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通告:“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经国务院批准,我行将限量发行三种图案,面值一元的金属纪念币”,从此揭开了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的序幕。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货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普通纪念币的发行既结束了我国建国35周年来没有发行过流通纪念币的历史,也完善了流通人民币的券种结构。 我国普通纪念币成长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4),从无到有,探索前行的初级发展阶段 人民币自1948年面市,经过35年的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已具备了自主生产能力。水印专用纸张自给、接线印刷技术的应用让我国彻底摆脱了依赖外国印钞技术的历史。但发行纪念币无论是对造币人,还是广大民众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纪念币的制作、发行、流通管理等都在摸索中前行。由于信息传播较慢,人们对纪念币的关注度很低。 第二阶段,日臻成熟,成系列高速发展阶段(1995-2007) 经过10年的磨练,我国纪念币发行进入规范成熟期,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信息发布更加规范,发行量固定,发行种类多,系列币形成规模。 具体表现是,从“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币”开始,发行信息的全部以公告形式发布,每种纪念币的发行量基本固定在1,000万枚,特种纪念币发行量固定在600-800万枚,只有港澳回归、周恩来、刘少奇三种纪念币的发行量达到了2,000万枚。每年纪念币发行套数固定在2-7套之间。 这一时期也是钱币收藏热兴起的年代, 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第一个普通纪念币收藏高潮,古玩市场纪念币摊前人头攒动,价格直线攀升。 第三阶段,偶遇波折,整顿规范低速前行阶段(2008-2014)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纪念币发行时间普遍推迟,发行量大增,发行种类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导火索,是2008年7月8日发行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当时,由于奥运纪念钞发行量较小(只有600万张),发行方式不透明度,致使纪念钞刚一面市价格就翻了几十倍,出现了一钞难求的局面,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多地发生民众围攻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事件。 受这一事件影响,纪念币发行开始出现时间延迟、发行量大增的现象。本应在2009年阴历新年到来之前发行的牛年贺岁币,直到2009年11月才露面,发行量一下涨到3,000万枚。随后发行的虎年、兔年、龙年、蛇年、马年贺岁币发行量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发行量从3,000万到5,000万枚,再到8,000万枚,2014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亿枚。发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纪念币发行透明度得到加强,每当纪念币发行之日,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窗口就会出现人们争先兑换纪念币场面。7年的时间发行普通纪念币15套,共计17枚。 第四阶段,全民收藏的来临(2014年至今) 2014年是我国流通纪念币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备受全国人民瞩目的,同时也是流通币纪念币中最大的一个版块——生肖币,完成了12年的轮转。 2015年第二轮生肖币转盘的启动,一年来,生肖羊8000万枚、抗战币5亿枚、航天币1亿枚、生肖猴5亿枚,共发了11.8亿枚纪念币。可以肯定的是,这年的纪念币发行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当然,民众参与的热度也不容小觑,这都与央行对发行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 央行在这一年对流通纪念币发行方式的改变无疑为一大亮点。从航天钞、币开始,网上凭身份证预订,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发行方式的改进和公开透明,对吸引众多的收藏者和培育健康的市场大有裨益。这对广大收藏爱好者是极大的利好。可以说,“三公”方式受到大众肯定和点赞,这种人人可网上预定的方式将成为下一步新发纪念钞、币的“新常态”,而随着参与的人更加广泛,是否预示着下一个纪念币收藏的热潮即将来临?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新中国普通纪念币发行历史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