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近代机制币成为钱币收藏的“座上宾”以来,收藏者通常认为铸造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大清银币户部中字一两(以下简称“中字一两”)均为样币,有厚重版(约39.5~40克)和标准重量版(通常为37.3克)两种,此乃是公认的。在此之上,克劳斯目录上又将其中标准重量的中字一两分为“原铸”与“后铸”两种,就不知所出何据了。 我们知道,中国铸币方面的文献所存甚少,其中关于中字一两样币的资料则更少。 就已知文献来看,并无关于中字一两“原铸”与“后铸”的记载。可见,这种论断并没有可靠的文献依据,估计是根据中国第一代机制币收藏大家的说法而臆断的。 那么,为什么第一代机制币藏家认为,中字一两这一系列有后铸呢? 因为人们发现有些中字一两的底板上有“痱子”(粒状凸起物),有些则没有。于是第一代机制币藏家便以此作为区分,将有“痱子”的中字一两认定为所谓的“后铸”,而没有痱子的则被认定为初铸。现如今,各大拍卖公司与钱币鉴定、ww.pf369.cn评级公司也都依据此理进行判断。
图1:正面底板上有粒状凸起物“痱子”的中字一两,背面较光洁。 既然大多数都认为中字一两有所谓的“后铸”,那么这个后铸出现在什么时间?后铸中字一两的原因又是什么? 事实上,所谓“后铸”一说目前没有可靠的文献依据支持,无法判断时间,更不知道原因。 那么可否仅凭“痱子”就将一部分中字一两定性为“后铸”? 笔者认为不可。 ●笔者注: 如何定义后铸钱币? “后铸”即英文的“restrike”,是由于特殊原因,在该钱币问世后,铸造厂使用原模具再次铸造该种钱币,此即所谓后铸钱币。在世界范围内,后铸钱币属于常见现象。 笔者认为目前针对“后铸版”中字一两的推论并不正确,论证如下: 壹: 钱币表面出现的“痱子”样凸起并非后铸币的充分条件 1. 不仅“后铸”会出现“痱子”,新铸也会 众所周知,就职于天津造币总厂的意大利籍钱币设计及雕版师鲁·乔奇铸造有少量的民国三年袁世凯签字版样币。通常认为,这些签字版都是初铸版,并无后铸品。 中国第一个国家造币厂——天津户部造币总厂。 笔者曾见过四枚民国三年袁世凯签字版银币,对其中的两枚印象深刻,分别是由美国藏家包克先生和台湾钱币藏家张秀青先生所藏的签字版一圆(后者如今为笔者所藏)。 这两枚签字版品相皆佳,但通过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正面袁世凯脸部额头与额头斜上方的底版都有许许多多的“痱子”样凸起纹,如下图所示。 图2:民国三年袁世凯侧像签字版一圆样币 这些“痱子”与中字一两的痱子非常相似。作为初铸的鲁·乔治签字版袁世凯样币,使用崭新的模具铸造的钱币底版和人像却出现“痱子”凸起,表明“痱子”并非是模具的锈蚀所致。 由此可证,将底板或图案上有“痱子”状突起物的钱币统统归于“后铸”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2. 模具锈蚀产生凸起是斑状,不是粒状的。 从技术角度分析,钢模一般推测应该使用中碳钢。优质中碳钢兼有韧性和硬度的特点,但在潮湿的环境下,碳钢却易于锈蚀。这种锈蚀往往成片出现,不大会有针样的腐蚀孔,因此用锈蚀的钢模清理后铸造的钱币表面应该是成片的锈蚀痕迹。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将两枚分别由原模和锈蚀后的同一模具打制的古希腊钱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这些由模具锈蚀引起的凸起呈斑状,与点状的“痱子”有明显的区别。 图3:两枚分别由原模(左)和锈蚀后的同一模具(右)打制旳古希腊金币 从中字一两和签字版袁大头的“痱子”可以看出,这些都是点状“痱子”,不是锈蚀的斑状凸起。 3. 模具锈蚀造成凸起有规律,“痱子”却无。 中字一两所谓“痱子”版的总量存世不多,其中有些表面只有稍许的“痱子”,有些则较多,并无明显规律。我们尚未发现任何两枚中字一两具有一致的(或至少是相似的)“痱子”。 根据世界各国钱币研究的经验,凡由模具破裂、腐蚀、损坏造成的钱币表面呈现出的凸起类纹路都有明显的规律性——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两枚以上钱币在相同区域内有类似凸起,甚至可以通过钱币上纹路的比对看到模具损坏逐步加深的过程。但就目前来看,“后铸”版中字一两表面的“痱子”并无这种规律。 4. “痱子”版与无“痱子”版有相似的铸造特性 再次,现存的“痱子”版中字一两的铸造均十分规范,具有与无“痱子”版一批铸造的特征,应是同一批所制。而且,客观上来看,如此拖拉分批地铸造少量钱币也不符合常理。 图4:正反面均无粒状凸起物的标准中字一两 因此,痱子系模具锈蚀的推论很难成立。这些“痱子”无法成为将一部分“中字一两”定性为后铸钱币的充分条件。 贰: 钱币表面的“痱子”不是后铸的必要条件 1. 一些其他中国近代机制币的后铸品中并未出现“痱子” 某些类别的中国近代机制币是较为明确地存有后铸品的,如京局庚子、江南甲辰七钱二分、云南大困龙七钱二分、袁大头一元银币等。从这些较为明确的后铸钱币来看,它们的底版上并没有所谓的“痱子”。 京局庚子的模具经历义和拳动乱,造币厂火灾和颠沛流离沧桑波折,保管条件并不好,但在30多年后被私人启用,私下利用造币厂设备铸造的一圆、半圆等钱币上也并没有明显的粒状凸起物。相反的由于私铸设备压力不足等原因,正面底板上却有不少凹坑。 图5:私人利用原模后铸的京局庚子七钱二分 除了京局庚子后铸版以外,其他几种后铸钱币的存世量较大、获观较易,有心者可细心体察、进行印证。 2. 国外钱币的后铸品中也未出现痱子 此外,国外的后铸之例也可证明,痱子并非后铸品的必要条件。 伯明翰造币厂曾用1790年~1805年的乔治三世铜辅币的人像原模,铸造了各种各样的金、银、铜币。 图6:英国Droz氏利用伯明翰造币厂模具后铸的乔治三世半便士 这些后铸的钱币在英国都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因此属后铸无疑。它们中有些品相完美无缺,有些由于模裂而形成钱币底版上的模裂纹,有些由于模具的锈蚀,造成钱币底版上出现成片的锈蚀纹,但它们却均未出现“痱子”。 也就是说,后铸版钱币并无必须有“痱子”样的凸起纹的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中字一两主要分两个版:一是初铸厚重样币(Pattern),二是标准重量小批量试样币(Specimen),而“痱子”版属于后者。 其中,包括“痱子”版在内的标准中字一两铸造量较小,形制尚不适于流通,所以笔者猜测它们皆为试样币。 钱币上的“痱子” 其实并不鲜见,金、银、铜币都能见到。这类“痱子”不但在样币上有,很多流通币上也有。 究竟这些“痱子”是如何产生的,有几个线索可以参考: 一种说法是制作工具模时使用碳粉脱模造成模具表面的粒状凹坑(孙浩先生著《百年银元》中字一两节略),但这一说法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标准重量的中字一两没有“痱子”。 另一种说法是使用质量不高的钢材或淬火过程造成模具表面缺陷,但这种说法同样既不能解释为什么存在没有“痱子”的中字一两,也无法说明“痱子”的无规律性。 还有人说这批模具来自英国,由于海运时间长,模具未加油封,造成了表面的锈蚀,但这种说法仍存在上述反例而无法清晰解释。 就目前已知的文献资料和实物钱币对比来看,中字一两的“痱子”问题仍然可说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笔者倾向于猜测粒状凸起物是由于设备局限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3. 进口设备不适应“一两”型钱币冲压 西方在16~17世纪开始的国际大宗贸易中,大量使用重量在26~27克,直径37~38毫米的银币(合国制七钱二分),西方机制银币铸币设备也都是以此单位重量作为标准而设计制造的。可当中国拟采用“一两”作为银币单位时,国内各造币厂使用的还是当初铸造一圆银币及辅币时从国外(多数是英国)引进的设备。面对重达37克以上、直径40毫米以上的大坯饼,这些设备的压力、冲压速度等都显得不适应。 就结果来看,有的中字一两正面“痱子”多,反面“痱子”少,有的则相反,由此可见,“痱子”的产生具有很强的无规律性,甚至无固定的模具组合性。因为缺乏规律性,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每一枚钱币在铸造时设备、模具状态的随机性变化导致每枚币出现“痱子”的数量不同。这些细节也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上面提到的“机器不适应”这一观点。 图7:背面有大量粒状凸起物而正面较为光洁的的中字一两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提出疑问:那为什么厚重型中字一两样币没有一枚的底板带有“痱子”呢? 除了进口的设备外,当时部分造币厂还保留了人力螺杆压力机,这种设备虽然生产效率低,但由于采用螺杆压力,没有冲压的振动,压力均衡、平稳缓慢,可以铸造出非常精密漂亮的钱币。因此,这种设备常用来铸造样币。笔者猜测厚重型中字一两样币也是因此而并未出现“痱子”。 至于上文提到的袁大头签字版这类的标准一圆样币为什么出现粒状凸起物,个人分析可能与设备冲压力量、速度调整不当有关。 钱币表面处理不当并非仅见于中国。根据笔者的研究,西方国家18世纪末使用蒸汽机为动力铸造钱币时,由于压力的不稳定而造成钱币表面各种缺陷。缺陷较严重时出现弱打、偏打、透打,但更多情况下会出现钱币表面纤细的龟裂、褶皱或数不清的黑色颗粒状效果。 拉美国家在19世纪中叶铸造的许多钱币表面都有不平整的情况,这主要也是因为技术不成熟。这种细微的颗粒状效果或不平整的现象与腐蚀的斑块形成对比,有时在同一枚币上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 清朝末年,我国的铸币技术还不成熟,类似的现象也完全可能出现。 另外,中字一两还有一些特性值得在文中探讨。 ●笔者注: 样币的特性: 一般而言,样币有几个特征,分别是:图案未定,重量、尺寸未定。 举例来说,铸造于1903年(光绪29年)的户部一两直径约43.4~43.5毫米,使用的银坯饼大于户部中字一两,重量却低于标准一两,因此它们明显不属于流通币。 可以确定的是,中字一两无论厚重版还是标准版都带有这些特性—— 加厚版中字一两,其重量超过标准一两约6%,但直径仅为40.5毫米,当然不是用于流通。 标准版中字一两,虽然重量符合库平制,但直径却也只有41毫米左右,只有七钱二分标准直径39毫米的105%,尺寸差别不明显因而不利于流通,而且成品声音偏浑浊。 事实上,直到1910年宣统二年“圆两之争”才正式落下帷幕,中字一两从未正式发行。笔者猜测中字一两并未敲定发行计划,无论初铸厚重版还是标准版都只是试铸钱币。
图8:厚重版中字一两样币 此外,中字一两加厚版与标准版在图案细节上也有区别。这主要是由于模具曾经历修整所致。 通常而言,铸造厂会先雕刻原模(阴模),一般很深峻,全部细节尽可能清晰。然后由原模翻铸二元模(阳模),细节有所减轻,最后二元模再翻铸工作模,细节再一次减轻。工作模损坏后,可再由二元模翻铸。这个过程中,二元模经过翻铸也在不断地损耗,所以细节渐渐丢失。 从广东七三反版的光边样币、齿边样币和流通币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个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流通钱币的高点最先磨损,越是高浮雕,高点越容易受损,磨损后的钱币也越难看。所以在确定了钱币发行的图案和文字等细节之后,一般对二元模进行一次修整,使之变成低浮雕,这样做出来的工作模可减少高点,铸造的钱币有利于长期流通。 笔者认为,“痱子”版是在铸造厚重版确定图案文字后,对二元模进行修整翻铸的工作模铸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造成了工作模的稍许变化,所以也造成了加厚版和标准版的图案细节的不同。 文后,笔者将中字一两初铸加重型样币与标准重试样的区别做了如下总结: 壹: 中字一两初铸加厚版样币有如下特征—— ①直径约40.5毫米; ②重约39.5~40克,超过标准一两重量约6%,样币(Pattern)常有重量和尺寸不标准的现象; ③由于坯饼较厚,因此边两侧明显打了倒角; ④文字和龙面图案较标准版更深峻清晰、立体感更强,龙头侧面龙须贴近龙脸; ⑤存世数量极少,目前仅知有5、6枚(套)。 贰: 小批量试铸中字一两有如下特征—— ①直径约41.0毫米,稍大于初铸样币; ②重约37.5克,是清标准一两重; ③坯饼厚度正常,边缘两侧只轻微打了倒角; ④文字特别是龙面图案稍平缓,龙头侧面龙须离开龙脸。 ⑤有少数完全没有“痱子”的,也有底板上“痱子”数量多少不等的情况; ⑥存世相对稍多,具体数量不详。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一两及图片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