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纵贯济宁辖区的梁山、汶上、嘉祥、任城、市中、鱼台、微山等县市,长达230公里,这里从地理上正是处于整个运河的中间。济宁“居运道之中”,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和“控引江淮咽喉”地带。特别是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在济宁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南旺水利枢纽工程调节水源“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为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项目,对整个运河的畅通有决定意义。因为济宁居“河渠要害”,自元代开始,济宁就设有管理运河的机构,到了清代,更把管理整条京杭运河航运事务的衙门设在济宁。济宁称为运河之都,应该主要在于漕河管理中心的地位。 然而元朝时运河取直东移,成为了济宁繁荣的开端。原本保守闭塞的古任城,“南通江淮,北达幽燕”,成为鲁西南政治、经济中心。有史料记载,元代在济宁一地就“设置漕舟3000多艘,役夫、运军共14000多人”。当时每年由水路调往北京的“皇粮”100万担,仅济宁一个码头装运的就达30万担,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明代济宁船舶年通过量约8000艘左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地”。到了明代中叶,济宁就已经发展成为“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与顺天(北京)、应天(南京)、苏州、扬州一起济身于明清全国著名的33座大型商业城市之列。 清康乾时期,出入济宁的“车者、舟者、负者、担者,日不下千万计”。集散货物中以粮食的数量为最大,每年达数千万公斤;其次是皮毛,年加工出口二三百万张,最多的年份达到四百万张;再次是花生、食油,年销500多万公斤,瓜子50多万公斤。外运的比较著名的特产有:曹州的耿饼,滕县的黄姜,邹县的花生、红枣,泗水的小麦,曲阜的花凉席、香稻米,兖州的烟草、辣椒,汶上的苇席、芦花大公鸡,嘉祥的土布、大蒜,微山的四鼻孔鲤鱼、菱米、芡实米、松花蛋…… 著名的竹竿巷是济宁手工业兴盛的代表。济宁素有“400名铜匠,500名竹匠,600名木匠,800名皮匠,1500名铁匠”之说。工业、手工业集中导致地名街名的产生,如竹竿巷、扁担街、油篓巷、打铜街、篦子市、达绳巷、炉坊街、纸坊街、烧酒胡同、糖坊街、香铺胡同、曲坊街、皮坊街、袼褙巷等。被称之为济宁“十大匠”(铁、木、竹、金、银、铜、锡、石、窑、瓦)之首的“洪炉业”更是红火。 随运河从苏州漂到济宁的“玉堂酱园”冬菜和酱菜畅销大江南北,以致老佛爷都慕名品尝。 流传下来的一首歌谣《济宁州,赛银窝》,道出了济宁的富庶与繁荣。 “济宁州,赛银窝,白银圆多大铜铬。城东石里白蜡多,不如马坡白蜡棵。 老运河,南北长,水流济宁到苏州。交通方便行商多,南门枕着运粮河。”…… 经济和社会的巨大繁荣,促使济宁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元代曾在济宁设漕运司,明代设济宁卫,清代则设立了总管全国水利的最高机关河道总督衙门,致使济宁的政治地位升格为一个朝廷要员长期驻扎的重镇。原来府辖的“济宁州”亦随之升格为省辖的“济宁直隶州”。康熙、乾隆帝屡次南巡,也曾几度驻跸济宁。由于在济宁做官经商的大都是江南人,以苏浙为主,导致济宁城市带有江南风貌,人称“江北小苏州”。 然而六百年的繁华,却几乎在一夜之间付之于流水。 清朝末年,黄河泛滥将黄河以北的运河壅塞,大运河南北黄金水道的价值失去,而岌岌可危的清政府无力浚通大运河,河道总督也随之被朝廷裁撤。地利不再、政治地位丧失,外地商人撤离,济宁“仿佛是一夜之间,由一个父做高官子登科的地方名流变成了一个只剩下一片沉寂家产的破落户”。 置之死地而后生。大运河毕竟给济宁带来了几百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繁荣与鼎盛,今天的京杭运河依然可以北上通到济宁,发挥着动脉作用。济宁独一无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更是重振运河之都的一大法宝。 圣人在这里诞生,英雄在这里聚义。济宁是真正的孔孟之乡,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圣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圣城曲阜因孔庙闻名中外,祭孔大典和孔子文化节影响巨大;水泊梁山豪气干云,练武之风更盛;微山湖是江北最大的生态旅游湖泊,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有中国历史“百科全书”之称;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及佛教圣物150余件舍利子组成独特的佛教文化区。汶上南旺分水龙王庙、金口坝、安山闸、微山湖二级坝节制闸、微山县韩庄闸组成了人们了解大运河和水利知识的最佳场所。 在济宁市中区同样名胜荟萃。运河边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太白楼,李白寓居达16年,在此写下《将进酒》等千古绝唱;市区运河边的全国重点文物东大寺是全国伊斯兰教五大清真寺之一,列为全国清真寺木结构之冠,独特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尤为特别。铁塔寺全国罕见的九级铁塔和声远楼是珍贵的建筑艺术遗产;城区运河亦是一大名胜,古道古街古桥古树相映,与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结合,给整个城市一种特别气息。 “终与运河共悲欢”。孔孟文化旅游区、运河文化旅游区、水浒文化旅游区、微山湖风光旅游区,济宁的希望也许就在这里。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济宁为何是运河之都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