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检测证明,景德镇元、洪武、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着色原料皆属同一种进口高铁低锰型钴料,即苏麻离青。然而从艺术的表现上,虽然有着第一篇所描述的共同点,每个朝代却同样也有着自身的风格与特征。 友人李老师在他的一研究中写道:元代青花线条稳定少晕散,是景德镇工人对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做了技术上的改良,而永乐青花多晕散,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追求那种晕散的美,在技术上服从了艺术。 让我们来分别观察元、洪武、永乐和宣德四个时代典型的青花图片。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成熟的产品颜色青翠沉着,色料较薄、线条流畅稳定、少晕散,多黑斑。由于苏麻离青中含Fe2O3,在还原焰中Fe+2浓度不太高的情况下将釉着成绿色,如果局部聚集浓度高了则会变成褐色甚至呈黑色,即形成Fe+3的着色,而Co离子是纯蓝色的。因此,正烧时青花呈Co离子和Fe+2同时并存的翠青色(图七),欠烧时由于钴料未在釉中散开及溶解在釉中的量少故呈现带灰的青蓝色(图八)。过烧时由于色料在釉中的大量扩散形成晕散现象,然元青花中出现晕散的很少见。 众所周知,元末景德镇窑工通过在瓷石中加入麻仓土,完成了对瓷胎二元配方的工艺改良,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瓷器烧造的温度,以适应伊斯兰文化对瓷器体型硕大的习俗要求。而从青花少晕散的特征上,可以初步判断刚刚实现工艺革命的元末景德镇,在窑温的提升上相比后来的明清时期,尚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这也可以从瓷胎中耐高温的Al2O3的含量相对较低(与明清比)和釉中易熔的CaO的含量较高(与明清比)得到进一步证实。 洪武青花,发色多沉闷,呈灰蓝、灰黑色,线条稳定、少晕散,多黑斑。洪武青花总体给人感觉灰突突的,除了铁锈斑、黑斑的典型特征外,似乎与元、永乐和宣德的蓝色搭不上边。李辉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他怀疑洪武青料是元末用剩的废料或次等料。这一点,我通过仔细比对《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中元、洪武、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釉和青花的成分数据,似乎得到了佐证。 钴矿是一种分散性的浅位的矿藏,分堆分散埋藏于地下约1米左右,俗称“鸡窝型”矿藏。钴矿的品质也相当分散,因所含成分:铁、钴、锰等着色元素比例和含量的不同,参差不齐。因而在制成色料前,景德镇窑工首先要对钴料进行加工,其加工步骤有《江西大志 陶书》中记载的“敲青”、“淘青”等净化提纯的方法,也有《天宫开物》中所描述的煅烧处理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更多、更纯净的氧化钴,剔除杂质:铁锰等氧化物。反之,淘洗不精的次等品、淘洗残剩的废品,则氧化钴含量低、氧化铁相对高,尤其是铁钴比高,这正是洪武青花成分的特征(图十)。 除青料本身的质量之外,烧成温度相对低也是造成洪武青花发色灰暗沉闷、少晕散的原因。 永乐青花,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浓艳,色料较厚、多晕散,多铁锈斑块。晕散,是永乐青花的一大特征。较高的烧造温度、较高比例的钙和钾、钠及铁,都会降低釉面的粘度增加流动性,使青料更好地溶于釉中并向非着色区扩散。 永乐青花上多见流动的鱼藻纹、随风飘动的花、与茎叶,将晕散的效果恰到好处地运用在这些纹饰上,能够给人一种栩栩如生和灵动美妙的感觉。 而青料较厚、烧成温度偏高,也使永乐青花在晕散中更加发色浓艳。 永乐青花瓷釉面较元青花和洪武青花更为莹润,从釉面的成分上看,其钾含量相对较高,增加了烧成后釉面的光亮度和莹润感。 宣德青花,胎体更加致密洁白,青花发色分两种:一种浓艳带黑斑、长伴有锡光,一种稳定、少黑斑、黑斑处没有锡光。宣德青花瓷胎相比前朝含有更高比例的Al2O3,瓷器的烧成温度也更高,因此胎体更加坚硬致密,由于淘洗工艺的提升,胎土中的杂质更少,因此胎体显得更加洁白。 大量的科学检测数据显示,宣德青料分为两种:一种与元、洪武、永乐相同的高铁低锰型苏麻离青,一种为低锰高铁型国产青料。因此宣德时期的青花,随都色泽浓艳,但有些有着典型的苏麻离青料的晕散、铁锈斑并伴随银白色的锡光,有的则虽有黑斑,但无银白色锡光,线条稳定安静。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4207-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元与明初苏麻离青的不同表现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