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红绿彩是鹤壁窑烧造白釉瓷器中一个独特的品种,古代先民从白至黑,走过了慢长的路途。面对五彩缤纷的客观世界与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窑匠们也在烧造过程中苦思冥想,能否将大自然中所见之色,转置于瓷器之上呢?在无色的季节里也能看到春夏之色、秋冬之万彩呢?在长期的实践中,鹤壁窑工也在不断地探索、学习借鉴兄弟窑场的经验,寻找矿物颜料。白釉红绿彩技艺的掌握,让瓷器妆点了人们的生活,也增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装饰种类有花卉类、动物类、人物类、文字类;品种有碗、碟、盏等等器皿。尤其人物瓷塑,烧造技艺上采用温烧造和低温釉上彩;制作技法上,采用模具塑造人物形象。鹤壁窑人物俑从白釉瓷到白地黑花直至白釉红绿彩,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可谓陶瓷界的一朵奇葩。 一、鹤壁窑白釉红绿彩始于宋金时期 从宋初的白釉人物俑到白地黑花及宋(中后期)金时期的红绿彩,鹤壁窑一步步迈进了绚丽夺目的色彩世界。其类型有: 1、宋代鹤壁窑白釉瓷人物 这一时期,为宋代初期,采用模具塑造人物形象,以白釉装饰技艺。其胎质有土黄色、褐色等,以灰白色居多,外施化妆土,再罩透明釉。 釉色乳白,胎质坚硬。妇人盘坐,头部前倾,颜面丰满,身着开襟衣,腰间系宽带,下着褶皱莲瓣束裙,胸前依偎小猫一只,老媪眉目慈祥,神态自若,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婴儿呈卧姿状,在左掩襁褓中缚捆着,胸、腹、腿、脚脖部系四条蝴蝶结带。釉色灰白,背部未施釉,胎土淘洗不纯,烧造出留有崩瓷现象。婴儿眉清目秀,甜甜美美睡在襁褓之中。 2、宋金时期鹤壁窑白地黑花人物塑像。 在白釉塑俑的基础上,为强化俑像的视角效果,使用毛笔蘸黑褐色点画,衣褶眉目,既克服了模板纹饰交代不清楚的弊端,又增添良好的艺术感染力。白地黑花装饰艺术,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应运而生。 其造型为童子端坐捧书而读,读“春来秋去”之大书,虽塑像头部残缺,但能观其之神态。童子端正的坐姿,身着左衽服饰,寥寥几笔就连盘结纽扣小小的细节也点缀的十分到位,展现出浓郁的宋金时期民族融合的服饰文化和工匠的传神之笔。 进入宋代中后期,人们在白釉黑花的基础之上,逐步掌握了如何使用红绿彩来装饰瓷器的技法,以白釉黑花为素胎涂画颜色,采用低温釉上彩,第一次在瓷器上出现了大红大绿绚丽明快的色彩。到了宋金时期,人们在实践过程之中不断完善制瓷工艺,基本掌控了红绿彩全部的技艺,使得这一独特的红绿彩技艺走向成熟。 1、制作手法。 采用模具制作人物俑。陶模胎取自当地的红黏土,制作成两个前后的合模坯,烧造成陶模范。这种陶模的制作方法是:事先雕刻一个独立的人物俑形象来,或坐或立,用泥巴糊涂于上面,拍打成形,分前后两半,阴干后,用950度左右的窑火烧成陶模具(一般厚度在1至3厘米之间)。有了模范,就能制作成批量的俑具(19-2拓出俑像)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节约了成本,这种陶俑通过压模、合模、粘合、阴干,施化妆土后,进行第一次烧造,成为素胎。 2.烧造方法。 红绿彩属釉上低温烤彩,从鹤壁窑发现的素胎标本来分析,宋代初创期,其采用的烧造工艺为三次进法。第一步先烧造素坯,在施化妆土的素胎上,墨线勾点,再罩透明釉;第二步进行1200度左右高温烧造,成品白地黑花俑,然后涂红绿彩;第三步再进窑实施800度左右低温烤彩即釉上彩。烧造工艺到了宋金成熟期后,将三次进器法改为二次进窑法,既节省了成本和资源,又提升了工艺水准,由于前期红绿彩矿物质原料性能不稳定,造成使用过程中出现易脱彩现象,为了使红绿彩保持颜色的亮丽,通过工艺上的不断提升与改进,采用矾红并在黄彩和绿彩之中函加铅融琉璃釉,克服了彩釉易脱彩的现象,这一缺陷的克服,使得红绿彩更加鲜亮明快。 3.装饰技法。 鹤壁窑从白釉装饰到白地黑画直至红绿彩,从无彩到有彩,把三者的优点集合为一体,如在宣纸上做圆一样,大胆落笔,悉心收拾,展现了中国容匠把中国画运用于瓷器之上,充分体现出瓷上水墨的艺术效果,红绿彩以其大红大绿的色彩,墨彩点睛,画眉、饰发,勾线,红彩饰唇、泽衣,绿色饰边,黄彩点缀,这种明快的色调。尽显中原地区人文情怀,受到了大众的喜欢,也影响到簪缨贵胄们,玩赏这种土而做的红绿彩小儿玩具,有宜子之祥也,以时间风磨宋金时期,时人有诗为证:“捏塑彩画一团泥,枚点金珠配华衣。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已成为当时“七夕”供养“乞巧”的一种析求多子多福节令性风俗现象。 三、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物俑的文化内涵 红绿彩在黑白釉瓷器中,其颜色鲜丽,色泽明快,富有浓郁的大红大绿的色块,艳而不俗,既符合中原人欢快豪放的性格,更显现出宋金时期中原人与游牧民族相融合而形成的审美趋向。 让这些传至近千年的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物俑活起来”,也让今天的人们,从中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升腾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就是其研究的价值所在。请点关注予以笔者支持!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鹤壁窑白釉红绿彩人俑的发展与演变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