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7000年前“红陶猪形脸” 系猪形陶鼎 最初的制陶,无论是原料还是工艺,大概都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只是凭原始人从生活中所获得的灵感而随意制作成器。经过长期的实践,才选择陶土(可塑性较好的粘土)作为制陶原料。陶土的矿物成份复杂,颗粒大小不一,常含粉砂和砂粒等,使用前需经淘洗,除去泥土中的杂质,制陶时,一般还需加入适量的羼和料(如砂粒、石灰粒、稻草末和碎陶末等),以提高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避免在火上加热时发生破裂。陶土的成分对陶器的烧结和颜色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含有较多的铁的化合物时,烧成温度可降低,并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红色,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灰色;若含有较多的钙、镁、钾时,则会烧成橙黄色。 ——“红陶猪形脸”发现于敖汉旗赵宝沟文化遗址,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专家考证这原来是一件红陶鼎,因底部有猪型纹饰,所以初步命名为“红陶猪形脸”。敖汉博物馆馆长、红山文化研究专家田彦国介绍说,这个是用陶做的一个非常漂亮的一个鼎。这个猪有四个腿,猪眼睛也很好,非常有神。这个猪形鼎是目前整个赤峰地区唯一采集到的一件。 ——骨质箍形器发现于红山文化遗址,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其旋纹精美,虽然有些残缺,但对于以前出土的玉质箍形器来说,它是一件不二珍品,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田彦国说,用骨头做的箍形器,整个在目前考古资料中,只有这次文物普查中见到唯一一件。 ——陶质神像发现于红山祭祀遗址,距今约5500年。在过去的发现中,陶制人像基本是怀孕女性的整体形象,像这样单独的头部作品还是在红山文化中第一次发现,一件红山文化石刻人像也十分难得。田彦国说,这是当时红山人搞祭祀时候很重要的用陶做的一个,这是一个神,这个神是作为红山人最高的祭祀形式。 “乾嘉巨卿魁,相率为形声训诂之学,几乎人肄篆籀,家耽芲雅矣。诹经榷史而外,或考尊彝,或访碑碣,又渐而搜及古砖,谓可以印证朴学也。于是苗先路得君子馆砖于河间,李申耆得廉颇墓于寿州,仪征阮文达、桐城吴廷康所得尤多,而阳湖吕尧仙抚部古砖文拓本著录者,至二百五十三砖。嘉兴冯柳东著《浙江砖录》,编为四卷。同、光以来,则太仓陆莘农、归安陆存斋、满州端忠愍所得,尤不可胜数矣。”(徐珂:《清稗类钞.名人搜救古砖》)以上文人对陶的爱好,是由于其好“文”而及于陶瓷的缘故。盖文人的业余爱好也有雅俗之分,其雅者多半与“文”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譬如,清代的文人对于古砖、古瓦的爱好,就同盛行于当时的朴学有直接关系。 在新发现的文物中,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的一支骨管也十分引人注目。田彦国说,骨管这么完整,这么漂亮,打磨的这么光滑,全长接近十五六公分,这么大一个佩戴的一个骨管,是目前非常难得的。田彦国说,红山文化在国内外独树一帜,这四件文物为我们研究当时古人的宗教仪式、祭祀、葬俗,和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提供了一批难得的实物资料。 很多文人都喜好收藏古陶,这乃是出于他们的好古之心。诚然,在这种场合,陶仅具有古玩的价值,而古玩的收藏不但是文人,就是商人之类亦有为之者。但是,文人的搜求古玩与商人之为赚钱全然不同,而纯然是被一种嗜古之心所驱使。这种嗜古之心,也许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文人的嗜古之心隐含着审美之心。中国古代文人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追求古典美的倾向,这反映了他们的以古为雅、以古为美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大概与儒、道的复古主张有关,抑或毋宁说正是这种崇古观念长期积淀的结果。另一方面,嗜古之心又隐含着脱俗之心。中国古代的文人,当其对现存社会心存不满却又感到无力变革现实之时,便往往假怀古以逃避现实,其搜求古玩之类的行为,就正寄托着这种情怀。以这种观点来看,其嗜古实是假意,愤世嫉俗才是其真心!古玩及其艺术投资的最大收藏价值来自于收藏心态,什么是最具的投资的古玩艺术品?什么是收藏界的价值洼地?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32-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内蒙古发现7000年前“红陶猪形脸” 系猪形陶鼎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