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约550~604,一说550~618),男,汉族,隋代渤海(今滨州阳信南)人,著名画家。 展子虔历经北齐、北周,到隋代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他在《隋书》等正史无传,但却是至今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画家。关于展子虔绘画作品与品级的记载,曾在唐宋评论画品的文献中多次出现。 展子虔绘画题材广泛,手法多变。他善画佛道、人物、车马、楼阁、山水、殿阁、翎毛、历史故事等。在着色技巧上,用青绿设色。他画人物描法工细,善用紧密的线条和浓淡的色彩表现对象的性格特征和神态形貌,达到神采意态俱佳的境地;画马各尽其妙,能注重描绘马的动势,将马站立走卧腾跃奔飞之姿描摹得栩栩如生;画山水则有咫尺千里之势,充分表现出自然中深远的空间感,被称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展子虔“天生纵任,亡所祖述”,自开一代风气(何志明、潘运告编著《唐五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7页)。 展子虔曾在洛阳天女寺、云花寺,长安灵宝寺、宗圣寺等绘有壁画,画迹有《长安车马人物图》、《南郊图》、《王世充像》、《法华变相图》、《朱买臣覆水图》、《北齐后主幸晋阳图》、《维摩像》、《石勒问道图》、《北极巡海图》等,分别著录于《贞观公私画史》、《历代名画记》和《宣和画谱》,其画作题材广泛可见一斑,也可看出展子虔是个多产的画家。后世将他与东晋南北朝的另三位名家并列,称为“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他所画寺庙壁画,虽系应酬之作,但也很出名。江都东安寺壁画、长安灵宝寺壁画、长安光明寺壁画、洛阳天女寺和洛阳云花寺壁画以及长安定水寺殿内东壁及前面门上所画三圆光,“皆突生壁”,“窗间菩萨亦妙”,长安崇圣寺东殿壁画和长安海觉寺双林塔西面壁画,在唐代很著名。他在龙兴寺画的《八国五分舍利》是一幅构图宏伟、情节丰富、人物众多的大型壁画。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隋展子虔《游春图》展示了当时的时代风貌,生动传神,贴近生活,被认为是展子虔的传世之作,也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此画中,展子虔以圆劲的线条和浓丽的青绿色彩,描绘了在阳春三月、春华绿树、山青水碧的郊野中,贵族、仕女骑马泛舟、踏青赏春的优美景色。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一改过去绘画中比例失调的状况,特别是对湖水微波广阔深远的描绘,颇为成功。在表现技法上,此图以墨线勾出山川屋宇的轮廓,然后填敷青绿色彩,并以深色重加勾勒,树木、人物等则直接用色点出,形体虽小,却生动有致。画面色彩典雅,富于装饰感。《游春图》画幅有限却场面开阔宏大,既是“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意”的具体体现,更得力于作者提高视野,采用了居高临下、俯视诸景的鸟瞰式遥摄构思,大胆将景物进行错位分割的技巧。景致的成功描绘和人物传神点缀,令人动情沉醉于远处层峦叠翠、粼粼碧波的画面。 《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独立的开山之作。《游春图》的出现,是对以人物画为主体性创作题材的突破和分离。至此,山水画以独立的形式步入了中国画的创作天地并随后成为主流画种。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突破,宣告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比例,已不适用于山水画全景创作的形式,为后来提出的“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合于自然的比例提供了图画依据。从此,中国山水画步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格局。展子虔是隋代一位有非凡艺术才华的画家,他以《游春图》为代表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展子虔人物画影响了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他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因而,被后世赞为“唐画之祖”,可谓上承六朝传统,下启唐代画风,在中国古代画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5610-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国风计划”之“唐画之祖”展子虔与《游春图》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