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2018春拍「抟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专场呈现63套拍卖品,来源有绪,大都为上世纪80、90年代入藏。其中不乏同一藏家收藏系列,展示了藏家对于高古瓷的视野与情怀,文化与意趣。还有几件来自海内外重要家族的旧藏,如日本青山根津家族、日本佐野美术馆、加拿大梁氏家族、香港琳标堂、清洪先生等,值得关注。 磁州窑器 本次「抟泥幻化」专场的磁州窑器特别丰富、精彩。今所说磁州窑器,多指华北地区若干窑场烧造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以及山西等地区,学界多以磁州窑类型器统称。宋、金、元为磁州窑业的巅峰期。早年,磁州窑器一直未被重视。自上世纪初叶,它首先引起了欧美,特别是日本学者与收藏界的高度重视和青睐,凡有实力之博物馆、财团、个人等都争相竞购。 剔花是磁州窑最典型的装饰技法之一,艺术效果流利洒脱,美不胜收。工匠先于素胎上施白色化妆土,其上再罩黑色或深褐色化妆土,然后剔去部分化妆土,以形成与地子颜色对比鲜明的构图。剔刻后露出的或是下一层的化妆土,或是最底层的胎色,最后再薄施一层透明釉烧成。两种剔刻技法均需要相当高的经验技巧,尤其是前一种,既要剔除黑色层而又不损白色底层显然难度极高,唯有熟谙材质、技艺超群的工匠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本专场的黑釉剔刻牡丹纹小口瓶和黑釉剔刻花牡丹纹罐即为此类剔花磁州窑器代表。 Lot 127 北宋 黑釉剔刻牡丹纹小口瓶 20.5 cm high 估价:HK$ 550,000 - 650,000 北宋黑釉剔刻牡丹纹小口瓶,造型端庄秀美,俗称吐露瓶、嘟噜瓶,也见有考古报告称为「矮梅瓶」、「半截梅瓶」等,为宋金时期北方窑口所流行。通体剔花装饰,肩、胫部饰莲瓣纹,上下呼应,腹部饰缠枝牡丹,花开上下,舒展开阔,纹饰空白处皆划篦纹,繁而不乱。整器黑白对比醒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此类器物传世者常见白地黑釉剔花、白地黑彩画花者,留白面积大,剔工少。本品则不同,通体剔花,形成白色轮廓线的图案效果,工艺繁复,传世稀少,又器身较为完整,颇为难得。 Lot 141 金/元 黑釉剔花牡丹纹罐 28.5 cm high 来源:香港私人收藏,购于1980年代 估价:HK$ 800,000 - 1,000,000 金至元黑釉剔刻花牡丹纹罐,形制周正,气韵挺拔。外壁采用双层化妆土的剔花手法装饰缠枝牡丹、卷叶纹,黑白分明。黑釉发色纯正,釉面厚润具质感,不同于泛褐色的常见品,白色也是纯度极高,比常见的泛黄或直接露底胎者高级很多。经转流传数百年,除釉面的轻微使用痕迹外,品相完整,釉光滋润,可称珍品。 Lot 128 北宋绿釉黑彩牡丹纹撇口瓶 25.5 cm high 来源:香港私人收藏,购于1980年代 估价:HK$ 1,000,000 - 1,200,000 以上所说的磁州窑剔花器中,最后罩透明釉烧成,但还有少量器物是罩了一层低温绿釉,十分难得,完整传世者就更为稀少,此北宋磁州窑绿釉黑彩剔花牡丹纹撇口瓶便是一例,此器乃香港私人收藏,购于1980年代。透明釉可以经受陶瓷器的烧成温度,但含铅的低温绿釉则不然,所以此类绿釉器必须二次入窑,工艺难上加难。 磁州窑的绿釉黑花器主要见于拍品式样的撇口卷唇瓶上,纹饰多为牡丹花,制作难度大,存世稀罕,目前所见多为海内外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法国吉美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奈良大和文华馆、根津美术馆等。值得一提的是,此类磁州窑绿釉瓶,大多在白色地上直接绘制黑色纹饰,唯有纹饰细节处是在黑色化妆土上刻划的。 北方白瓷 隋唐以来,白瓷发展迅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新格局,白瓷「类雪」、「类银」的品格深受人们喜爱。河南巩县窑、河北邢窑、定窑以及磁州窑类型器等皆有精彩的白瓷问世。 Lot 103 隋/唐 白釉双龙柄瓶 54 cm high 来源:1990年代购于香港 估价:HK$ 60,000 - 80,000 白釉双龙柄瓶,河南巩县窑制品,体型硕大,气势非凡。双龙瓶多见素身器,带有模印贴塑花纹者较为少见,本器肩部对称贴塑两组卷叶纹,十分精致,品级甚高。 Lot 115 唐 邢窑白釉「盈」字款注壶 17 cm high overall 来源:香港私人收藏,购于1980年代 估价 Estimate: HK$ 300,000 - 400,000 白釉「盈」字款注壶,壶,为唐代邢窑代表作。通体施白釉,釉色微泛青,尤其盖钮下方积釉处犹显青绿,釉中气泡丰富。釉面细润,光泽感强。足心处阴刻「盈」字款,是邢窑专为唐大盈库特别烧制的贡品。 Lot 116 北宋 定窑白釉葫芦形执壶 21.5 cm high 来源:香港私人收藏,购于1980年代 估价: HK$ 750,000 - 850,000 葫芦形执壶是北宋早、中期十分流行的一种样式,制作精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协调。足底有三角形热释光检测取样点,测定编号为中科研发8799CB48,测试结果与本品标示年代相符。 Lot 132 五代/北宋 白釉刻划卷叶莲瓣纹执壶 18.6 cm high 来源:1980年5月购于日本,附票据 估价 Estimate: HK$ 1,000,000-1,200,000 白釉刻划卷叶莲瓣纹执壶,此类执壶式样乃五代至北宋早期所流行,耀州窑、越窑、定窑等均可见,亦有辽瓷产品,皆可证此壶年份佳、品级高。腹壁剔刻双层仰莲瓣纹,莲瓣疏朗宽阔,蓬勃饱满,中脊出细棱,具浮雕效果,时代风格显见。五代至北宋早期经常出现多层莲瓣的浅浮雕式装饰,之后逐渐减少。肩部以针状尖利的工具刻羽毛状卷草纹,纹饰独特。线条细腻,设计精妙,工艺超群,可比越窑线刻花精品。整器立坯后,挂浆水样白色化妆土,均匀细润。后罩透明釉,莹澈清透,细润具光泽,积釉处微闪黄。釉面满布细碎开片纹,分外美观。纵观此器特征,乃五代至北宋初期北方所产,工艺兼容并蓄,稀有程度可见一斑,端庄大方,时代风格彰显。 Lot 108 北宋/金 白釉刻莲瓣纹洗 19.3 cm diam 估价:HK$ 250,000-300,000 南北青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基本处于分裂之中,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从而也形成了陶瓷业北弱南强的局面,南方青瓷一枝独秀,以「千峰翠色」的越窑为表率,且持续发展。 Lot 138 晋 青釉兽面双系盘口壶 22.5cm. high 来源:1990年代购于日本 估价 Estimate: HK$ 35,000-50,000 青釉兽面双系盘口壶,乃西晋青瓷标准器,器风古拙自然,具有很高的历史及学术价值。施釉至下腹,控釉技术高,釉色明净。旧配日本松木盒,并有墨书签条,内容为「重要美术品」、「古越磁兽镮双耳壶」,可知早年为日本私人收藏。 Lot 135 五代/北宋 越窑青釉刻划花盘口注壶 34cm high 来源:台湾私人收藏,购于1990年代 估价 Estimate: HK$ 500,000 - 600,000 越窑青釉刻划花盘口注壶,式样新颖,气质独特。通体刻划花装饰,以针状利器细刻纹样,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S型双交枝牡丹,口沿、颈部、弯流等辅以漩涡状卷草纹,为越窑经典装饰纹样,线条纤细流畅,工艺精湛。此式盘口长颈注壶在越窑产品中见,辽瓷中却常有,尤其盘口、长颈、竹节等特征在同时期的北方器物中比较流行,此物极有可能为吴越国专门制作的贡辽物品。整器挺拔俊秀,制作精美,是为南北方艺术兼容并蓄的代表,也体现著当时吴越国与辽互为往来的交流状况。 Lot 139 唐 越窑花口盘 17.5 cm diam 来源:1980年代购于香港 估价 Estimate: HK$ 180,000-220,000 五曲花口,每曲中间内凹成双瓣。外壁可见五道短直压痕,与口沿凹缺相对应。内外满施青釉,釉面均匀,微泛青黄,釉光极好,滋润细腻。整器素面无纹,以玲珑巧制的造型和静谧优雅的釉色取胜。 北方青瓷以耀州窑为开端,其青瓷产品真正的成熟要从五代末北宋初开始。之后的河南青瓷则更为昌盛,窑口不胜枚举。 Lot 118 北宋/金 耀州窑青釉刻划花牡丹纹碗 20.6cm diam 来源:日本东京田川画廊旧藏 估价 Estimate: HK$ 220,000 - 250,000 耀州窑青釉刻划花牡丹纹碗,大口径,制作周正,碗内刻划单枝的折枝牡丹花卉,刀锋犀利,铲剔自如。花朵丰满富贵,枝叶舒卷婀娜。花叶、花瓣脉络等细节以篦状工具划出,使纹饰更加具象生动。施釉烧成后,纹饰愈加清晰,层次分明,浓淡相间。整器形制规矩,刻工精湛。布局有致,繁而不乱。裹足满釉,釉色青绿泛黄。故宫博物院有相同藏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4629-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一波海内外私藏高古瓷现身嘉德香港春拍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