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知识:赑屃介绍 赑屃[bì xì],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民间有着众多的传说,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各型,各有神通。所谓“龙生九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生九子。赑屃,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赑屃,它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很多人不认识它,多数人错把它为龟,这可让赑屃委屈了。 河北石家庄正定开元寺千年巨型赑屃 明·杨慎《升庵集》说道:“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七曰睚眦,性好杀,故立于刀镮;八曰金猊,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形似螺蚌,性好闭,故立于门铺首”。 赑屃它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其背亦负以重物,在多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属灵禽祥兽。赑屃由最初的龟状,演变为龙头龟状,这也是民间流传很广的玄武形象。赑屃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著,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 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巨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赑屃驮著,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介部》中也曾提到:“赑屃者,有力貌,今碑趺象之”。 有关赑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龙与龟图腾的直接结合;二是北方玄武神的变体。 一、龙龟说,根据摩尔根闻一多的图腾学说,可以将图腾的形成分为以下几种: 1:合婚图腾,表示两族的联姻关系,两族徽根常作为并置排列形,或连体排列,或作交连形。此为合婚族徽根。 2:父母双亲系分化的子女系图腾,作为父母双亲组徽根连体排列,并以下传血亲的族根为主体位。即若以母系下传则以母系徽根为本体复合父系徽根,反之亦然。 3:子女氏族重新册命分氏,另立原生图腾,本氏原生图腾为主体形象,或所自出祖先氏族徽根铭于原生图腾形象某侧的次要地位,复合为新的族根。 所以说,贔屃的形成是以龟图腾为主,龙图腾为辅的一个复合衍生族徽。是一个氏族的象征。但这种说法仅是从理论上得到的,而在考古方面没有得到证实,所以说这种说法仅是种猜测。 赑屃御碑亭 二、玄武说,《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阳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说者曰:”玄武为龟蛇,位在北方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蔡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文选》注:”龟与蛇交,曰玄武。“《礼记。典礼》注:”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疏:”玄武,龟也。“《后汉书。王梁传》:”玄武,北方之神。“ 可见玄武是龟与蛇的联合体。是古代颛顼族的族徽。颛顼族与东夷太昊,北狄黄帝,西戎炎帝均有血缘关系。黄帝天鼋氏,少昊玄枵(鸷)又作玄嚣。玄嚣为苍龙,枵为凤,即风姓。玄枵与玄嚣分别表示了少昊与太昊间的联系。嚣、鼋,上古皆鱼属。所以轩辕裔鲧又写作鲧,实际是鼋,三足鼋为能。颛顼亦鼋属,为大龟,龟亦鱼类,即有甲之鱼。所以《山海经》说颛顼死则复苏,化为鱼妇,或半人半鱼。是示其祖先为鱼类。然北狄之地本是天鼋氏大本营,南下征服东夷太昊、少昊、蚩尤后接受蚩尤的蛇图腾,画蚩尤像威行天下,于是使蚩尤余部归降,进而融合,遂有黄帝族内的蛇族,并使其师卫于轩辕丘帝都四野。黄帝蚩尤族合族徽即是玄武,颛顼之父族为韩流(豚韦),为黄帝裔,故颛顼继承黄帝王族族徽玄武,为帝位象征,便是“北宫玄武”。 而自古“龙”即是“蛇”, 蛇既是龙,龙既是蛇。又因为有“龙,鳞虫之长;麟,毛虫之长;凤,羽虫之长;龟,介虫之长。”所以在民间蛇与龟的结合,常被龙与龟的结合替代。由此可以得出:赑屃由最初的龟状(玄武)演变为龙头龟状,这也是民间流传很广的玄武形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因为在唐宋之前的赑屃头为龟形,状玄武,以后逐渐龙化,致明清纯为龙首,独角,角于头顶中身生。贔屃,龙之子,是我国独特文化的一个表现,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积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创作出来的文明结晶,值得我们珍惜。 《荷戏顽童》里的赑屃 传说赑屃很有灵性,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而且祛病消灾,人们都很喜欢它。有关赑屃驮自己的功名碑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了,但第一块赑屃驮别人的功名碑也不知道去向了,凡几千前过去了,王陵、庙宇,皆是赑屃驮尽刻写着别人的功名碑。我赞扬赑屃,不仅仅是因为它负重,更多的是它们任劳任怨。它们卸下自己的功名碑,却背负起别人的功名碑,这一背就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它们把爪深深扎根里泥土里,一动不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任凭风吹雨打。我喜欢赑屃,是喜欢它的负重精神,它不图功名,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是同一个姿势。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21-1.html赑屃建筑应用: 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台湾现存有清乾隆皇帝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特赐十块以金门“麻糬石”雕刻而成的龟趺御碑。每块碑高3.1米,宽1.4米,其中四座全刻满文,四座全刻汉文,二座汉满文合刻。龟趺御碑运抵台南府时,其中一龟座不慎掉入港内,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渔民捞起,供奉在保安宫内。碑座中的九座在赤崁楼中保存,另汉满文合刻的一座则立于嘉义,这碑座经数次迁移,最后安置于现址嘉义公园为福康安纪功碑。 江苏涟水嵇安墓碑就是此神灵驮着的。 徐州市工地挖出明朝70吨驮石碑赑屃 兽头丢失 位于江苏徐州市中心的苏宁广场工地内挖出一座扛着石碑的赑屃(bìxì),引起广泛关注。经专家鉴定,这是明朝景泰年间文庙内的石碑。该石碑已置于博物馆保管。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
收藏知识:赑屃介绍的相关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