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是汉族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子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爵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夏代爵胎体轻薄,制作粗糙;椭圆形器身,流长而狭,短尾,流口间多不设柱,平底,一般没有铭文和花纹,偶见有连珠纹者。 夏代晚期爵的形制,有的尚带有陶爵的特征,有的则较为精巧。一般器壁较薄,表面粗糙,无铭文,腹部偶有简略的连珠纹。流和尾的倾斜度都不大。流多作狭槽形,且较长,个别也有较短的。流和杯口之际多数不设柱,也有设不发达的钉状柱。夏代晚期的爵都是扁体爵,体截面呈橄榄形。底皆平,鋬与一足成直线,两足在另一侧。目前发现的夏代晚期青铜爵数量不多,造型一般原始拙朴,也有新颖而精巧的。这说明,这种饮酒器已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商早期流与口之间开始出现短柱,下腹部中空;有的透镂有圆孔,以便温酒加火时透风。商中期后,爵演变为圆身,圆底,流口增高,多设一柱或二柱,柱身加长并向后移,三足粗实且棱角分明,器身加厚。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爵体厚重,制作精美;爵身饰有饕餮、云雷、蕉叶等精美的纹饰,上端和柱上也饰有动物形象有少数无柱而带盖的爵,盖铸成兽首形。西周前期还有一种器表铸有扉棱的爵,往往以云雷纹作地,饰有两层或三层花纹,纹饰繁而精美。西周后期,爵逐渐消失。
爵是一种小型温酒和注酒器。关于爵的起源,从整体形制和用途看,它与鬶或盉似乎有关,但大小、把手的位置和足的形状都不相同,应该为二里头文化所独创。我们在古装戏中经常可以看到王公贵族们举爵干杯的场面,但爵是否是直接用来饮酒的,却仍存疑问。陶爵中一直有夹砂陶(为使受火器物不致爆裂而在陶器胎土中羼入砂粒,是炊器的主要特征)存在,且在有些陶爵的底部发现烟炱的痕迹,说明它具有温酒的功能。把温好的酒由爵倒入觚中饮用,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解释。
铜爵应是模仿陶爵制成,器高在10~20厘米之间,这是二里头都邑最先制造出的一种青铜酒器。在二里头遗址,青铜爵迄今已出土了10余件,都属二里头文化晚期。铜爵在二里冈文化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与觚组成的酒器组合具有代表性,一直延续至西周时代。
有的学者注意到了爵造型的不对称性。与鬶、盉不同,爵的把手与器流不呈一线,而是垂直于流口,且位于其右侧。二里头出土的唯一一件有纹饰的铜爵(腰部饰带状联珠纹),以及二里冈至殷墟时期饰有兽面纹的铜爵,都是把纹饰施于把手的另一侧,可知有纹饰的一侧为正面,把手所在的一侧为背面。三足中之一足在把手的正下方,另两足则在正面的两侧。这一造型原则被毫无例外地严格遵守着。 用这种不对称的器物倒酒,自然是右手持把手,正面面向对方,使爵体左倾。如果是用左手,只能用手握住爵身,这势必就挡住了纹饰,而使带把手的背面朝向对方。这对生来习惯于用左手的“左撇子”来说,实在是不公平的。指出这一点的日本学者冈村秀典教授和笔者都是“左撇子”,因而对此更有深切的感触。
在始于周代的爵位中,“公爵”、“伯爵”等都用了“爵”字(这里的“爵”应是酒杯的总称,并不一定专指我们所谈论的酒器爵),至少表明在王朝的礼仪中饮酒是极为重要的,而二里头文化在饮酒礼仪的发展过程中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铸造铜爵等造型复杂的酒器,至少需要精确地组合起内模和3件以上的外范,即当时已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范工艺。而克服其中的种种困难,最终铸造出青铜礼器的内在动力,应当就是这一时期新兴王权对宫廷礼仪的整饬。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中国古代青铜酒器——爵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