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五彩瓷是中国陶瓷史上重要的品种。它的烧造工艺较为复杂,先于坯上用青花料描绘出一定的纹样,上釉后入窑以1300度以上高温烧造。再以红、黄、绿、紫、赭等色彩描绘到已烧成瓷器上,再次入窑以700度低温烧造而成。五彩瓷的“五”是“多”的意思,并不是指一定要有五种彩,可以根据纹饰的需要增减,釉下青花是“五彩”之一彩。 青花五彩自明宣德就已开始烧造,嘉靖、万历等朝都有大量烧造,并生产出更多精品。在明代,五彩瓷以青花五彩为主,到清康熙朝已是青花五彩的尾声了。因为在康熙朝发明了比釉下青花色彩更靓丽的釉上蓝彩,釉下青花的蓝色被釉上蓝彩所替代,而且也使烧造更便利,成品率也高于青花五彩。青花五彩逐步被五彩瓷代替,烧造量远少于五彩。尽管直到清末的光绪、宣统都有烧造青花五彩,但艺术水准已经远不如康熙朝。 这是两个超过一般瓷器尺寸的大号青花五彩盖罐,不管是远观还是近看,都有一种夺人的气势,犹如一个大的舞台,青花和五彩在上面都尽情地绽放着绚丽的光彩。 这种盖罐的造型,从宋代就开始出现,因为比例恰当、气度雍容,又兼实用价值,在康熙时期再度流行,故宫博物院就有相同造型的青行,故宫博物院就有相同造型的青寸,高度一个是25厘米,一个是24.5厘米,比故宫的那只高了6到7厘米。这对罐子原是英国 藏家的旧藏,他看图片以为对标注的尺寸不准确。 中文的“美”字,由“羊”和 大”组成。美,往往和大有关。瓷器收藏,遇到比正常尺寸大的情况,可能就遇到了难得的珍品。一是数量少,二是往往为了某种特定需要专门定制的器物,大都用料考究,制作精良细细观赏,罐一为传统题材的雉鸡牡丹图案(图1),色彩浓翠艳丽又不失优雅,画意有序谨严。画面由雉鸡、牡丹、山石组成,其中山石偃仰错落,雉鸡栖于石上,神态怡 然,花卉以折枝牡丹为主,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娇艳欲滴。画匠用水皴”法表现山石,用红、绿、黄、赭等彩渲染雉鸡牡丹和飞鸟,使纹
饰有丰富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产生的极强的韵律美。其疏 朗有致的画面布局、细腻的笔触、精准的设色,是康熙青花五彩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类似的画面,在大盘、凤尾尊等器型上都出现。 罐二为比较西化的图案,松鼠有出现在林间跳跃嬉戏,尾巴蓬松且动感十足。叶子有青绿两色,红色的果实
娇艳欲滴,青花点缀其中,犹如蓝宝石般明艳动人。远观其色彩,有着莫奈的斑斓和通透,极富视觉冲击力。与罐一相比,因其少见,更显珍贵。 两只盖罐都以酱色为口,延续了顺治朝风格,也给盖罐增添了几分沉稳和变化,应为康熙早期之物。再细看底,两件瓷器均是“糯米胎”,胎土淘炼精细,质白缜密,坚硬纯净,分量较重。釉色一青白色一浆白色,更兼釉质细润,紧密熔于胎骨之上,浑然一体。 康熙朝瓷器历来以精美著称,源于康熙朝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更与康熙皇帝对瓷器的浓厚兴趣有关。他不仅选派朝官督窑,而且命当时供奉内廷的大艺术家刘源参与瓷样设计。刘源被时人赞誉“天才超诣,书画尤其见长,……所作《烟功臣图》气象仿佛,虽立本复生,无以过焉”(吴梅村《诗集》卷七)。他曾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处巧妙,於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盛,其精美胜过明代诸窑”。 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康熙时期是青花五彩发展的顶峰。康熙五彩所用的颜色比明代大大增多,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五彩瓷更显得娇艳动人。康熙五彩瓷光艳照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烧成上。釉上彩是在彩炉中低温烧成的,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温度过高,有些釉上颜色会流动或损失,炉温太低则彩料的光泽不足。康熙五彩一般都色彩鲜艳,光泽明亮,这说明康熙时烧造彩瓷的工艺已十分成熟。 康熙青花五彩瓷,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改变了明代嘉靖、万历时只重色彩而不讲究造型的粗率画风。其施彩较明代均匀,笔锋劲挺有力,后用油墨彩料,笔触圆润柔和。康熙民窑五彩器的纹饰,由于不像官窑那样受束缚,题材丰富多样,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以外,还有戏曲人物等。 观察世界各国博物馆收藏的康熙五彩瓷器,不论是为皇家所用的御器,还是民窑器,均器型硬朗,设色优雅艳丽。欧洲各国与中国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瓷器贸易中,五彩瓷器符合他们的审美,被大量输入欧洲,由此引发了继青花瓷器之后的另一个时尚潮流。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中大维德基金会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巴黎的集美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等,都能够看到比国内博物馆还要精美的五彩瓷器。
这对青花五彩盖罐在康熙年间远渡重洋,成为欧洲人的挚爱,三百余年后的今天,又被喜爱康熙瓷器的中国人郑重接回故乡,成为珍贵的藏品。数百年的光阴在这对盖罐上留下很多痕迹,但它们依旧光彩照人,向我们诉说着那个帝国曾经的繁盛。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康熙青花五彩罐鉴赏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