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知识: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包括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热河特别区(包括今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1928年撤销)。 东三省在晚清时期已形成小洋本位,辽宁省一直沿用清末的“小银元”为地方货币本位,以小洋12角合银元一元,在东三省广为流通。民国初年,奉天造币所改为财政部奉天造币分厂,而东三省名义上归属北京政府,实际上受奉系军阀割据、日本侵华势力的制约,继续铸造旧模银辅币,日本为阻挠中国中央政府统一,一再干涉奉天造币厂将银辅币成色统一到《国币条例》规定的成色标准。
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奉天造币分厂铸造东三省宣统元宝旧模库平一钱四分四厘。该币正面中央“宣统元宝”(无满文),珠圈外有“东三省造”、“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左右分列八瓣芒星;背面中央蟠龙,上有英文“Manchurian proviences(东三省)”、“1 mace and 44
candareens(一钱四分四厘)”,左右分列六瓣长花星。直径23毫米,重5.2克,成色八成,版别共有两种。截止1914年4月,该厂共铸辅币600万枚。 民国三年(1914年)三月,为缓解因小银元流通量不足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奉天都督呈准财政部,由财政部奉天造币分厂用宣统元宝样式赶造20万元七成色小洋。该币利用旧模稍加改造而成,正面中央“宣统元宝”(无满文),珠圈外有“东三省造”、“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左右分列八瓣芒星;背面中央蟠龙,上有英文“Manchurian proviences(东三省)”、“1 mace and 44
candareens(一钱四分四厘)”,左右分列小芒星或八角星。直径23-24毫米,重5.2-5.3克,成色七成,版别共有三种,分别是芒星版、小八角星版、大八角星版。据东三省中国银行行长潘鸿宝致总行函透露,该厂共铸辅币805-920万枚。四月二十四日停铸。 同年,奉天造币分厂开铸东三省宣统元宝“梅花版”贰角辅币,该币中央梅花,环列“宣统元宝”、
珠圈外有“东三省造”、“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左右分列芒星;背面中央蟠龙,上有英文“Manchurian proviences(东三省)”、“1 mace and 44 candareens(一钱四分四厘)”,左右分列芒星或八角星。直径23毫米,重5.2克,成色八成。 机制币精品银元图片 民国五年(1916年)八月十六日,因以小洋本位的纸币严重贬值,无可挽回,故奉行大洋本位,后库平一钱四分四厘旧模银辅币停止铸造。 因奉省流行大洋票不兑现纸币,且生銀缺乏,大銀元只生产少量,以制二角小毫及造銅元为主。至于何时开始制造大头,泉界有两种说法,一是民国五年(1916年),数量45.1万枚;二是民国七年1(918年),数量17.3万枚。
民国八年(1919年)四月,奉天造成厂工人大罢工。同年五月,奉系军阀張作霖迫使财政部以“奉厂已无留存之必要,即将奉厂裁撤”,赶走厂长单宝德,强行将造币厂并入奉系的军械厂,继续铸造银元、铜元,至1923年12月停办。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因两次直奉战争,奉系军费支拙,加上市场萧条,通货紧缩,造币厂复工。(推荐阅读: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纪念币壹圆) 在1926-1929年间生产低成色大头银元1870万枚,此后没有记录,也有学者认为只生产到1928年,数量相同。 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银元精品:民国十七年贵州汽车银元 )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张学良将造币厂和兵工厂分开经营,造币厂定名为“遼寧造币厂”,造東三省一分銅幣。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后,东北沦陷,日军夺取东三省官银号,边业银行,造币厂等金融机构。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9日,日寇宣布溥仪执政。3月20日改“遼寧造币厂”为“滿洲中央銀行造币厂”,主要铸造白铜币、青铜币、吕币、美币,面额有五厘、一分、五分、壹角,截止1945年共13年期间,所铸币面值共值5.4亿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该厂由国民党税务局接收。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命名为“東北銀行工業處”。当月8日,中共东北局决定沈阳造币厂成立银币科,筹备制造银圆,1949年5月—1951年4月,铸造三角圆。了解更多的银元收藏资讯请到机制币论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3174-1.html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民国时期沈阳造币厂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