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蓝釉是高温蓝釉之一,是以钻为着色剂,在1280℃—1300℃窑内一次烧成的蓝色高温釉,元代创烧成功。色调深沉,光亮细腻,釉色滋润,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稳定。明宣德祭蓝釉因其色泽深沉,明清时期被用来做祭器的釉色,故称祭蓝,又因常将蓝称为青,也叫祭青。清代另有以祭蓝釉作地的祭蓝描金、祭蓝地白花等工艺。 如何将瓷器烧出“茄皮紫”? 紫釉是瓷器釉色之一,主要以锰为着色剂在800℃—850℃低温烧成的颜色釉。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三:“紫色釉,黑铅粉末加石子青、石末合成。”颜色似茄皮,又称“茄皮紫”。由于配料和窑火气氛的不同,紫色呈色亦有所不同,有深浅茄皮紫和葡萄紫、玫瑰紫等色。紫釉始烧于明弘治时期,色泽光润,有深浅两种色调,深者如熟透的茄皮,浅者似将熟的茄皮。明万历时釉色淡紫泛黑,也有呈黑紫色的。清康熙时紫色有浅、深、老三色,以深者多见。雍正、乾隆时期茄皮紫釉均烧制较深,釉面莹润、色调浓艳为这一时期的特征。 釉上彩为瓷器彩绘方法之一,即在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绘纹饰再经低温焙烧。釉上彩为二次烧成,烧成温度在700℃—900℃之间。 釉上彩受釉的化学影响较小,故其色彩能够牢固附着在釉上且不变色,彩料色广泛,可烧出任何能够调制出来的色彩,包括釉下彩不能烧出的鲜艳色彩。 釉上彩的缺点是因彩绘于釉上,长时间的使用、摩擦会使色彩磨损甚至脱落,同时釉上彩含有铅,人们长期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 釉上彩工艺始见于宋、金时期,是在传统的低温色釉基础上发展而来,有五彩、粉彩、珐琅彩等。 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釉下彩瓷器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主要分类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釉下五彩等。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513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什么是祭蓝釉?如何将瓷器烧出“茄皮紫”?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