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名称与用途详解

时间 : 2014-7-26 10:50

作者 : 大川韬滔

 查看 : ( 4237 )  评论 : ( 86 )

摘要 :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而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 ...

中国的青铜器出现于史前,繁盛于夏商周时期。不仅器物类型繁多,而且造型庄重华丽,纹饰精湛优美,为世界所罕见,而且铭文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从用途上来说,青铜器分为容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几个大类。本文主要简介主要青铜容器的种类和名称。

青铜容器,是夏商周时期最主要的器类之一,包括炊器、食器、酒器、盥洗器等。大部分青铜容器皆为礼器。

一、鼎

鼎:古代的烹饪之器,和现在家里的锅差不多,用来煮或盛放鱼、羊、豕肉。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比如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一,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所谓国灭则鼎迁,后世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二、鬲

(li,音历):形状和鼎相似,侈口、三空足。一般煮饭用,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

 

三、甗

(ya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有圆体三足和方体四足两类。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eng,音赠),放置食物;下部为鬲,盛水。如甑与鬲铸为一体称为合体甗,其中部有一铜片,叫做箄(bi,音比)。上有能够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四、匕

匕:相当于现在的汤匙、调羹,是古代挹取食物的器具。从体上分为尖形体匕和椭圆体匕,从柄上分为曲柄匕和直柄匕

五、簋

(gui,音轨):相当于现在的碗,用来盛饭。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

     六、

(fu, 音辅):其实和簋的作用相同,也是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盖与器的大象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是相同的两个器皿。

 

七、盨

(xu, 音须):用来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腹侧有耳,圈足,上有盖,盖上有四个矩形钮或圈足。

 

八、敦

(dui,音对):盛黍、稷、稻、粱用。由鼎演变而来,形状酷似西瓜,又称西瓜敦或西瓜鼎。其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体合成球体或卵圆体,两环耳、三短足,盖也可反过来使用。

 

九、豆

豆:古为食肉器,又为菹醢(zu hai,音祖海)器。菹就是今天的咸菜,醢就是今天的肉酱一类的食物。豆上为盘腹,早期浅,春秋后变深,下有长柄及圈足,有的有盖。

 

十、卣

(you,音有):盛酒的器皿之一。基本形状为椭圆体、深腹下鼓、圈足,上有盖,盖有钮,形状似壶但有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鸟兽形的。

 

十一、尊

尊:盛酒器,基本形制多为侈口,鼓腹圜底,圈足,形似觚,但中部又比觚肥硕,口部亦比觚大。一般称尊者,分为觚形尊、有肩大口尊和鸟兽尊三类。

 

十二、觥

(gong,音工):也称兕觥(si gong,音四工),是古代盛酒或饮酒之器。“兕”是古代的犀牛,以前用其角做觥,因不易保存,故殷商时期改用铜作觥。觥体为椭圆形或方形,下有圈足或四足,前有宽流,后有鋬手(pan,音判,把手的意思),盖多作兽首形或长鼻象首形。

十三、盉

(he,音和):相当于今日的茶壶,是古代调和酒、水及温酒之器。《说文·皿部》:“盉,调味也”,故此器通过加入不同的水量可以调节酒味浓度的高低。一般是敛口、深腹、有盖、前有管状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

 

十四、罍

罍(lei,音雷):是古代的酿酒器,又为大型的盛酒器。形制大体分为两种:圆形罍和方形罍。其特征是敞口、短颈、广肩、肩上有两耳,正面下腹有一穿系用的环鼻,以系绳提取倾酒之用,圈足。

 

十五、壶

壶:长颈容酒或水的器皿。《诗·大雅·韩奕》有云:“清酒百壶”,《孟子·梁惠王下》有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壶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贯耳形和蒜头形等。

 

十六、方彝

方彝:为盛酒器,或为调和酒、水之器。彝也是古代青铜礼器的通称。形制为方形,高身,腹有曲有直,带盖,盖似屋顶形,盖上有钮,有的带扉棱。

 

十七、爵

(jue, 音决):古时饮酒器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酒杯,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青铜利器之一。基本形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瓦筒似的流,后有尖状尾,腹侧有鋬,口上有两柱,腹下有三尖足。

十八、觚

(gu,音姑):是最早出现的青铜饮酒器。上下均呈喇叭口状,中为长颈细腰。

 

十九、角

角:饮酒器。形似爵,无流无柱,口两翼均若尾,有的有盖,底近半圆形,三锥形足。

 

二十、斝

(jia,音甲):温酒器,《礼经》上称其为“散”,故“散”又为“斝”的别名。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容量亦大,圆口,两柱,无流无尾,一鋬,以三棱形足居多。

 

二十一、觯

(zhi,音志):饮酒器。形似尊,容量却小于尊,且鼓腹下垂、侈口、圈足,大多数有盖。

 

二十二、勺

勺:又谓枓,是取酒器。一般呈短圆筒形,旁有短柄,柄或中空,以安木把。

 

二十三、盘

盥器:又称水器,古代盛水之器。盘:盛水和古人盥洗时承接弃水的用具。形制为圆形,口大,圈足,腹浅而平,有的有耳,有的有流。

 

二十四、匜

(yi,音仪):古代盥洗时的浇水器,与盘是一套器具。形体椭圆似瓢,前有流可注水,后有鋬可执拿,下有三足或四足或无足,有的带盖。

 

二十五、鉴

鉴:形如大缸,大敞口,广腹,平底,无足或圈足,两耳或四耳,是大型盛水器。用来盛水、盛冰、照容和沐浴。“鉴”一名就是根据盛水后照容(起镜子)的作用而来。

 

二十六、缶

缶(fou,音否):盛水或酒的器皿,基本特征为圆腹有盖,腹上置两或四环耳圈足,也有方形缶。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章来源:https://pf369.cn/article-1465-1.html
欢迎添加微信zmkmsc或加入古玩收藏交流QQ群(282603373),认识更多古玩收藏爱好者。 芝麻开门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大禾人面纹方鼎欣赏
大禾人面纹方鼎是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年代为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 ...
时间 : 2014-04-24 08:05:17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古代青铜酒器介绍
古人饮酒的工具。古代举行典礼,饮酒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所以青铜器中有不少酒器。包括有:爵、角、斝、觥、觯、觚、杯七类。中国铜文化与酒文化一样的源远流长,酿酒业的发展要求酒具也相应地发展,饮酒礼仪的丰富和 ...
时间 : 2014-04-28 07:09: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商代象纹铜铙赏析
商代象纹铜铙,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70厘米、铣(xiǎn) 间宽46.2厘米,重67.25公斤。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商代的打击乐器,使用时器柄向下,而发声的铙体则向上,演奏 ...
时间 : 2014-05-03 07:55: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弥勒佛的象征意义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殿内,都供奉有弥勒佛的坐像。弥勒佛像展示给人的是慈颜常笑,大肚能容的形象。凡是到寺院朝拜的信徒,见到弥勒佛乐呵呵的形象后,都会心生欢喜。佛教寺院之所以 ...
时间 : 2014-05-16 09:31: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佛像观音财神在家中正确摆放位置
在中国传统民间观念中,认为财神是掌管天下财富的神祗;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顾,便肯定可以财源广进,家肥屋阔。因此很多人为求心安理得,往往会摆放财神的像在家里,希望求取好兆头。而有些人更是朝夕上香供奉。 , ...
时间 : 2014-06-02 22:39: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陈璋圆壶
陈璋圆壶学名:错金银重络壶(现藏于南博);年龄:2000岁左右;籍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王宫。藏南京博物院,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最高水准的文物,1982年2月10日出土于盱眙南窑庄窖藏的三件国家级文物之一,是唯一一 ...
时间 : 2014-06-22 08:36:35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香炉收藏日益火爆
  近些年来,随着养生熏香活动的兴起,香文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商家对香料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历代香薰炉、香铲、香粉盒等香具的收藏,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就香薰炉收藏来说,2010年以前,宋代以前的 ...
时间 : 2014-07-02 10:03:0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青铜器价值低估状态有望改观
目前,青铜器的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位,并不能体现其本身的文化历史价值。据了解,造成其市场行情冷淡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市面上青铜器的流通量可以说非常小 ...
时间 : 2014-07-07 22:56: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佛陀塑像小结
  世尊释迦牟尼生前并不赞成形式化的个人尊崇,因这与他教化的智慧之道无关。他训诫学生们要以实践圣道来完成对自己的亲近。以至于佛陀灭度后五百年之久,弟子们仅仅以法轮、菩提树、塔和佛足迹石,来纪念导师,敦 ...
时间 : 2014-07-09 09:15:3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香炉收藏日益火爆
近些年来,随着养生熏香活动的兴起,香文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商家对香料的大肆宣传推销外,历代香薰炉、香铲、香粉盒等香具的收藏,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   就香薰炉收藏来说,2010年以前,宋代以前的香 ...
时间 : 2014-07-10 09:09:51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晋国系青铜器欣赏
一、晋国兴衰   西周初年,周成王将自己同母的兄弟叔虞分封到今山西南部故唐国之地,由此开创了晋国600年历史之端。叔虞死后,其子燮父继位,改唐为晋。   西周末年,周幽王荒淫无道,王室内乱,犬戎进犯京畿。 ...
时间 : 2014-07-12 07:22: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西夏鎏金铜牛
  鎏金铜牛西夏,1977年出土于西夏陵区101号陪葬陵。现藏宁夏博物馆。模制浇铸成形,腹内空心,外表通体鎏金,造型生动,比例匀称,形象逼真,是西夏文物中的精品,工艺精湛,号称“西夏第一牛”,是宁夏博物馆的“ ...
时间 : 2014-07-12 07:30: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青铜器中饕餮纹的含义
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 《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说道:“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 ...
时间 : 2014-07-15 10:59:38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鉴赏
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错”墓出土。1974年河北省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平山县三汲乡农民大规模平整农田,不断到附近两座大土丘上取土,一些古代文物已被挖出并造成了破坏, 考古人员 ...
时间 : 2014-07-21 09:26: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宣德炉身世成悬案
  据说,明代宣德皇帝嗜好香炉,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风磨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汝窑、哥窑、钧窑、定窑等所产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铸造香炉。    ...
时间 : 2014-07-28 09:07: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西周大盂鼎
西周炊器,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礼村出土,通高101.9厘米 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1951年潘达于女士捐赠,先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 ...
时间 : 2014-07-28 09:41:1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古铜手炉鉴定要点
目前市场上大量的古铜手炉赝品应运而生,文物鉴定的要点如下:   1、古铜手炉基本上是手工制作的,而仿品绝大多数均是浇铸而成的。因此古铜炉可以从底足与炉身的连接处看到细小的焊缝,而仿品因铙铸而成,没有焊缝 ...
时间 : 2014-07-29 10:45: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中国佛造像介绍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至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佛教起始于印度,发展在中国,又远传于日本、韩国,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具 ...
时间 : 2014-07-30 08:46: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后母戊鼎
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用途:食器;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先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 ...
时间 : 2014-07-30 08:55:09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纺织场面贮贝器
年代:汉(西汉);于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尺寸:通高27.7厘米,盖径26厘米,底径31厘米。 此器在直径不到25厘米的器盖上,铸有铜俑18人,均为女性,主要表现一个家庭的奴隶从事纺织生产的场面。其中坐于 ...
时间 : 2014-08-07 08:18:28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蕉叶纹四足方斝
  清蕉叶纹四足方斝,清中期,高9.5cm,宽10.8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斝体呈方形,侈口,束颈,深腹,腹侧有一兽首鋬,平底,底下有四足。颈饰三兽首及变形夔纹,腹饰蕉叶纹。   此器仿商代铜斝制作,造型大 ...
时间 : 2014-08-20 23:43:0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兽面纹花觚
清兽面纹花觚,清中期,高27.9cm,口径15.7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觚喇叭口,器身修长,圈足。颈、腹和足部均以雷纹为地纹,颈部饰蕉叶纹,腹部和圈足饰不同形式的兽面纹,兽面正中与两侧有扉棱装饰。器内上下 ...
时间 : 2014-08-20 23:46:03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清鎏金錾花爵
清鎏金錾花爵,清中期,高10.7cm,最宽9.1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爵圆体,宽流,宽尾,口上有双立柱,三足。通体鎏金。腹部两面雕饰梅花阳纹,流、尾部均阴刻花枝纹。   此铜爵仿商周时期的青铜爵而作,但又 ...
时间 : 2014-08-22 15:06:00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战国错金嵌松石带钩
战国错金嵌松石带钩,战国后期,通长20.3cm,宽1.5cm,重0.04kg,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带钩呈细长弧形,末端作兽首。钩面饰错金几何形云纹,空隙处嵌绿松石。   带钩作为贵族服饰用具,依主人身份地位的不同 ...
时间 : 2014-08-22 15:10:13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战国错金几何纹带钩
战国错金几何纹带钩,战国后期,通长13cm,宽0.4cm,重0.02kg,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带钩为琵琶形兽头带钩,通体饰错金几何纹图案,风格独特,装饰华丽,有很强的立体感。 战国时期铜带钩的式样较之以前大为增多, ...
时间 : 2014-08-22 15:13:18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战国有鞘剑
战国有鞘剑,战国后期,剑长46.3cm,宽5cm;鞘长39cm,宽5.5cm,合重0.9kg,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此剑首呈圆盘形,“茎”上有两周凸起的圆箍,格宽而厚,剑刃锋利。所配剑鞘用木板制成,外髹黑漆。 战国时期剑不仅是 ...
时间 : 2014-08-22 15:15:58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明朝韦驮菩萨像
名称:明朝韦驮菩萨像年代: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 材质:铜镀金 尺寸:高120厘米   韦驮是佛教著名护法神。其地位原来很高,为四大天王的统率,后受明朝《封神演义》影响,变成四天王的部属。常供奉在佛寺 ...
时间 : 2014-08-25 12:02:09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兽耳衔环罍
名称:兽耳衔环罍 年代:商晚期(前13世纪初-前11世纪) 尺寸:高41、口径17、低径16厘米 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1973年3月在喀左县平房子乡北洞村南孤山西笔架山顶1号窖藏坑出土,现藏辽宁省 ...
时间 : 2014-09-01 18:54:28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西周青铜棘刺纹尊鉴赏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西周青铜棘刺纹尊,现收藏于镇江博物馆藏。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写诗曰“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诗句中提到的尊是古代在宴会上使用的酒器或祭祀礼器,从这我们可以知 ...
时间 : 2015-01-14 22:13:04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铜鼓鉴赏知识
铜鼓鉴赏知识:铜鼓在古代的用途比较多,可以用来指挥军队前进与后退,也可以用来当成敲击体鸣乐器,在古代的瑶、毛南、壮、侗、布依族等少数名族常见,因此出土的铜鼓常见于四川、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在广东也 ...
时间 : 2015-02-03 22:20:07 | 发布者:大川韬滔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古代青铜名称与用途详解的相关评论

引用 13587601050 2024-9-24 14:57
好网站!!
引用 天虹航空 2024-9-13 05:07
,漂亮!!!!!!!,
引用 宝玉石 2023-12-12 05:43
,境界高更是一种洒脱。
引用 郭先生 2023-5-22 22:10
欣赏了!精美
引用 david 2023-2-21 16:34
,珍稀古玩欣赏,赏心悦目。,
引用 老猪的歌 2023-2-20 10:44
,受益匪浅哇~兄弟辛苦嘞~

查看全部评论(86)

图文阅读
元明佛像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元明佛像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元明时期的佛像特别是明代的佛像,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都表现出了非常显著 ... 更多>>
深入品味宣德炉的美与收藏价值!
深入品味宣德炉的美与收藏价值!
宣德炉在明清时期是非常有名的,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以独特的艺术 ... 更多>>
清代太平有象钟收藏价值
清代太平有象钟收藏价值
清代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后世研究与 ... 更多>>
青铜器鬲特点及收藏价值
青铜器鬲特点及收藏价值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在众多 ... 更多>>