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不落地”,也叫“百花不露地”,是清代在社会文化达到顶峰时的产物,在清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汇集了当代最著名的一批名工巧匠,令这个时期的瓷器,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百花不露地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 百花不露地的装饰形式始于乾隆年间,这种纹饰多在瓷器中心部位做绘出牡丹等大朵纹样。 在周围以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牵牛花等等各种小花作为陪衬,辅纹精细,令整个画面覆盖整个瓷器之上,象征着百花呈瑞的好兆头 … 百花不露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直解为画上许多花把底子都盖住,使其不露地儿,也叫做“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其绘饰手法属于粉彩的一种,粉彩是康熙朝形成的,那么“百花不露地”的表现手法也不会早于康熙朝。“百花不露地”的画面繁缛,极尽工巧,衬托出了器物本身的雍容华贵,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了极大的美感。 乾隆时期,清朝的瓷器从工艺到品种都达到了一种顶峰状态,繁密和华贵是这一时期的特点。而百花不露地工艺充分的反映了这种特点。繁华的顶点必然是衰落,乾隆之后,中国的瓷器,在繁荣中,已经透露出衰落的气息。百花不露地工艺的瓷器,远看给人一种极其密集的感觉,甚至会引起人视觉上的不适,但是近看,每一朵花都画的十分精致。 是不是看着满眼晕,好,再来一波! 刚才说了“百花图”一般以牡丹花作为画面的主题,然后以此为中心,在器身遍绘菊花、牵牛花、百合、月季、荷花、茶花等等,有的花与花之间留有空隙,填充成黑色的,称为“黑地”。 直接留白,称为“白地”。 花与花之间不留空隙的,称为“百花不露地”。 如此惊艳的“百花图”,出现在200多年前的乾隆时期,为何它不早不晚,刚好出现在那时呢?综合以下几个因素,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合的缘故。 天 时 用粉彩绘制花卉早在雍正一朝早已出现,且技法运用日渐成熟,乾隆一朝的“百花图”,相比雍正一朝,无根本性的突破,只是在雍正成熟的粉彩花卉技艺的基础上,将图案复杂化。所以,“百花图”在专业人士看来,只能说是“继承加创新”的结果。 地 利 乾隆时期,也正是西方洛可可艺术的风行时期。这种复杂又繁缛的百花图,正好符合西方审美。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致粉彩瓷大量外销的原因之一。“百花图”也因此而流行开来。 洛可可风格装饰 人 和 乾隆帝的“农家乐”审美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与他父亲的“小清新”审美风格有着天壤之别。他热衷那些“巧夺天功”的器物,对于颜色鲜艳布局繁密的彩瓷装饰格外喜爱。话说,这也从另一方面促使了粉彩装饰纹样的发展道路向更加密集的方向靠拢。 百花图粉彩艺术 虽然“百花图”是应了乾隆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其内在的艺术可是大有讲究,看似繁杂的百朵鲜花,在构图上,通常会以一只硕大的牡丹为主体,旁再穿插各种花卉,且会用到缠枝将花与花朵之间进行巧妙的过渡。 在色彩方面,也是应用了西洋的明暗渲染法,使得整个画面形成明显的空间感。如果是采用老一套的五彩技法,则很难做到这种错落的层次感。 暂得艺术馆作为一家专业的文化艺术品经营展示机构,其宗旨是搭建中国古代艺术品与艺术爱好者的沟通桥梁,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以来推动艺术品交流的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希望通过暂得艺术馆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热爱中国古代艺术,在全民逐的时代不因城市的喧嚣和浮躁而焦灼不定,以宁静而致远的人生观触摸历史风情、感悟文人风骚。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4437-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百花不落地:粉彩瓷的极致瓷绘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