝窑青瓷簋。学者不考,谬以数十年矣。今特为之正名也。 芝麻开门收藏-潭州晏氏,识于贰零壹柒年拾月日。(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 芝麻开门收藏古美术 ,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6330-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汝窑水仙盆应称汝窑盨考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