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人射箭常用的手法是蒙古式射法,蒙古式射法又叫拇指钩弦法,使用拇指钩弦。 采用这种手法开弓时,需要在拇指上带上扳指,扳指相当于比较粗大的戒指,开弓时,弓弦挂在扳指上,便不会勒伤手指。 扳指的历史
早期坡形扳指的外形为一端水平,另一端一侧较高一侧较短的圆筒型,配戴的时候,较短的一侧在拇指背部。 妇好墓出土过一枚早期坡形扳指,材质为青玉,较长一侧刻有用于挂弦的槽,较短一侧有兽面纹,兽面下有孔,应该是用来穿系绳索用的,射手佩带扳指时,为了避免扳指从手上掉落,往往会用绳子把扳指系在手腕上。 到了东周时期,坡形扳指的形制发生变化,整体高度变矮,较高的一侧斜伸出如盾形,外部还出现了用于钩弦的凸起,这种造型已经与后世的坡形扳指没有太多区别了。 东周时期的扳指有玉、骨、皮革等材质,西周北吕周人墓地和三门峡虢国墓地都出土过玉扳指,东周时期的墓葬中出土过不少骨扳指和玉扳指,出土时均处于墓主手部,如洛阳中州路东周墓葬、包山楚墓、望山二号墓、曾侯乙墓都出土过骨质的扳指。 东周时期的弓箭文化比较发达,扳指的应用也很广泛,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原本是武备用具的扳指逐渐向纯装饰性演化,最终演变成一种玉佩。由于不少人习惯称呼扳指为“韘”,因此这种玉佩又被称为韘形珮,韘形珮在汉代十分流行,隋唐之后不见踪影。 明代使用的扳指依旧是坡形扳指,明人称其为指机。清军入关前,使用的扳指都是鹿骨制成的筒形扳指,由于满人军民一体,因此扳指是大多数人都要配备的东西,入关之后,随着战事的减少,不少人不再需要弯弓射箭,但佩带扳指作为一个习惯仍然被大众保留下来,普通人作为装饰品佩带的扳指有骨、玉等材质。受满人习惯的影响,筒形扳指最终取代了坡形扳指。 1966年,李莲英的墓室被打开,里面藏有50多件小巧精美的陪葬品,其中包括一枚扳指,专家估价2个亿。这枚满翠扳指,这枚扳指现今被首都博物馆收藏,是其镇馆之宝。 扳指又被称为决或者韘,古人称呼善射的勇将为“摧决之将”, 南朝宋人袁淑便写有有“重币甘辞,招摧决之将”的句子。催决即扣断扳指的意思,扳指是挂弦的器具,而弓弦能够将扳指勒断, 可见射手所用弓力之强。 关于扳指是否便是韘,人们也有不同看法。《说文》中有“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的句子,认为韘便是扳指,朱熹也赞同这种看法,清代学者和现代考古界的主流看法也认为韘是扳指。 也有人认为,韘是套在扳指内部,防止扳指滑脱的皮套。人们佩带扳指的时候,为了避免滑落,会采取多种手段,一种是在扳指上打孔,然后用绳子穿过扳指上的孔,另一端系在手上,如妇好墓的扳指便留有穿绳的孔,另一种便是先戴上一个皮套,再把扳指套在皮套上。 关于韘是否是扳指的争论早已有之。段玉裁认为,先秦典籍里仅有诗经称呼扳指为韘,其余均称其为决,因此汉代的《毛传》认为韘是扳指是缺乏证据的。王夫之认为,韘和决是两种东西,韘是防止扳指脱落的部件,与明清时期射手在扳指内放小块皮革的作用相同。 《士丧礼》中有“设决,丽于腕,自饭持之,设握,乃连腕”的句子,郑《注》中说“决以韦为之籍”,《说文》有“屧,履中荐”也。马瑞辰认为,说文中的“韦系”足以证明韘字从韦,以韦制成,而“荐”即“籍”,“ 韦为之籍”即“韦为之荐”,“ 屧”是鞋子的“荐”,即鞋垫,而决用韦做“荐”,即韘。 包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扳指内存有皮垫,可与上述学者的猜想相互佐证,韘字从韦、枼之音,而枼多指扁薄之物,也复合皮垫的外形。 后记说到扳指,就要提到另外一个被称为“夬”的东西,战国时期的楚简内有夬字,外形与手套指环的形象相近。文献中出现夬字时,多与弓箭同时出现,可见夬应当是射箭时的辅助设备。 李春桃在《说“夬”“韘”——从“夬”字考释谈到文物中扳指的命名》中,结合上述资料和其他资料,最终认为,夬是扳指,韘是扳指内的皮垫,两者因为经常同时出现,部分情况下,人们也会用韘代替夬,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夬韘不分,韘也成为扳指的代称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4180-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扳指居然是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